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電影院到處都有攝像頭(電影院裡都裝有監控)
2023-06-12 07:50:18 2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每當小司妹讀起卞之琳的《斷章》時,都會被這幾句所打動……多美的意境呀!像大司兄那種粗人,才不會體會到這其中的美感呢!
不過,下面這個場景,估計重口味的大司兄會比較感興趣:
「你坐在電影院裡看電影,放電影的人在監控裡看你,電影衝擊著你的視覺,你的戲正在別人的眼中上演。」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近日,有影院內部人士爆料稱,電影院放映廳內安有夜視監控探頭,在電影放映時,儘管廳內黑暗,但通過監控看到的畫面「猶如白晝」,觀眾席上發生的事情能看得一清二楚。
消息一經曝出,立馬引來了眾多網友們的熱議。
不少網友們表示震驚:回憶起自己在電影院觀影時的一些出糗經歷,滿滿的都是尷尬。(想必大司兄也做過不少汙汙的事,哼!)
但網友們在表示震驚的同時,對電影院安裝夜視監控探頭的做法表示質疑:
這麼做真的好嗎?
電影院的做法合法嗎?
這麼做不會侵犯到觀眾的隱私權嗎?
電影院對此表示: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監測放映質量和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竊行為。對於電影院的解釋,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站隊支持」。
那麼,在電影院安裝夜視監控探頭,到底是「侵犯觀眾隱私權的行為」,還是「為了安全而採取的合法措施」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隱私權」。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我國法律規定了公民享有隱私權,並且他人不得幹涉、窺探、洩露和傳播。
那麼,電影院的做法會侵犯到觀眾的隱私權嗎?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對於隱私權保護,保護的是「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而電影院的做法「是否侵犯到了觀眾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便成為了關鍵。
在平時生活中,電影院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約會地點。當電影開始播放後,電影院內燈光熄滅,大家都會有一種「相互看不見」的錯覺。於是乎,電影院在「不知不覺」中便成為了「私密場所」。
在「私密場所」中做一些私人的行為(比如情侶之間的親密舉動),自然是個人的隱私沒錯。
Duang!醒醒,醒醒!這是電影院呀,並不是私人場所!
電影院內人來人往,人山人海,電影播放到精彩時人聲鼎沸,這麼明顯的公眾場合,大家怎麼就忽略了呢!
公眾場合為了安全考慮,安裝監控,是再正常不過的啦!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電影院僅僅是安裝了監控而已。
電影院的監控畫面,不會隨意提供給任何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隨意調取,只有技術安全人員可以看監控錄像,在公安機關需要配合調查的時候才會提供。
另外,觀眾席上有時會發生抽菸、聚眾騷亂的情況,通過監控可以及時發現這些突發情況,方便工作人員及時制止觀眾的危險行為或制止騷亂。
小司妹認為,電影院如果僅僅是安裝了監控,並未將視頻內容非法外洩出去,實際上並沒有侵犯觀眾們的隱私權。
但是,如果影院沒有「保管好」這些監控畫面,讓一些比較「刺激的」、「激情的」片段流出,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如果將這些畫面傳出去,則會涉嫌構成對觀眾的名譽權、肖像權等人身權利的侵犯。按照《侵權責任法》及《民法通則》等法律的規定,侵權者是需要擔負法律責任的。不僅需要消除不良影響、賠禮道歉,如果造成了嚴重影響,還將面臨著民事賠償。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款就規定了,當對隱私權人產生嚴重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除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法律責任外,還將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其實吧,小司妹覺得,電影院的做法可能唯一不妥的便是:沒有提醒大家「此處裝有監控」。
電影院安裝監控沒有侵犯觀眾隱私,但由於電影院內的環境,會讓大家誤認為電影院為「私人空間」,便會對電影院安裝監控的做法感到「不舒服」。其實換個角度想,電影院其實就如同公交車一樣,人進人出,只不過一個透亮,一個昏暗,但實際上都是屬於公共區域,在這點上,兩者是相通的。
在公交車上看著沿途的風景變化,如同看電影一般。但公交車上安裝監控,想必除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反對外,大家都是願意的吧!畢竟,有雙眼睛在「罩」著大家呢!
所以呀,要小司妹說,電影院安裝監控沒有錯,但千萬要保證,監控的畫面不能流出,不能隨意讓他人看到;電影院需要改進的是,加上提示語。這樣的話,有「願意」show恩愛的人,就讓他們秀去吧!咱可是提醒了你的!
去看電影的小夥伴們,也不要對電影院安裝監控憤憤不平了。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咱安全著想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要誰丟了什麼東西沒找到,想必他第一反應便會是——你們電影院怎麼沒安監控啊!
不說了,小司妹被約去看電影了(害羞臉)!像大司兄這樣的單身狗,只能默默地和他的「情人」去約會了……
圖|來源於網絡
文|南海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編輯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