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21:01:51 3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
背景技術:
膽囊結石主要見於成人,女性多於男性,40歲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結石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和黑色膽色素結石。膽囊結石與多種因素有關。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個別地區和種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飲食、長期腸外營養、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腸吻合手術後、迴腸末段疾病和迴腸切除術後、肝硬化、溶血性貧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膽囊結石。在我國西北地區的膽囊結石發病率相對較高,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目前治療膽囊結石的藥物眾多,例如公開號為:CN105687544A、名稱為《一種用於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提供一種用於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金錢草15~48g、地膚子6~16g、瞿麥6~16g、燈芯草1~3g、玄參15~25g、側柏葉6~16g、大黃5~20g、金銀花15~26g、連翹6~16g、大黃5~20g、海金沙8~38g、茯苓15~26g、赤茯苓6~12g、茵陳蒿10~16g、柴胡3~10g、地黃9~16g、桃仁8~16g、薄荷3~8g;本發明藥物具有藥效好、見效快、費用低等特點。但其配伍較為複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配伍較為簡單、安全可靠、療效好的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
柴胡25~35、鵝不食草25~35、金錢草20~30、金鈴子20~30、蒲公英15~25、北茵陳10~20、海金砂15~25、白芍12~18、赤茯苓4~10、車前子4~10。
各原料的優選重量配比為:
柴胡28~32、鵝不食草28~32、金錢草22~28、金鈴子22~28、蒲公英17~22、北茵陳12~18、海金砂18~22、白芍14~18、赤茯苓5~9、車前子5~9。
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為:
柴胡30、鵝不食草30、金錢草25、金鈴子25、蒲公英20、北茵陳15、海金砂20、白芍15、赤茯苓7、車前子7。
本發明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的製備方法為: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柴胡、鵝不食草、金錢草、金鈴子、蒲公英、北茵陳、海金砂、白芍、赤茯苓、車前子,加入5~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後文火煮30~4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
本發明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的服用方法為: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200~250克。
本發明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以柴胡、鵝不食草為主藥,搭配其它輔藥,它們相互影響,協同作用,從而起到很好的疏肝理氣,清熱化滯,利膽排石作用,對膽囊結石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其原料簡單、服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這些實施例。
以下各實施例中所述份數為重量份。
實施例1
藥物重量配比:
柴胡25份、鵝不食草25份、金錢草20份、金鈴子20份、蒲公英15份、北茵陳10份、海金砂15份、白芍12份、赤茯苓4份、車前子4份。
製備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稱取原料,加入5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後文火煮3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
實施例2
藥物重量配比:
柴胡35份、鵝不食草35份、金錢草30份、金鈴子30份、蒲公英25份、北茵陳20份、海金砂25份、白芍18份、赤茯苓10份、車前子10份。
製備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稱取原料,加入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後文火煮4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
實施例3
藥物重量配比:
柴胡30份、鵝不食草30份、金錢草25份、金鈴子25份、蒲公英20份、北茵陳15份、海金砂20份、白芍15份、赤茯苓7份、車前子7份。
製備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稱取原料,加入6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後文火煮35分鐘,濾出藥液,即得。
實驗例:
以下通過實驗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的有益效果。
1、實驗人群:
分為A、B兩個實驗組:
A組:女性患者120例;年齡40~60歲。
B組:男性患者130例;年齡40~55歲。
2、藥物服用方法:
口服本發明實施例3製得的治療膽囊結石的中藥每天2次,每次服250克,連服20天。
3、療效評定:
(1)無效:與服藥前相比,治療效果不明顯。
(2)顯效:治療效果明顯。
4、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