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使用方便的車載香薰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6:08: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香薰器,具體是一種使用方便的車載香薰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數量越來越多。小汽車內空間相對狹小,且在相對密閉的車內由於通風環境差,易造成空氣不清新,因此人們喜歡在汽車內擺放一些香薰器以起到保持車廂內空氣清新,消除異味的作用。現有的香薰器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和弊端,導致其使用不方便,如,車載香薰器通常是插在汽車電源口獲取電源,而汽車的電源接口通常只有一個,對於愛吸菸的人來說,使用香薰器便不能點菸,若想點菸,只能將香薰器拔下才能點菸,十分不方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又如,香薰器內嵌入安裝香薰爐,香薰爐由於儲存菸灰需要定期清理,而將香薰爐取下又是很繁瑣的,容易導致菸灰撒落,對車內造成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車載香薰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使用方便的車載香薰器,包括:插頭、車載點菸器以及殼體,所述插頭一端設置電極觸點,插頭上固定安裝車載點菸器,所述車載點菸器的電路與插頭電連接;所述殼體與插頭間通過球腳支座連接,殼體固定在球腳支座上,所述球腳支座嵌入安裝在抽頭一端內;所述殼體內部設置空腔,所述空腔內安裝薰香爐,所述薰香爐底部設置與插頭電連接的電熱板,薰香爐的截面為圓形,其頂部設置環形限位突起,所述環形限位突起上設置孔蓋,所述孔蓋上均勻設置若干通孔,薰香爐上固定安裝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上固定安裝拉杆;所述殼體上還安裝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上固定安裝蓋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蓋子上設置用於香氣散發的通氣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蓋子上設置卡扣,空腔內設置與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蓋子上還設置若干壓緊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插頭上設置電極接觸片,包括正電極接觸片和負電極接觸片,分別設置在插頭對稱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車載香薰器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清理不便、易造成汙染等問題,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和人性化,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殼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香薰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使用方便的車載香薰器,包括:插頭2、車載點菸器4、以及殼體6,所述插頭2一端設置電極觸點1,插頭2上固定安裝車載點菸器4,所述車載點菸器4的電路與插頭2電連接,在插頭2插入電源接口後,車載點菸器4也可取電,從而避免了點菸器無接口可插的尷尬;所述殼體6與插頭2間通過球腳支座5連接,殼體6固定在球腳支座5上,所述球腳支座5嵌入安裝在抽頭2一端內,可實現殼體6任意方向角度的調整;所述殼體6內部設置空腔9,所述空腔9內安裝薰香爐18,所述薰香爐18底部設置與插頭2電連接的電熱板17,薰香爐的截面為圓形,其頂部設置環形限位突起181,所述環形限位突起181上設置孔蓋10,所述孔蓋10上均勻設置若干通孔,薰香爐18上固定安裝第一轉軸12,所述第一轉軸12上固定安裝拉杆11,將拉杆11轉起,可直接將薰香爐18拉出空腔9外,方便清理薰香爐18,有效避免薰香爐不易取出和菸灰撒落的問題;所述殼體6上還安裝第二轉軸13,所述第二轉軸13上固定安裝蓋子16,可將空腔9罩住。
所述蓋子16上設置用於香氣散發的通氣孔15.
所述蓋子16上設置卡扣82,空腔9內設置與卡扣82相配合的卡槽81,使蓋子16能牢固罩住空腔9。
所述蓋子16上還設置若干壓緊彈簧14,當蓋子16閉合時,壓緊彈簧14與孔蓋10相抵,將孔蓋10牢牢抵在香薰爐18內,防止其脫落。
所述插頭2上設置電極接觸片14,包括正電極接觸片和負電極接觸片,分別設置在插頭2對稱的兩側。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