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扇的扇框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20:57:26 1
風扇的扇框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風扇的扇框,包括一本體;一底座,設置於前述本體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理線單元,設置於前述第一側,且位於該本體的內部並鄰近於本體的一邊緣,其中理線單元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一開口,且第一凹槽與第一開口相通,用以容置一導線。通過上述的結構特徵,本發明的風扇的扇框可使導線自本體的出風口側導出,可適用於採取吹風方式的散熱模塊,並可有效地將導線包圍並固定於本體內部,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導線也不易脫離。
【專利說明】風扇的扇框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風扇的扇框,特別有關於一種具有理線單元的風扇的扇框。
【背景技術】
[0002]由於計算機系統的快速進步,其內部電路組織的複雜化使得提高系統散熱的效率變得還趨重要。其中,將傳統散熱模塊以抽風方式,改為直接朝向計算機系統吹風以帶走熱氣為主要的辦法之一。
[0003]目前而言,採用吹風方式的散熱模塊,其風扇的扇框必須具有固定及保護導線的功能,於風扇運轉時,導線不致因震動或風力影響而鬆脫或捲入風扇中,且在組裝計算機系統時,也不會因拉扯而造成導線自風扇本體的點焊處脫落。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風扇的扇框,可適用於採吹風方式的散熱模塊,其能夠有效地將導線包圍並固定於本體的內部,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導線也不易脫離。
[0005]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風扇的扇框,包括一本體;一底座,設置於前述本體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理線單元,設置於前述第一側,位於該本體內部並鄰近本體的一邊緣,其
中前述理線單元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一開口,第一凹槽與第一開口相通,用以容置一導線。
[0006]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理線單元還包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一擋體,其中第一擋體具有一 L型結構,延伸部連接於前述本體與第一擋體,且延伸部與L型結構鄰接前述第一凹槽及前述第一開口。
[0007]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理線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擋體,且前述第一擋體與第二擋體的間形成前述第一開口。
[0008]於一實施例中,前述L型結構與前述本體的間相隔一距離。
[0009]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本體、底座及理線單元是一體成型的。
[0010]於一實施例中,前述風扇的扇框還包括一第二理線單元,該第二理線單元設置於前述本體的一第二側,且該第二側相反於前述第一側。
[0011]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側為該風扇的扇框的出風口側。
[0012]於一實施例中,前述風扇的扇框還包括連接前述本體與底座的一肋條,且前述肋條形成有一導槽,用以容置前述導線。
[0013]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本體具有一凸出部、一第二凹槽及一第二開口,其中凸出部位於本體的前述邊緣,第二凹槽與第二開口相通且鄰接於前述凸出部。
[0014]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二凹槽連接前述導槽,且前述導線是由前述底座穿出,並依序經過前述導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凹槽。
[0015]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還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A表不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風扇的扇框立體圖;
[0017]圖1B表示圖1A的風扇的扇框側視圖;
[0018]圖1C表示圖1A的風扇的扇框與導線結合的示意圖;
[0019]圖2表不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風扇的扇框立體圖;以及
[0020]圖3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風扇的扇框與導線結合的示意圖。
[0021]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2]風扇的扇框10
[0023]本體100
[0024]底座200
[0025]理線單元300
[0026]第一凹槽302
[0027]第一開口304
[0028]延伸部306
[0029]第一擋體308
[0030]第二擋體310
[0031]破孔400
[0032]肋條500
[0033]導槽502
[0034]凸出部600
[0035]第二凹槽700
[0036]第二開口800
[0037]第一側SI
[0038]第二側S2
[0039]導線W
【具體實施方式】
[0040]請先參閱圖1A,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風扇的扇框10主要包括有一本體100、一設置於本體100的第一側SI的座體200以及一形成於本體100內部並且鄰近於本體100的一邊緣的理線單元300。應了解的是,前述風扇的扇框10可與一風扇結合併組成一散熱模塊,以提供計算機系統散熱之用。
[0041]請繼續參閱圖1A,本實施例中的理線單元300包括有一延伸部306以及一第一擋體308,如圖中所示,延伸部306連接本體100,且第一擋體308具有一 L型結構並與延伸部306連接,通過此結構設計,延伸部306與L型結構(第一擋體308)可形成一第一凹槽302及一第一開口 304。應了解的是,風扇的扇框10的本體100、座體200以及理線單元300可採用一體成型的方式製作。
[0042]接著,請一併參閱圖1B及圖1C,其中理線單元300的第一擋體308與本體100之間相隔有一距離(如圖上所標示的破孔400),可供一連接於風扇的導線W由底座200旁的理線單元300穿出本體100 (請參閱圖1C)。需要強調的是,本實施例中的理線單元300因具有前述第一開口 304的設計,故可使導線W能夠進入並卡合於第一凹槽302內。
[0043]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導線W是經由第一擋體308而限制於第一凹槽302中,故不易脫離理線單元300或凸出本體100的邊緣,據此可避免導線W影響鄰近的電子組件,以提升空間上的使用效率。再者,由於導線W繞設於延伸部306,也可使導線W在理線單元300中還為穩固。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中的理線單元300可具有固定及保護導線W的雙重功用,不致於在風扇運轉時,因震動或風力影響而讓導線W鬆脫或捲入風扇中,且在組裝計算機系統時,不會因拉扯而造成導線W自風扇本體上的點焊處脫落。
[0044]在本實施例中,底座200與理線單元300設置於本體100的第一側SI,其中第一側SI即為風扇的扇框10的出風口側,據此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風扇的扇框10可應用於採取吹風方式的散熱模塊。應了解的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本體100上的第二側S2也可同時設有一理線單元300,其中第二側S2相反於第一側SI ;換言之,理線單元300也可設置於風扇的扇框10的入風口側,以供傳統散熱模塊的導線由入風口側導出之用。
[0045]圖2表不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風扇的扇框10立體圖,其中理線單兀300包括有一延伸部306、一第一擋體308以及一第二擋體310。如圖中所示,第一擋體308與第二擋體310之間形成有一第一開口 304,可供連接於風扇的導線W進入第一凹槽302中。
[0046]圖3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風扇的扇框10與導線W結合的示意圖,如圖中所示,風扇的扇框10包括有一本體100、一設置於本體100的第一側SI的底座200以及形成於前述本體100內部並且鄰近於本體100邊緣的理線單元300,此外還包括至少一個連接本體100與底座200的肋條500。其中,前述肋條500形成有一導槽502,用以容置多條導線W。於本實施例中,前述本體100具有一凸出部600、一第二凹槽700以及一第二開口 800,其中凸出部600形成於前述第一側SI且位於該本體100的邊緣,前述第二凹槽700與第二開口 800相互連通且鄰接該凸出部600。
[0047]如圖3所示,前述導槽502連通於第二凹槽700,且由風扇延伸出的導線W可穿過底座200,並依序經過導槽502、第二凹槽700以及第一凹槽302。據此,本實施例的理線單元300以及凸出部600可兼具有固定及保護導線W的功用。
[0048]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風扇的扇框,包括有一本體;一設置於本體的一第一側的底座;以及一設置於該第一側,且位於該本體內部並鄰近本體的一邊緣的理線單元,其中理線單元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一開口,第一凹槽與第一開口相通,用以容置一導線。通過上述的結構特徵,本發明的風扇的扇框可使導線自本體的出風口側導出,可適用於採取吹風方式的散熱模塊,並可有效地將導線包圍並固定於本體內部,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導線也不易脫離。
[0049]雖然本發明以前述的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權利要求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本體; 一底座,設置於該本體的一第一側;以及 一理線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側,且位於該本體內部並鄰近該本體的一邊緣,其中該理線單元形成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一開口,該第一凹槽與該第一開口相通,用以容置一導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理線單元還包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一擋體,該第一擋體具有一 L型結構,且該延伸部連接於該本體與該第一擋體,其中該延伸部與該L型結構鄰接該第一凹槽及該第一開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理線單元還包括一第二擋體,且該第一擋體與該第二擋體之間形成該第一開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L型結構與該本體之間相隔一距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本體、該底座及該理線單元是一體成型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風扇的扇框還包括一第二理線單元,該第二理線單元設置於該本體的一第二側,且該第二側相反於該第一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側為該風扇的扇框的出風口側。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風扇的扇框還包括連接該本體與該底座的一肋條,且該肋條形成有一導槽,用以容置該導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本體具有一凸出部、一第二凹槽以及一第二開口,該凸出部位於該本體的該邊緣,該第二凹槽與該第二開口相通且鄰接該凸出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風扇的扇框,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凹槽連接該導槽,且該導線是由該底座穿出,並依序經過該導槽、該第二凹槽以及該第一凹槽。
【文檔編號】F04D29/40GK103790860SQ201210428292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謝明凱, 吳志輝, 李建志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