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溼法磷酸制磷酸鋅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0:28:21 1
專利名稱:淨化溼法磷酸制磷酸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磷酸鋅的製造新工藝。磷酸鋅用於塗料和粘合劑。
在已有技術中,用溼法磷酸為原料制磷酸鋅有前蘇聯SU1,381,066號專利所述,用磷酸三丁酯(TBP)為溶劑萃取溼法磷酸所得含7.9%P2O5溶劑相與氧化鋅反應製造磷酸鋅,又如前蘇聯SU1,477,678號專利所述含20~25%P2O5的溼法磷酸用碳酸鈉或氫氧化鈉中和,分離沉澱和洗滌沉澱,母液和洗滌液混合用硫酸處理。所得混合液加氧化鋅反應,產生沉澱經過濾洗滌及乾燥得磷酸鋅。
由於TBP對溼法磷酸的萃出能力較低,因此溶劑相含磷酸濃度低(前蘇聯SU1,381,066號專利為7.9%P2O5)即單位溶劑生產能力低,且TBP粘度大、比重大、分相性較差,粉狀氧化鋅易被粘接和易被磷酸鋅硬皮包裹,影響產品的質量。中和沉澱法淨化溼法磷酸鹼耗量高,P2O5收率低。分離磷酸鋅後母液含硫酸鹽不易處理。本發明針對上述缺點進行改進,選擇對於含25~40%P2O5的溼法磷酸萃出能力大、比重、粘度較小、分相性能良好的溶劑作為萃取劑,提高單位溶劑的生產能力,減少氧化鋅粘接及被包裹現象,提高產品的純度。因此本發明採用混合溶劑(含丁醇>60%,TBP<40%)萃取經預處理的含25~40%P2O5的溼法磷酸製得含11~17%P2O5的溶劑相,使此溶劑相與ZnO懸浮水溶液按化學計量相互反應,反應溫度70~90℃,攪拌速度為5~7轉/分,反應時間為15~30分鐘。然後在攪拌下再加入一定量的熱水反應15~30分鐘。然後澄清分離。溶劑相返回萃取經預處理的溼法磷酸。水相過濾使三取代四水磷酸鋅固體顆粒與液體分離,固體洗滌乾燥得到三取代二水磷酸鋅產品,按P2O5計收率為95~98%,產品純度99%,產品中混合溶劑的含量<0.005%。分離產品後溶液70%作懸浮氧化鋅及系統用水,30%作回收溶劑,母液排放處理。
本發明具有溶劑性能良好,產品純度及收率高,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工藝先進的優點。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例1在含P2O512.4%(17.12%H3PO4)的混合溶劑100克中,加入含21.44克ZnO的懸浮水溶液61.44克,溫度為85℃下,以5轉/秒速度攪拌20分鐘,然後加入60克的熱水,在85表一
℃下連續攪拌10分鐘,20分鐘,30分鐘,40分鐘,分別測定溶劑相及水相中P2O5(H3PO4)的含量。數據列在表一。
例2按實施例1的工藝條件,只改變溫度為70℃,80℃,90℃。其數據也列在表一。
例3在含P2O512.4%(17.12%H3PO4)的混合溶劑100克中,加入含ZnO 21.44克的懸浮水溶液61.44克,溫度為85℃下,以5轉/秒速度攪拌20分鐘,然後添加60克的熱水,在85℃下連續攪拌30分鐘,澄清並分離出72.75克溶劑返回萃取經預處理的溼法磷酸。得到147.77克含懸浮磷酸鋅的水相。這水相含0.326克H3PO4(0.236克P2O5)和39.16克三取代四水磷酸鋅[Zn3(PO4)2·4H2O]。過濾得41.6克溼的三取代四水磷酸鋅和101.17克溶液(含溶劑7.95克和0.316克磷酸)。此溶液70%作懸浮氧化鋅及系統加入水循環,30%引出回收溶劑後母液排放處理。而41.6克溼磷酸鋅經洗滌、乾燥得產品三取代二水磷酸鋅(Zn3(PO4)2·2H2O)共36.16克(含混合溶劑<0.005%)。其原料、產品組成見表二表二原料、產品組成一、原料氧化鋅(ZnO)wt%
二、原料雲南生產溼法磷酸組成wt%
三、溶劑相組成(混合溶劑萃取預處理溼法磷酸後)wt%
四、產品三取代二水磷酸鋅(Zn3(PO4)2·2H2O)組成wt%
權利要求
1.一種磷酸鋅的製造新工藝,其特徵在於所用原料為採用以丁醇為主的混合溶劑,萃取溼法磷酸製得含11~17%P2O5的溶劑相與與含量>99%的ZnO懸浮水溶液,按化學計量相互反應,反應在常壓、加溫、加攪拌的情況下進行。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鋅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所採用的反應溫度為70~90℃,攪拌速度為5~7轉/分的條件下進行反應15~30分鐘,然後在攪拌下再加入一定量的熱水反應15~30分鐘,而後澄清分離,溶劑相返回萃取溼法磷酸,水相過濾使三取代四水磷酸鋅固體顆粒與液體分離,固體洗滌乾燥得三取代二水磷酸鋅。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鋅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所用萃取溼法磷酸的萃取劑含丁醇>60%,磷酸三丁酯(TBP)<40%的混合溶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磷酸鋅製造新工藝,它用混合溶劑(含丁醇>60%,TBP<40%)萃取含25~40%P
文檔編號C01B25/46GK1165780SQ9611734
公開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24日
發明者張俊, 呂兆林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