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手術可控衝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8:46:26 1
專利名稱:臨床手術可控衝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臨床手術附助器具,主要提出一種臨床手術可控衝洗裝置,適用於婦產科、腹部外科、神經外科等臨床手術。
臨床手術多為帶水作業。用水衝洗後再用吸引器將水、血水或血塊吸出,使視野清亮。現有手術衝洗一般採用的是一帶玻璃管的皮囊,對出血部位衝洗後,再拿起電動吸引器的吸引管進行吸引,需衝洗時再拿皮囊到盛水容器裡吸水,如此反覆。很不方便且由於不在密閉環境中進行易汙染,再者是衝洗和吸引不能同時進行,給各科臨床手術的止血帶來一定困難,從而影響手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種臨床手術的可控衝洗裝置,使其噴水和吸引可同步進行,並使衝水的水量和衝力可控,從而保證手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明任務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具有噴水管,雙孔氣囊和其兩端的單向閥及吸水管;單向閥設計為兩端不等徑的喇叭形結構,閥內設置有隨氣囊動作啟閉入(出)口的閥球,位於單向閥出口內的管段上開置有多個側孔;吸水管一端聯通盛水容器,另一端通過單向閥與氣囊聯通,噴水管通過單向閥與氣囊聯通。
噴水管與電動吸引器的吸引管同心套管設置或並排設置。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較為科學合理,採用氣囊,單向閥及噴水管、吸水管構成的密閉吸噴水裝置可使整個衝洗過程簡單快捷且杜絕了汙染,保證了衝洗的水量和衝力可控,其噴水管與電動吸引器的吸引管同心套管式或並排設置,可使衝洗與吸引同時進行,易於操作。
實施例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單向閥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對其結構加以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具有噴水管6,雙孔氣囊5和兩個單向閥2及與盛水容器聯通的吸水管1;其中噴水管與電動吸引器的吸引管7並排或同心套管設置。電動吸引器為常規技術,一般手術室均有配置。雙孔氣囊5兩端聯通單向閥2,閥內設置閥球3,單向閥閥體設計為兩端不等徑的喇叭形結構,即單向閥出口端直徑大於進口端直徑,位於單向閥出口內的管段上(與出口端聯通的管子伸入閥體內)開置有多個側孔4,閥球3在氣囊5作用下可左右移動啟閉出(入)口。吸水管1一端聯通盛水容器,另一端通過單向閥2與氣囊5連通;噴水管6通過單向閥2與氣囊5聯通。
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當需要對手術部位衝洗時(假若氣囊中有水),擠壓氣囊5則氣囊右側單向閥中的閥球3移至出口端,由於單向閥的出口管段上開置有側孔4,氣囊中的水經單向閥2,噴水管6噴出;氣囊左側單向閥中的閥球退向入口端,由於入口直徑較小,故其將入口封閉,使氣囊中的水不能退回盛水容器中。鬆開氣囊,由於負壓作用,右側單向閥中的閥球退回入口,封閉入口段,使外部空氣不能進入氣囊內,左側單向閥中的閥球移至出口段,由於出口段管徑上開有側孔,又因氣囊負壓影響,使容器中的水經吸水管,單向閥進入氣囊中,完成一次供水,整個過程即可在吸水、噴水中完成,簡單、可控、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臨床手術可控衝洗裝置,其特徵是具有噴水管(6)、雙孔氣囊(5)和其兩端的單向閥(2)及吸水管(1);單向閥(2)設計為兩端不等徑的喇叭形結構,閥內設置有隨氣囊(5)動作啟閉入(出)口的閥球(3),位於單向閥出口內的管段上開置有多個側孔(4);吸水管(1)一端聯通盛水容器,另一端通過單向閥(2)與氣囊(5)聯通,噴水管(6)通過單向閥(2)與氣囊(5)聯通。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床手術可控衝洗裝置,其特徵是噴水管(6)與電動吸引器的吸引管(7)同心套管設置。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臨床手術可控衝洗裝置,其特徵是噴水管(6)與電動吸引管(7)並排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臨床手術輔助器具。其提出的臨床手術可控衝洗裝置,具有噴水管、雙孔氣囊和其兩端的單向閥及與水源聯通的吸水管,單向閥設計為兩端不等徑的喇叭形結構,閥內設置隨氣囊動作啟閉入(出)口的閥球,單向閥出口內的管段上開置有多個側孔。吸水管一端聯通盛水容器,一端通過單向閥與氣囊聯通,噴水管通過單向閥與氣囊聯通。噴水管與電動吸引器的吸引管同心套管設置或並排設置。
文檔編號A61B19/00GK2460065SQ01216028
公開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2日
發明者陳玉華, 王建立, 李紅文, 王宏偉 申請人:陳玉華, 王建立, 李紅文, 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