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拍照侵權(女歌手觀影拍照)
2023-06-12 17:13:44 4
周末去哪
涮個火鍋
看場電影
美哉妙哉
據說有人看電影是「三件套」
大可樂、爆米花、拍張照
先曬朋友圈接著發微博?
別,可別……
您先看看這個熱搜
7月5日晚
音樂人乃萬道歉衝上熱搜!
原因是她在微博曬出自己在
電影院拍攝的屏幕LIVE圖
還配發了自己的照片
動圖被網友指出是盜攝後
她將微博刪除
當晚,乃萬在道歉中表示,自己看電影拍照並發微博的行為是錯誤的,被粉絲提醒後已經迅速刪除,也非常對不起電影製作者們……
話題上了熱搜之後
諸多網友表示漲知識了
還有諸多網友表示不解
我經常拍照發朋友圈啊?
只是拍個照而已
又不是錄像
這是在幫電影免費宣傳
那麼,到底什麼是盜攝?
觀影時拍個照發朋友圈
真的會違法嗎?
什麼是盜攝?
我國法律中如何規定?
「通常來講,盜攝是指沒有經過權利人的同意,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的行為。」星娛樂法創始人、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振武律師表示。
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律師:拍照無論傳播與否都侵權
據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欄目報導稱,盜錄電影的灰色產業鏈,曾一度影響著很多影片的正常市場發行。
事件發生後,電影頻道今日影評官方微博再次轉發相關報導。
律師指出,在電影院內拍攝電影正片、彩蛋均屬盜攝!拍照後無論傳播與否,也是侵權!購買電影票,並不等於擁有盜攝影片的權利,觀影仍需恪守底線。
屏攝,顧名思義,指的是在觀影過程中的屏攝,也就是錄音、錄像。
《電影產業促進法》第31條,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同時,影片著作權及其相關的權利,還受到《民法典》《著作權法》《刑法》等法律的保護。
雖然現有法律條文對於「放映」暫沒有明確的界定,但我們認為,從龍標之後到電影放映結束影院亮燈的時間都屬於「放映」,不應屏攝。
有觀眾認為,拍照不是法律中所說的「錄像」。但是錄像的含義,是指用光學、電磁等方法把圖像記錄下來,最終呈現形式是「圖像」或「圖像 伴音」。此外,目前主流的攝影功能手機,為了突破感光單元和鏡頭進光量的物理缺陷,往往採用拍攝多張照片通過「堆棧」方式獲得一張效果最優照片。
某些品牌手機,進入攝影功能後,並不需要用戶按下拍攝鍵,就在後臺暗中運行錄像,以確保不錯過潛在拍攝機會。換言之,對於手機而言,拍照和錄像功能的區分越發模糊。因此,我們認為,拍照是屬於「錄像」的範疇。
還有觀眾認為,在電影放映中,普通的拍照或者錄一段視頻,並沒有進行營利性的傳播,僅僅是分享在社交網絡或者自己保存,並沒有給片方帶來明顯的損失,甚或是在給影片宣傳呢!
首先,法律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法有禁止則不可為。其次,關鍵場景或關鍵信息,往往一張靜態圖片或者臺詞的片段,就足以造成破壞性的洩露。
如果想分享影片內容到社交媒體,建議使用官方發布的海報、劇照、片花,或者影院展出的海報,同時也不會因舉起手機屏攝,而影響其他觀眾的觀影體驗。
為了觀眾良好的觀影體驗
以及電影行業的良性發展
大家在觀影時
還是要遵守影院規則
不要盜攝
如果真的喜歡一部電影
不妨認真坐下來多刷幾遍
你說呢?
小普又雙叒叕來送福利了
7月1日00:00~7月31日00:00
關注「廣西普法」微信公眾號
點擊菜單欄中的「有獎競答—民法典知識競答」
參與活動
就有機會抽取隨機金額獎勵
還等什麼
快來參與吧!
來源:廣州普法、央視網、央視電影頻道、中國青年報、上海法治報、新聞坊
編輯:桂法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