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製備方法及其保溫層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7:44:36 3
專利名稱: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製備方法及其保溫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製備方法及其保溫層,屬於隔熱板和保溫層技 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由於保溫材料的防火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內無機保溫材料的發展勢頭越發迅猛。無機保溫材料相比有機保溫材料,其優點是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好,防火性優異, 耐久性高,隨著無機保溫材料佔有市場比重的加大,其缺點也突顯出來,如保溫隔熱性較 差,施工步驟複雜,應用範圍局限性大等。在建築節能越發重要的今天,這些傳統的建材不 符合節能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節能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 製備方法及其保溫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包括 隔熱板主體和玻璃纖維網格布,隔熱板主體原料按如下重量份配置複合輕骨摻料10 55份、水泥10 50份、石灰5 30份、石膏3 20份、矽灰 1 10份、水玻璃10 55份、使用發泡劑通過發泡機發泡所得到的密度為15 40kg/m3 的泡體10 60份。所述的隔熱板主體原料還包括粉煤灰3 20份、膠粉0. 1 3份、纖維素醚 0. 05 2份、元明粉0. 01 2份、減水劑0. 1 3份、憎水劑0. 1 2份、聚丙烯纖維0. 01 1份、骨膠1 10份、乳液5 30份、廢礦渣4 12份、水1 45份、鋁粉0. 02 1份。所述的複合輕骨摻料為玻化微珠、蛭石、膨脹珍珠巖和改性膨脹珍珠巖的一種或 者任意種的混合,其密度為50 180kg/m3。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一種結構為玻璃纖維網格布位於隔熱板主體的中間。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另一種結構為玻璃纖維網格布位於隔熱板主體的兩 側。一種製備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方法按上述重量份配比,並按下述步驟制 備第一步將上述材料混合攪拌均勻;第二步將上述攪拌後混合料放入模具中,在混合料中間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或 在混合料兩側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第三步刮平模具表面,待自然風乾或加熱烘乾後即成型。另一種製備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方法按上述重量份配比,並按下述步驟制 備第一步將上述材料混合攪拌均勻;
第二步將上述攪拌後混合料放入模具中,用壓力機進行壓制,然後再在混合料中 間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或在混合料兩側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第三步刮平模具表面,待自然風乾或加熱烘乾後即成型。一種用所述隔熱板製成的保溫層的結構為在隔熱板主體與玻璃纖維網格布之間 有抗裂砂漿,在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飾面層。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保溫隔熱板內加入大量獨立密閉的微泡,大大降低導熱係數,提高保溫 性能,並且成型簡單、容重輕,強度好,防火性優異,施工簡單,應用範圍更廣,可大量節約能 源。1、該保溫板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本發明所述發泡型無機保溫板按需要通過不同配 比,其導熱係數可達0. 43 0. 059W/ (m · K),抗壓強度可達0. 5 1. 5MPa ;2、本發明與發泡技術相結合,大量獨立封閉的微小泡體不但降低了導熱係數與容 重,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性;3、本發明擴大了無機保溫材料的應用範圍,特別是一些無法應用無機保溫砂漿的 中高層建築。4、本發明在兼具有機保溫材料低導熱係數的基礎上,其防火等級為A級,既可以 做牆體保溫材料,又可以應用到防火帶等對防火有要求的區域。5、本發明將保溫材料製成板材,既便於運輸,又可減少施工中的人為因素,質量得 到很大的保證。6、本發明應用於整體式保溫結構,整體保溫隔熱效果可以達到傳統土窯洞的居住 效果,具備恆溫恆溼,健康長壽等優點,大幅度地降低建築物能耗,符合我國建築節能標準 要求。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保溫層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隔熱板主體、2為玻璃纖維網格布、3為抗裂砂漿、4為飾面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包括隔熱板主體1和玻璃纖維網格布2,隔熱板主體1原料按如下重量份配置複合輕骨摻料10 55份、水泥10 50份、石灰5 30份、石膏3 20份、矽灰 1 10份、水玻璃10 55份、使用發泡劑通過發泡機發泡所得到的密度為15 40kg/m3 的泡體10 60份;所述的隔熱板主體1原料還包括粉煤灰3 20份、膠粉0. 1 3份、 纖維素醚0. 05 2份、元明粉0. 01 2份、減水劑0. 1 3份、憎水劑0. 1 2份、聚丙烯 纖維0. 01 1份、骨膠1 10份、乳液5 30份、廢礦渣4 12份、水1 45份、鋁粉 0. 02 1份;所述的複合輕骨摻料為玻化微珠、蛭石、膨脹珍珠巖和改性膨脹珍珠巖的一種或者任意種的混合,其密度為50 180kg/m3 ;該保溫隔熱板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本發明所 述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按需要通過不同配比,其導熱係數可達0. 43 0. 059W/ (m ·Κ),抗 壓強度可達0. 5 1. 5MPa ;本發明與發泡技術相結合,大量獨立封閉的微小泡體不但降低 了導熱係數與容重,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性;本發明擴大了無機保溫材料 的應用範圍,特別是一些無法應用無機保溫砂漿的中高層建築。本發明在兼具有機保溫材 料低導熱係數的基礎上,其防火等級為A級,既可以做牆體保溫材料,又可以應用到防火帶 等對防火有要求的區域。如圖1所示,本發明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玻璃纖維網 格布2位於隔熱板主體1的中間,這是高效節能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一種形式。
如圖2所示,本發明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玻璃纖維網 格布2位於隔熱板主體1的兩側,這是高效節能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另一種形式。本發明將保溫材料製成板材,既便於運輸,又可減少施工中的人為因素,質量得到 很大的保證。—種製備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方法,按上述重量份配比,並按下述步驟制 備第一步將上述材料混合攪拌均勻;第二步將上述攪拌後混合料放入模具中,在混合料中間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或 在混合料兩側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第三步刮平模具表面,待自然風乾或加熱烘乾後即成型。另一種製備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的方法,按上述重量份配比,並按下述步驟制 備第一步將上述材料混合攪拌均勻;第二步將上述攪拌後混合料放入模具中,用壓力機進行壓制,然後再在混合料中 間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或在混合料兩側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第三步刮平模具表面,待自然風乾或加熱烘乾後即成型。如圖3所示,一種用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製成的保溫層,保溫層的結構為在隔 熱板主體1與玻璃纖維網格布2之間有抗裂砂漿3,在玻璃纖維網格布2的外表面上設置有 飾面層4 ;這種保溫層的整體保溫隔熱效果可以達到傳統土窯洞的居住效果,具備恆溫恆 溼,健康長壽等優點,大幅度地降低建築物能耗,符合我國建築節能標準要求。
權利要求
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包括隔熱板主體和玻璃纖維網格布,其特徵在於隔熱板主體原料按如下重量份配置複合輕骨摻料10~55份、水泥10~50份、石灰5~30份、石膏3~20份、矽灰1~10份、水玻璃10~55份、使用發泡劑通過發泡機發泡所得到的密度為15~40kg/m3的泡體10~6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熱板主體原 料還包括粉煤灰3 20份、膠粉0. 1 3份、纖維素醚0. 05 2份、元明粉0. 01 2份、 減水劑0. 1 3份、憎水劑0. 1 2份、聚丙烯纖維0. 01 1份、骨膠1 10份、乳液5 30份、廢礦渣4 12份、水1 45份、鋁粉0. 02 1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複合輕骨 摻料為玻化微珠、蛭石、膨脹珍珠巖和改性膨脹珍珠巖的一種或者任意種的混合,其密度為 50 180kg/m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特徵在於玻璃纖維網格布 位於隔熱板主體的中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特徵在於玻璃纖維網格布 位於隔熱板主體的兩側。
6.一種製備如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隔熱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上述重量 份配比,並按下述步驟製備第一步將上述材料混合攪拌均勻;第二步將上述攪拌後混合料放入模具中,在混合料中間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或在混 合料兩側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第三步刮平模具表面,待自然風乾或加熱烘乾後即成型。
7.一種製備如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隔熱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上述重量 份配比,並按下述步驟製備第一步將上述材料混合攪拌均勻;第二步將上述攪拌後混合料放入模具中,用壓力機進行壓制,然後再在混合料中間加 入玻璃纖維網格布,或在混合料兩側加入玻璃纖維網格布;第三步刮平模具表面,待自然風乾或加熱烘乾後即成型。
8.一種用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隔熱板製成的保溫層,其特徵在於保溫層的 結構為在隔熱板主體與玻璃纖維網格布之間有抗裂砂漿,在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外表面上 設置有飾面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製備方法及其保溫層,屬於隔熱板和保溫層技術領域;提供一種高效節能的發泡型無機保溫隔熱板、其製備方法及其保溫層,採用的方案是隔熱板,主體原料按如下重量份配置複合輕骨摻料10~55份、水泥10~50份、石灰5~30份、石膏3~20份、矽灰1~10份、水玻璃10~55份、使用發泡劑通過發泡機發泡所得到的泡體10~60份;粉煤灰3~20份、膠粉0.1~3份、纖維素醚0.05~2份、元明粉0.01~2份、減水劑0.1~3份、憎水劑0.1~2份、聚丙烯纖維0.01~1份、骨膠1~10份、乳液5~30份、廢礦渣4~12份、水1~45份、鋁粉0.02~1份;應用在保溫材料技術領域。
文檔編號C04B38/02GK101798850SQ201010123880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1日
發明者李珠, 趙林 申請人: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