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20:31:11 1
專利名稱: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攪拌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
背景技術:
[0002]在高分子塑料產品生產領域中,常常會用塑料粒子作為生產線纜保護管的原材 料。由於客戶的要求,各種線纜的各種保護管通常要做成各種各樣的顏色,而為了原材料採 購和庫存的方便及通用性,高分子塑料產品生產廠家通常是採購本色的塑料粒子,在生產 時,按照配方將帶顏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進行混合,然後用於生產各種顏色的 線纜保護管。對於大、中型高分子塑料產品生產廠家來說,每天需要混合的帶顏色的色母粒 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數量較多,而該行業中常常是採用手工的方式將上述粒子進行混合, 由於採用手工混合方式只能做到局部混合,帶顏色的色母粒子與本色的塑料粒子混合不均 勻,因此,在線纜保護管生產過程中,擠制出來的線纜保護管常常會出現色差的現象,達不 到線纜保護管產品質量的要求,從而給高分子塑料產品生產廠家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給客 戶對於線纜的識別帶來了困難。於是,設計一種新的攪拌設備刻不容緩。隨著社會的發展 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分子塑料產品生產行業的設備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人們迫切 希望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問世。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適應高分子塑料產品生產行業對線纜保護管 生產設備的新需求,豐富塑料粒子混合設備,提供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這種塑料粒子 混合攪拌機能將帶顏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混合均勻,從而提高線纜保護管的產 品質量,並能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包 括電動機,該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還包括攪拌機主體、上蓋、進料鬥和攪拌裝置,電動機和 進料鬥分別安裝在上蓋頂部,上蓋和攪拌機主體上端扣置在一起;所述攪拌裝置包括電動 機的電機軸、上固定件、連接件、下固定件和多根攪拌杆,連接件和電動機的電機軸垂直固 定在一起,連接件和每根攪拌杆均通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垂直固定在一起,每根攪拌杆 均與電機軸平行設置,相鄰兩根攪拌杆之間設有間距。[000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安裝所述進料鬥的上蓋位置設置有進料口, 進料鬥的料鬥內腔通過進料口和攪拌機主體的內腔相連通。[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攪拌機主體的下側部或底部開設有出料口。[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攪拌機主體呈圓桶形,所述上蓋設置有蓋 內側壁,所述上蓋的內表面直徑大於攪拌機主體的外表面直徑,上蓋的蓋內側壁和攪拌機 主體的軸向外表面上部相接觸。[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機軸一端與電動機相連,另一端穿過上 蓋進入攪拌機主體的空腔;所述連接件穿過設置在電機軸上的孔、與電機軸垂直固定在一起。[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攪拌機主體的上側部設置有固定上蓋的 固定機構。[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多根攪拌杆的下端面與攪拌機主體的內底 面之間的間距為8mm 32mm。[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製造成本較低。2、用本實 用新型攪拌帶顏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其攪拌效果好,帶顏色的色母粒子和本 色的塑料粒子混合非常均勻,從而使得製造出來的線纜保護管產品出現色差的機率大大減 小,線纜保護管產品的質量大大提高,並使得高分子塑料產品生產廠家能提高經濟效益,為 客戶識別線纜帶來了方便。3、本實用新型便於操作人員進行生產操作,使用方便。4、與採 用手工方式對帶顏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進行攪拌混合相比,使用本實用新型能 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5、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實用性強。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上蓋被部分切除);[0013]圖1中的附圖標記說明1-攪拌機主體;2-攪拌杆;3-蓋內側壁;4-電機軸;5——上蓋;6——電動機;7——進料鬥;8——料鬥內腔;9——進料口 ;10——上 固定件;11——連接件;12——下固定件;13——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並不是把本實用 新型的實施範圍局限於此。[0015]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包括電動機6,該塑料粒 子混合攪拌機還包括攪拌機主體1、上蓋5、進料鬥7和攪拌裝置,電動機6和進料鬥7分別 安裝在上蓋5頂部,上蓋5和攪拌機主體I上端扣置在一起;所述攪拌裝置包括電動機6的 電機軸4、上固定件10、連接件11、下固定件12和多根攪拌杆2,連接件11和電動機6的電 機軸4垂直固定在一起,連接件11和每根攪拌杆2均通過上固定件10和下固定件12垂直 固定在一起,每根攪拌杆2均與電機軸4平行設置,相鄰兩根攪拌杆2之間設有間距。在安 裝所述進料鬥7的上蓋5位置設置有進料口 9,進料鬥7的料鬥內腔8通過進料口 9和攪拌 機主體I的內腔相連通。所述攪拌機主體I呈圓桶形,所述上蓋5設置有蓋內側壁3,所述 上蓋5的內表面直徑大於攪拌機主體I的外表面直徑,上蓋5的蓋內側壁3和攪拌機主體I 的軸向外表面上部相接觸。所述電機軸4 一端與電動機6相連,另一端穿過上蓋5進入攪 拌機主體I的內腔;所述連接件11穿過設置在電機軸4上的孔、與電機軸4垂直固定在一 起。在所述攪拌機主體I的上側部設置有固定上蓋5的固定機構。所述多根攪拌杆2的下 端面與攪拌機主體I的內底面之間的間距為8mm 32mm。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攪拌杆2為 六根,六根攪拌杆2對稱地分布於電機軸4兩側,每側為三根;所述六根攪拌杆2的下端面 與攪拌機主體I的內底面之間的間距為10mm。為了方便地排出混合塑料粒子(帶顏色的色 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的混合物),在攪拌機主體I的下側部開設有出料口 13 ;當然,出 料口 13還可以開設在攪拌機主體I的的底部。[0016]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需要攪拌的帶 顏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通過進料鬥7倒入攪拌機主體I內;然後,開啟電動機 6,電機軸4帶動連接件11轉動,連接件11帶動攪拌杆2轉動,攪拌杆2推動帶顏色的色母 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運動,達到了攪拌的目的。最後,將攪拌均勻的混合塑料粒子(帶顏 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的混合物)從出料口 13方便地排出。[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 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例如,所述攪拌裝置包括電動機6的電機軸 4、上固定件10、連接件11、下固定件12和多根攪拌杆2,連接件11和電動機6的電機軸4 垂直固定在一起,連接件11和每根攪拌杆2均通過上固定件10和下固定件12垂直固定在 一起,每根攪拌杆2均與電機軸4平行設置,相鄰兩根攪拌杆2之間設有間距,所述多根攪 拌杆2的下端面與攪拌機主體I的內底面之間的間距為8_ 32_,這些特徵均包含在本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包括電動機(6),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攪拌機主體(I)、上蓋(5)、進料鬥(7)和攪拌裝置,電動機(6)和進料鬥(7)分別安裝在上蓋(5)頂部,上蓋(5)和攪拌機主體(I)上端扣置在一起;所述攪拌裝置包括電動機(6)的電機軸(4)、上固定件(10)、連接件(11)、下固定件(12)和多根攪拌杆(2),連接件(11)和電動機(6)的電機軸(4)垂直固定在一起,連接件(11)和每根攪拌杆(2)均通過上固定件(10)和下固定件(12)垂直固定在一起,每根攪拌杆(2)均與電機軸(4)平行設置,相鄰兩根攪拌杆(2)之間設有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其特徵在於在安裝所述進料鬥(7 )的上蓋(5 )位置設置有進料口( 9 ),進料鬥(7 )的料鬥內腔(8 )通過進料口( 9 )和攪拌機主體(I)的內腔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其特徵在於在攪拌機主體(I)的下側部或底部開設有出料口(1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機主體(I)呈圓桶形,所述上蓋(5)設置有蓋內側壁(3),所述上蓋(5)的內表面直徑大於攪拌機主體(I)的外表面直徑,上蓋(5)的蓋內側壁(3)和攪拌機主體(I)的軸向外表面上部相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軸(4)一端與電動機(6 )相連,另一端穿過上蓋(5 )進入攪拌機主體(I)的內腔;所述連接件(11)穿過設置在電機軸(4)上的孔、與電機軸(4)垂直固定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攪拌機主體(I)的上側部設置有固定上蓋(5)的固定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多根攪拌杆(2)的下端面與攪拌機主體(I)的內底面之間的間距為8mm 32mm。
專利摘要一種塑料粒子混合攪拌機,屬於物料攪拌裝置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電動機、攪拌機主體、上蓋、進料鬥和攪拌裝置,電動機和進料鬥分別安裝在上蓋頂部,上蓋和攪拌機主體上端扣置在一起;攪拌裝置包括電動機的電機軸、上固定件、連接件、下固定件和多根攪拌杆,連接件和電動機的電機軸垂直固定在一起,連接件和每根攪拌杆均通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垂直固定在一起,每根攪拌杆均與電機軸平行設置,相鄰兩根攪拌杆之間設有間距。本實用新型用於混合帶顏色的色母粒子和本色的塑料粒子,其攪拌效果好,帶顏色的色母粒子在本色的塑料粒子中分散均勻;該攪拌機能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其結構簡單,製造成本較低;其設計合理,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B29B7/22GK202846737SQ2012203880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
發明者劉福軍 申請人:東莞市松燊塑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