一種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6 12:10:16 4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同時還涉及 該外用藥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夏季腹瀉大多是由腸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引起的,是腸道性疾病中的一種常 見病和多發病,在夏季中發病率較高,其主要症狀是腹瀉。引起感染性腹瀉的 病原菌十分繁雜,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三大類。成人和兒童都易患腹 瀉,以兒童發病率較高,發病後主要表現為腹痛而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 康和日常生活。
目前治療腹瀉的藥物多為內服,但效果不佳,而且不可避免會給腸胃帶來 刺激。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容易產生抗藥性,還會把對人體有益的細菌殺 死,導致菌群失調,那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條件致病性大腸桿菌等 會失去制約,乘機大肆繁殖,引起菌群失調性腹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治療效果好,不 給腸胃帶來刺激。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外用藥的製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
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組成苦參10 18%、甘草10 18%和滑石64 80%。 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的製備方法,按比例取各原料藥,將各原料藥粉碎
至40 500目的細粉,混合均勻。
混合均勻的藥粉用布袋分裝,每袋內的藥粉重量為7 8克
使用時用純糧釀製的酒將裝有藥粉的布袋滴溼,然後再用橡皮膏藥固定於 神闕穴,神闕穴即肚臍,6 7天進行更換,對橡皮膏藥過敏者禁用。
本發明中,苦參,味苦,性寒,入肝、腎、大腸、小腸經,有清熱、燥溼 之功效,主治熱毒血痢、腸風下血、黃疸、赤白帶下、小兒肺炎、疳積、急性 扁桃體炎、痔漏、脫肛;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有和中緩急、 潤肺、解毒、調和諸藥之功效,生用時主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 解藥毒、食物中毒;滑石,味甘、淡,性寒,入胃、膀胱經,有清熱、滲溼、 利竅之功效,主治暑熱煩渴、小便不利、水瀉、熱痢、淋病、黃疸、水腫、衄 血、腳氣、皮膚溼爛。本發明具有清熱祛溼解毒之功效,可使溼熱分消、洩瀉 而止,對於夏季腹瀉引起的腹痛而瀉兼有發熱口渴、小便短赤有良好的效果, 輕者使用一次便可治癒,重者使用一次見效,使用2 3次可痊癒,治療效果好, 治癒時間短,採用外用的方式,沒有副作用,不會給腸胃帶來刺激。
採用本發明的外用藥治療治療夏季腹瀉65例,治癒58例,顯效7例,使 用1次治癒50例,其他8例使用2 3次痊癒,治癒率達90%,病人在治療期間 未出現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苦參10份、甘草10份和滑石80份,以上份數為重量份。 其製備方法為將各原料藥粉碎至40目的細粉,混合均勻,用布袋分裝,
每袋內的藥粉為7g。
實施例2:苦參14份、甘草14份和滑石72份,以上份數為重量份。 其製備方法為將各原料藥粉碎至150目的細粉,混合均勻,用布袋分裝,
每袋內的藥粉為8g。 實施例3:苦參18份、甘草18份和滑石64份,以上份數為重量份。
其製備方法為將各原料藥粉碎至500目的細粉,混合均勻,用布袋分裝, 每袋內的藥粉為7g。
實施例1至實施例3的使用方法為用純糧釀製的酒將裝有藥粉的布袋滴 溼,然後再用橡皮膏藥固定於神闕穴,神闕穴即肚臍,6 7天進行更換,對橡 皮膏藥過敏者禁用。
病例1:江某,男,1歲半,表現為煩躁、好哭不玩,每日腹瀉6 7次, 多方用藥、打針、輸液效果不佳,後用本發明藥物一貼,三天後各種症狀消失, 6天後揭下,未再復發。
病例2:江某,男,50歲,農民,腹痛洩瀉,肛門灼熱,心煩口渴,但喝 水不多,小便短赤,四肢無力,經西藥治療兩周未見效果,後用本發明治療一 次,數小時後見效,6天後揭下,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組成苦參10~18%、甘草10~18%和滑石64~80%。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比例取各原料藥,將各原料藥粉碎至40 500目的細粉,混合均勻。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混 合均勻的藥粉用布袋分裝,每袋內的藥粉重量為7 8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夏季腹瀉的外用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組成苦參10~18%、甘草10~18%和滑石64~80%;按比例取各原料藥,將各原料藥粉碎至40~500目的細粉,混合均勻,布袋分裝;本發明具有清熱祛溼解毒之功效,可使溼熱分消、則洩瀉而止,對於夏季腹瀉引起的腹痛而瀉兼有發熱口渴、小便短赤有良好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K36/185GK101357158SQ20081014110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2日
發明者江紅旗 申請人:江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