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模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5:47:56 3
專利名稱:通用模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種通用模架。
背景技術:
模具分為模仁和模框,目前產品在製造模具時是配套加工而成的,一個模仁配一 個模框,導致每個模仁都要有一個和它對應的模框,由於模框體積較大,一直重複製造模 框,需要消耗大量的鋼材,導致模具製造成本較大,同時模具製造周期也較長。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用模架,該通用模架結構簡單、節省 模具材料,成本低。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通用模架,壓鑄模具 包括模仁、澆口套板和模架,模仁可拆卸定位於模架內,澆口套板可拆卸固定定位於模架上 方,所述模架為通用模架,包括上模模框、上模墊片、下模模框、下模墊片和頂針板,以使用 方向為基準,至少四個上模墊片沿模仁中心呈對稱狀態布置(上模墊片下方可與模仁可拆 卸固連),每個上模墊片上方分別與一個上模模框下端可拆卸固連,至少一個上模模框上方 設有深度與澆口套板厚度一致的下凹連接槽(用於可拆卸固連於澆口套板,澆口套板上端 面與上模模框上端面處於同一水平面,保證上模模框和澆口套板同時止頂於壓鑄機運動端 下端面),頂針板上方與至少四個下模墊片可拆卸固連,下模墊片沿模架中心呈對稱布置狀 態,下模模框相對的側壁上開設有內凹開口槽,頂針板和下模墊片形成的整體恰可固定容 置於下模模框的內凹開口槽內,頂針板上方、上模墊片下方及各個上、下模框之間形成一空 間,模仁可容置於該空間內,使用時,模仁運動端與上模墊片固連,模仁固定端與頂針板上 端固連,澆口套板固定在上模框的下凹連接槽內,澆口套板上方固定到壓鑄機的壓鑄端,下 模模框固定到壓鑄機機臺上,壓鑄機運動帶著下模模框運動也就帶著模仁開模或閉合。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設至少兩個上模支撐柱和至少兩個下模支撐 柱,上模支撐柱可拆卸固設於模仁上方,上模支撐柱上方平面與上模模框上方平面平齊,下 模支撐柱可拆卸固設於模仁下方,頂針板上設有與下模支撐柱數量一致的通孔,下模支撐 柱下端面穿過頂針板上的通孔與下模模框下方平面平齊,上模支撐柱和下模支撐柱起支撐 作用,用來補強上模模框和下模模框的強度。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模墊片的數量為四的倍數個,上模模框為 四個,上模墊片縱向疊放成四等份,每一份上模墊片上方與上模模框下端固連,縱向疊放的 上模墊片用來調整配合模仁厚度,四份上模墊片分別固定位於模仁上方四個角上,使模仁 受力均勻,開模穩定。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模墊片的數量為四的倍數個,下模模框為 四個,下模墊片縱向疊放成四等份,每一份下模墊片下方與頂針板上方固連,縱向疊放的下 模墊片用來調整配合頂針板厚度,四份下模墊片分別固定位於頂針板上方四個角上,使頂針板和模仁受力均勻,開模穩定。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模模框上方形成有導套,上模模框下端面 設有導柱,導柱恰可活動插置於導套內,保證模仁始終為對齊狀態,防止發生錯位導致產品 不良。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模支撐柱的數量為四個,四個上模支撐柱、 上模模框和澆口套板形成一個整體,使模仁上方受力均勻,強度穩定。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模支撐柱的數量為五個,用來保證模仁下 方支撐強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上模板和下模板做成標準的相 互匹配的上模框和下模框,通過上模墊片和下模墊片來調整配合模仁和頂針板的厚度,模 仁寬度方向因下模模框和上模模框都不是整體的可以調節,從而可以適用於各種規格的模 仁,再通過上模支撐柱和下模支撐柱對模仁進行補強,這樣就將巨大的上、下模板體積有效 減小同時保證強度,而且可以通過更換模仁生產不同的產品,不必重複製造上、下模框,大 大減少了鋼材的消耗,節省的模具製造成本,縮短了模具製造周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半部分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通用模架,壓鑄模具包括模仁5、澆口套板9和模架,模仁5可拆卸定 位於模架內,澆口套板9可拆卸固定定位於模架上方,所述模架為通用模架,包括上模模框 1、上模墊片3、下模模框2、下模墊片4和頂針板8,以使用方向為基準,至少四個上模墊片3 沿模仁中心呈對稱狀態布置(上模墊片3下方可與模仁5可拆卸固連),每個上模墊片3上 方分別與一個上模模框1下端可拆卸固連,至少一個上模模框1上方設有深度與澆口套板 厚度一致的下凹連接槽(用於可拆卸固連於澆口套板9,澆口套板上端面與上模模框上端 面處於同一水平面,保證上模模框和澆口套板同時止頂於壓鑄機運動端下端面),頂針板8 上方與至少四個下模墊片4可拆卸固連,下模墊片4沿模架中心呈對稱布置狀態,下模模框 2相對的側壁上開設有內凹開口槽,頂針板8和下模墊片4形成的整體恰可固定容置於下 模模框2的內凹開口槽內,頂針板上方、上模墊片下方及各個上、下模框之間形成一空間, 模仁可容置於該空間內,使用時,模仁運動端與上模墊片固連,模仁固定端與頂針板上端固 連,澆口套板9固定在上模框1的下凹連接槽內,澆口套板9上方固定到壓鑄機的壓鑄端, 下模模框2固定到壓鑄機機臺上,壓鑄機運動帶著下模模框2運動也就帶著模仁5開模或 閉合。還設至少兩個上模支撐柱6和至少兩個下模支撐柱7,上模支撐柱6可拆卸固設於 模仁5上方,上模支撐柱6上方平面與上模模框上方平面平齊,下模支撐柱7可拆卸固設於 模仁5下方,頂針板上設有與下模支撐柱數量一致的通孔,下模支撐柱7下端面穿過頂針板 上的通孔與下模模框2下方平面平齊,上模支撐柱6和下模支撐柱7起支撐作用,用來補強上模模框1和下模模框2的強度。所述上模墊片3的數量為四的倍數個,上模模框1為四個,上模墊片3縱向疊放成 四等份,每一份上模墊片3上方與上模模框1下端固連,縱向疊放的上模墊片3用來調整配 合模仁5厚度,四份上模墊片3分別固定位於模仁5上方四個角上,使模仁5受力均勻,開 模穩定。所述下模墊片4的數量為四的倍數個,下模模框2為四個,下模墊片4縱向疊放成 四等份,每一份下模墊片4下方與頂針板8上方固連,縱向疊放的下模墊片4用來調整配合 頂針板8厚度,四份下模墊片4分別固定位於頂針板8上方四個角上,使頂針板8和模仁5 受力均勻,開模穩定。所述下模模框2上方形成有導套21,上模模框1下端面設有導柱11,導柱11恰可 活動插置於導套21內,保證模仁5始終為對齊狀態,防止發生錯位導致產品不良。所述上模支撐柱6的數量為四個,四個上模支撐柱6、上模模框1和澆口套板9形 成一個整體,使模仁5上方受力均勻,強度穩定。所述下模支撐柱7的數量為五個,這樣可保證模仁5下方支撐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通用模架,壓鑄模具包括模仁(5)、澆口套板(9)和模架,模仁( 可拆卸定位 於模架內,澆口套板(9)可拆卸固定定位於模架上方,其特徵是所述模架為通用模架,包 括上模模框(1)、上模墊片C3)、下模模框( 、下模墊片(4)和頂針板(8),以使用方向為基 準,至少四個上模墊片C3)沿模仁中心呈對稱狀態布置,每個上模墊片C3)上方分別與一個 上模模框(1)下端可拆卸固連,至少一個上模模框(1)上方設有深度與澆口套板厚度一致 的下凹連接槽,頂針板(8)上方與至少四個下模墊片(4)可拆卸固連,下模墊片(4)沿模架 中心呈對稱布置狀態,下模模框( 相對的側壁上開設有內凹開口槽,頂針板(8)和下模墊 片(4)形成的整體恰可固定容置於下模模框O)的內凹開口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用模架,其特徵為還設至少兩個上模支撐柱(6)和 至少兩個下模支撐柱(7),上模支撐柱(6)可拆卸固設於模仁( 上方,上模支撐柱(6)上 方平面與上模模框上方平面平齊,下模支撐柱(7)可拆卸固設於模仁( 下方,頂針板上設 有與下模支撐柱數量一致的通孔,下模支撐柱(7)下端面穿過頂針板上的通孔與下模模框 (2)下方平面平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用模架,其特徵為所述上模墊片(3)的數量為四的 倍數個,上模模框(1)為四個,上模墊片( 縱向疊放成四等份,每一份上模墊片( 上方 與上模模框(1)下端固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用模架,其特徵為所述下模墊片(4)的數量為四的 倍數個,下模模框( 為四個,下模墊片(4)縱向疊放成四等份,每一份下模墊片(4)下方 與頂針板⑶上方固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用模架,其特徵為所述下模模框( 上方形成有導 套(21),上模模框(1)下端面設有導柱(11),導柱(11)恰可活動插置於導套內。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通用模架,其特徵為所述上模支撐柱(6)的數量為四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通用模架,其特徵為所述下模支撐柱(7)的數量為五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通用模架,包括上模模框、上模墊片、下模模框、下模墊片和頂針板,至少四個上模墊片沿模仁中心呈對稱狀態布置,每個上模墊片上方分別與一個上模模框下端可拆卸固連,至少一個上模模框上方設有深度與澆口套板厚度一致的下凹連接槽,頂針板上方與至少四個下模墊片可拆卸固連,下模墊片沿模架中心呈對稱布置狀態,下模模框相對的側壁上開設有內凹開口槽,頂針板和下模墊片形成的整體恰可固定容置於下模模框的內凹開口槽內,本實用新型可以適用於各種規格的模仁,減小了上、下模板體積同時保證強度,可以通過更換模仁生產不同的產品,不必重複製造上、下模框,大大減少了鋼材的消耗,節省的模具製造成本,縮短了模具製造周期。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1895079SQ201020599958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0日
發明者徐大中 申請人:富甲電子(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