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鑽杆的塗油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0:01: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質勘探用鑽杆的加工設備,特別涉及鑽杆的加工輸送設備。
背景技術:
鑽杆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不斷在相鄰工位之間輸送。鑽杆加工輸送至儲存工位,需要對鑽杆端部進行塗油處理及加封護帽,以防止鑽杆端部螺紋生鏽及運輸過程中受損。現有的鑽杆輸送設備中,只是對鑽杆進行輸送,不能與塗油操作一併進行,效率較低。申請人於同日申請了專利名稱為「一種鑽杆的承接輸送裝置」,其還存在的改進是:塗油箱體中的油液需要人工定期補充,不能實現自動補充,從而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鑽杆的塗油輸送裝置,採用的方案如下:
一種鑽杆的塗油輸送裝置,包括安裝於過渡臺端部的塗油臺,所述過渡臺及塗油臺分別包括兩組,對稱位於鑽杆的兩端;所述塗油臺包括一塗油箱體,所述塗油箱體的上端開口安裝有弧形塗油板,所述弧形塗油板上安裝有軟質塗油墊,所述軟質塗油墊與塗油箱體的內腔油液接觸;所述過渡臺的下方安裝有儲油箱,儲油箱通過導油管與塗油箱體連通,塗油箱體與導油管的連接端通過彈簧安裝有進油閥杆,進油閥杆的上端貫穿弧形塗油板並凸出於弧形塗油板的表面,進油閥杆的下端帶有進油孔,所述進油閥杆凸出於弧形塗油板表面的部分高度等於所述進油孔中心軸線與導油管中心軸線之間的間距;
位於兩塗油臺之間設置有鑽杆頂出裝置,所述鑽杆頂出裝置包括頂出油缸,頂出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裝有頂出塊,頂出塊的上端面朝鑽杆的輸出方向傾斜向下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的輸送裝置,在對鑽杆輸送的同時進行塗油,實現輸送與塗油一併完成,節省後期單獨塗油時間,提高鑽杆的加工效率;設置巧妙的補油結構,實現自動補充油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過渡臺;2、塗油臺;20、塗油箱體;21、軟質塗油墊;22、弧形塗油板;3、頂出油缸;4、頂出塊;5、儲油箱;6、導油管;7、進油閥杆;71、進油孔;8、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鑽杆的塗油輸送裝置,包括安裝於過渡臺1端部的塗油臺2,過渡臺1及塗油臺2分別包括兩組,對稱位於鑽杆的兩端;塗油臺2包括一塗油箱體20,塗油箱體20的上端開口安裝有弧形塗油板22,弧形塗油板22上安裝有軟質塗油墊21,軟質塗油墊21與塗油箱體20的內腔油液接觸;過渡臺1的下方安裝有儲油箱5,儲油箱5通過導油管6與塗油箱體20連通,塗油箱體20與導油管6的連接端通過彈簧8安裝有進油閥杆7,進油閥杆7的上端貫穿弧形塗油板22並凸出於弧形塗油板22的表面,進油閥杆7的下端帶有進油孔71,進油閥杆7凸出於弧形塗油板22表面的部分高度等於進油孔71中心軸線與導油管6中心軸線之間的間距;
位於兩塗油臺2之間設置有鑽杆頂出裝置,鑽杆頂出裝置包括頂出油缸3,頂出油缸3的活塞杆端部安裝有頂出塊4,頂出塊4的上端面朝鑽杆的輸出方向傾斜向下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鑽杆經過過渡臺1後進入塗油臺2,鑽杆在弧形塗油板22的導向作用下,向前滾動,由於軟質塗油墊21上始終存有油液,油液塗抹在鑽杆端部;由於弧形塗油板22的弧形作用,鑽杆在其弧形凹槽中來回滾動,保證充分塗油,塗油完成後,頂出油缸3將鑽杆頂出,輸送至下一工位。其中,當鑽杆滾動至弧形塗油板22的進入端時,鑽杆將進油閥杆7下壓,進油閥杆7下端的進油孔71與導油管6對中,儲油箱5中的油液進入塗油箱體20中,對塗油箱體20中的油液進行補充。其中,為防止塗油箱體20中的油液反流至儲油箱5中,儲油箱5還可與增壓泵連接,或者增高儲油箱5的位置,使導油管6中的油液壓強大於塗油箱體20中油液的壓強。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徵的範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內容,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徵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