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葉片的避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4:06:36 3
專利名稱:一種葉片的避雷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機組,特別涉及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的避雷裝置。
背景技術:
葉片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風電機組的大兆瓦化,葉片的長度也越來越長,3. OMW以上的機組風輪直徑甚至超過100m,加上80_100m的塔筒高度,葉尖距離地面大約200m左右,因此葉尖的防雷尤為重要。傳統的風力發電機組葉片避雷裝置的結構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在輪轂和葉片根部連接碳刷,另一種是在輪轂和葉片根部通過一根鋼絲繩連接,在鋼絲繩上纏繞著編織電纜, 將編織電纜兩端分別與鋼絲繩的兩端固定在一起。前者碳刷結構容易產生粉末,影響變槳軸承以及電氣元件的正常工作;碳刷不僅連接螺栓多,而且碳刷靠彈簧貼緊摩擦面,螺栓鬆動或彈簧失效都將引起防雷失效。後者靠一根鋼絲繩固定的方式,在風輪旋轉的過程中編織電纜與鋼絲繩的摩擦,會使編織電纜磨損,破損下來的細銅絲也會對變槳軸承及電氣元件產生較大影響,同時,由於鋼絲繩較硬,在葉片的旋轉過程中容易對螺栓產生鬆動的力矩,導致螺栓鬆動,防雷裝置失效,葉片存在遭受雷擊的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葉片的避雷裝置,解決傳統裝置結構複雜,可靠性差,容易產生固體雜物,影響變槳軸承正常工作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葉片的避雷裝置,包括通過螺栓固定在輪轂上的變槳軸承和葉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轂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下吊耳,所述葉片的根部通過螺栓與蓋板固定,所述蓋板的中部鑲嵌著銅塊,所述銅塊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上吊耳,在所述下吊耳和上吊耳之間通過連接組件與兩根麻花狀編織電纜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輪轂和葉片根部通過連接組件與兩根麻花狀編織電纜連接,構成了雙編織電纜導電方式,因此,增加了防雷導電的安全係數。柔軟的編織電纜不會和堅硬物質摩擦產生固體廢棄物,為變槳系統工作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由於編織電纜採用麻花狀擰緊方式製作,防止了螺栓組件的鬆動。兩根編織電纜可以在增加導電能力的同時,也為防止一根電纜斷裂而喪失導電能力情況的發生。本實用新型用於風力發電機組,具有結構簡單、連接可靠,安裝、維護方便,防雷導電安全係數高的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方式示意圖(主視圖);圖2是圖I的A向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葉片的避雷裝置,包括通過螺栓固定在輪轂3上的變槳軸承2和葉片1,所述輪轂3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下吊耳7,所述葉片I的根部通過螺栓與蓋板9固定,所述蓋板9的中部鑲嵌著銅塊4,所述銅塊4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上吊耳8,在所述下吊耳7和上吊耳8之間通過連接組件5與兩根麻花狀編織電纜6連接。兩根編織電纜6以麻花勁兒的方式擰在一起,但不要過於擰緊,安裝時,先將編織電纜6擰緊,然後松一圈之後分別通過連接組件與吊耳連接。當葉片處於0°位置時,風輪不旋轉,編織電纜處於一種稍微鬆弛的狀態,當葉片轉到90°位置時,風輪轉速最高,整個風力發電機組處於滿功率發電狀態,此時編織電纜處於一種較緊得狀態,在風輪旋轉的過 程中避免了編織電纜在葉片根部隨意擺動。
權利要求1.一種葉片的避雷裝置,包括通過螺栓固定在輪轂(3)上的變槳軸承(2)和葉片(I),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轂(3)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下吊耳(7),所述葉片(I)的根部通過螺栓與蓋板(9)固定,所述蓋板(9)的中部鑲嵌著銅塊(4),所述銅塊(4)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上吊耳(8),在所述下吊耳(7)和上吊耳(8)之間通過連接組件(5)與兩根麻花狀編織電纜(6)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葉片的避雷裝置,涉及風力發電機組。解決傳統裝置結構複雜,可靠性差,容易產生固體雜物,影響變槳軸承正常工作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通過螺栓固定在輪轂上的變槳軸承和葉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轂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下吊耳,所述葉片的根部通過螺栓與蓋板固定,蓋板的中部鑲嵌著銅塊,銅塊上設有含銅線鼻子的上吊耳,在下吊耳和上吊耳之間通過連接組件與兩根麻花狀編織電纜連接。本實用新型用於風力發電機組,具有結構簡單、連接可靠,安裝、維護方便,防雷導電安全係數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F03D11/00GK202789353SQ2012205191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寧文鋼, 朱少輝, 姜宏偉, 賈文強 申請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