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0:07:26 2
專利名稱: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嬰兒吸吮奶汁用的奶瓶裝置,尤其是一種奶瓶防脹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用於嬰兒吃奶的奶瓶,因嬰兒在吸吮奶汁的過程中,容易使空氣隨呼吸進入奶瓶內,而使奶瓶內的奶有扎堆式的氣泡產生,這些含有氣泡的奶又被嬰兒吸吮後進入腹內,累積達一定數量後,嬰兒就易出現吐奶現象,如打嗝、嗆奶、脹氣等;時間長了,甚至易誘發氣管、嗓子、鼻腔疾患,如嬰兒用力吸吮所引起的中耳炎等,且採用這種奶瓶,增大了奶水中微量元素(維他命C)的流失,不利於嬰兒的健康成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市場上公開了一種奶瓶防脹氣裝置,它置於奶瓶的瓶身內,與瓶蓋、奶嘴配合連接構成,它的結構是使從奶嘴內進入瓶內的空氣、由套蓋內環上設置的孔進氣,通過排氣管進入到吃奶時的奶瓶的底部,當空氣達一定數量後,瓶內壓強增大,使帶有氣泡的奶汁再由套蓋上設置的連接槽被壓入套蓋的出奶口,並進入奶嘴內。這種設置雖減少了瓶內氣泡進入嬰兒腹腔內的數量,但由於其氣泡處理的甚少,因而,效果不夠理想,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嬰兒吐奶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徹底打破現有技術,從而更好提高嬰兒吃奶時所產生氣泡的處理效率,而提供的一種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它由套蓋與中空排氣罩連接構成,套蓋上設置有喇叭口,喇叭口與中空排氣罩連通,中空排氣罩底部設置有多個排氣孔。
如上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套蓋由進氣帽與濾奶環配合組成,進氣帽套置在濾奶環上。
如上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中空排氣罩上設置有奶水循環孔。
如上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中空排氣罩呈倒瓶頸形的排氣通道。
如上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濾奶環上設置有濾奶孔。
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充分對奶瓶內因嬰兒吸吮所產生的氣泡進行處理,從根本上消除了嬰兒吐奶現象,因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圖1是本發明應用在奶瓶上的結構剖面圖。
圖2是本發明與奶嘴及瓶蓋配合的組合結構圖。
圖3是圖2去掉奶嘴及瓶蓋並變換視角方向後的組合結構圖。
圖4是濾奶環的正面結構圖。
圖5是套蓋的主視圖。
圖6是圖5沿A-A方向的剖面結構圖。
圖7是濾奶環的背面結構圖。
圖8是圖1中奶嘴上加衛生罩的結構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至附圖8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它由套蓋4與中空排氣罩5連接構成,套蓋4上設置有喇叭口411,喇叭口411與中空排氣罩5連通,中空排氣罩5底部設置有多個排氣孔52。
所述套蓋4也可由進氣帽41與濾奶環42配合組成,進氣帽41套置在濾奶環42上。
所述中空排氣罩5上設置有奶水循環孔51。
所述中空排氣罩5呈倒瓶頸形的排氣通道。
所述濾奶環42上設置有濾奶孔421。
本發明使用時,在奶瓶1內裝入已調製好的奶汁,然後將上述裝置置入奶瓶1內,裝上奶嘴3,再用瓶蓋2旋緊並固定在奶瓶1上,即可供嬰兒吸吮;不用時,奶嘴3上裝上透明衛生罩6即可。
經上述設置完成後的奶瓶1,嬰兒吸吮時,所產生氣泡的處理過程是嬰兒吃奶時從口中呼出的氣體,經喇叭口411進入中空排氣罩5,由於中空排氣罩5呈倒瓶頸形的排氣通道,所以其氣體在中空排氣罩5底部的多個排氣孔52處,充分爆炸,其排出氣體產生的壓強,又將奶汁從濾奶孔421中濾出進入奶嘴3,這樣,嬰兒吸吮進入腹腔的是不含氣泡的奶汁,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嬰兒用奶瓶吃奶時,所產生的吐奶現象。
設置奶水循環孔51後,可使進入中空排氣罩5內的氣泡提高衝擊速度,使之更加充分地被處理。
實施中,若將本發明的喇叭口411製作成一種直通口,或者錐狀口,亦落入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之保護範圍。
本發明所述套蓋4與中空排氣罩5的形狀及結構,是本發明之要點,具有上述結構特徵的其他實施例亦落入本發明保護範圍。
生產時本發明所述套蓋及中空排氣罩,可用食用級塑料製作。
權利要求
1.一種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它由套蓋與中空排氣罩連接構成,套蓋上設置有喇叭口,喇叭口與中空排氣罩連通,中空排氣罩底部設置有多個排氣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套蓋由進氣帽與濾奶環配合組成,進氣帽套置在濾奶環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中空排氣罩上設置有奶水循環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中空排氣罩呈倒瓶頸形的排氣通道。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濾奶環上設置有濾奶孔。
全文摘要
一種奶瓶防脹氣多孔裝置,它由套蓋與中空排氣罩連接構成,套蓋上設置有喇叭口,喇叭口與中空排氣罩連通,中空排氣罩底部設置有多個排氣孔。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充分對奶瓶內因嬰兒吸吮所產生的氣泡進行處理,從根本上消除了嬰兒吐奶現象,因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A61J9/00GK1923162SQ20061005358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26日
發明者張連盛, 高傑 申請人:張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