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恆溫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2:49:46 1
專利名稱:一種高效恆溫電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恆溫電池。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蓄電池有一定的工作溫度,在極低溫度下不能夠正常工作,在較高的溫 度下其工作效率降低,也不能夠正常工作。一般的電池沒有恆溫結構,在寒冷的冬季,電池 不能夠工作時,只有用熱水對電池表面加熱,不但不方便加熱,而且加熱速度慢,時間長。在 電池大電流充放電時,由於電池溫升較高,須對電池進行散熱,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風扇冷 卻,冷卻速度慢,時間較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對電池進行改進,使電池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快速地散 發出去,提高工作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在所述電池內 部設置有冷卻/加熱管道2,在所述電池的殼體4上設置有管道進口 1及管道出口 5。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由耐腐蝕材料製成。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由銅質管道材料製成。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與負極結合在一起。所述管道進口 1及管道出口 5通過連接管道與循環冷卻/加熱裝置連接。本文所述電池包括鉛蓄電池、鉛晶蓄電池、鋰離子電池、鎳電池、燃料電池等各種 能夠存儲電能的蓄能器件。本實用新型可以快速地降低電池在大電流充電或放電的工作狀態下產生的較高 的溫度,也可以在極低溫度下快速的提高電池溫度,使電池可以工作在最佳恆定溫度,保持 最佳工作狀態,不但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保障電池的使用安全,而且可以提高電池的工作效 率。本實用新型特別是適用於各種電動車使用的大功率電池。
附圖1是所述高效恆溫電池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所述高效恆溫電池與循環冷卻/加熱裝置連接的示意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案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主要標明電池中具有 技術特徵部分的結構,其中1為管道進口、2為冷卻/加熱管道、3為電池電極、4為電池的殼 體、5為管道出口。所述高效恆溫電池的內部設置有冷卻/加熱管道2,在所述電池的殼體4上設置有 管道進口 1及管道出口 5。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由耐腐蝕材料製成。
3[0015]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由銅質管道材料製成。一個案例是,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與負極結合在一起,與正極絕緣。另一個案例 是,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同樣可以與正極結合在一起,與負極絕緣。可以理解,當冷卻/ 加熱管道2使用絕緣材料製成時,不必考慮絕緣問題。所述管道進口 1及管道出口 5通過連接管道與循環冷卻/加熱裝置連接。所述管 道進口 1及冷卻管道出口 5與電池殼體4之間採用高強度粘接材料密封。如附圖2所示,是所述高效恆溫電池與循環冷卻/加熱裝置連接的示意框圖,所述 冷卻/加熱管道2通過管道進口 1及冷卻管道出口 5連接循環冷卻/加熱裝置。在冷卻/ 加熱管道2中流動的散熱介質可以是無腐蝕性的液體或氣體,通過循環冷卻/加熱裝置的 循環泵工作,使散熱介質在電池內部循環,對溫度進行調節,其原理與冷暖空調類似,這裡 不做詳細說明。在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中,在冷卻/加熱管道2中流動的散熱介質優選使用的是 蒸餾水,在又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中,在冷卻/加熱管道2中流動的散熱介質為製冷劑。所述循環冷卻/加熱裝置中還設置有電池溫度自動監測與控制單元,通過自動控 制循環冷卻/加熱裝置的工作,使所述電池的溫度處於較恆定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恆溫電池,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電池內部設置有冷卻/加熱管道(2),在所 述電池的殼體(4)上設置有管道進口(1)及管道出口(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恆溫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由耐腐 蝕材料製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恆溫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由銅質 管道材料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恆溫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與負極結合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恆溫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道進口(1)及管道出口 (5)通過連接管道與循環冷卻/加熱裝置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恆溫電池,所述電池內部設置有冷卻/加熱管道2,在所述電池的殼體4上設置有管道進口1及管道出口5。所述冷卻/加熱管道2由耐腐蝕材料製成。所述管道進口1及管道出口5通過連接管道與循環冷卻/加熱裝置連接。
文檔編號H01M10/50GK201877544SQ201020654620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3日
發明者唐科瓊, 胡禮斌 申請人:成都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