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0:35:51 3
專利名稱: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泵,特別是一種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從0.2立方米的桶向高位儲罐送料所用的自吸泵,其止回閥是完全防止出料管內的液體回流的結構,自吸泵自吸的時間為2-3分鐘,當1#桶的料送完後,把進料管移至2#桶內,這時,由於進料管中有空氣吸入,自吸泵要排出進料管中的氣體,才能向高位儲罐送料,當泵的出料口壓力小於0.1Mpa時,自吸時間大於2-3分鐘,當泵的出料口壓力大於0.1Mpa時,即使自吸泵自吸很長時間,而自吸泵也很難再向高位儲罐送料。只有當把出料管中的液體放出後,自吸泵才能恢復正常上料的功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吸泵止回裝置,當自吸泵吸完低位料桶料時可自動將出料管中的液體緩慢回流出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權利要求)。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自吸泵的止回閥上設有一空隙,當自吸泵吸完一個低位料桶內的料停止工作時,出料管中的液體可通過止回閥的閥板與泵體端面之間的空隙緩慢地回流出來,使泵的出料口壓力洩下來,可以立即對另一個低位桶料進行向高位儲罐上料而不會發生因進料管有空氣不能上料,也不會發生電機反轉現象。
圖1為自吸泵從底位料桶向高位儲罐送料示意圖,圖2為開有小孔的閥板與泵體出料口閉合狀態圖,圖3為開小孔閥板結構示意圖,圖4為表面設有凸稜的閥板與泵體出料口閉合狀態示意圖,圖5為表面設有凸稜的閥板結構圖,圖6為端面設有徑向槽的泵體出料口結構圖,圖7為圖6的A-A剖視圖,圖8為端面有徑向槽的泵體出料口與閥板閉合狀態示意圖。圖中1.1#料桶2.2#料桶3.自吸泵4.進料管5.出料館6.泵體7.閥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包括泵體6,在其出口處有止回閥的閥板7,閥板與泵體出口的端面相貼合。閥板7上開一小孔與泵體出口相對,閥板7還可以是,在與泵體出口端面相對的表面上設凸稜,當閥板與泵體出口閉合時,閥板與泵體出口形成間隙,在泵體出口的端面上設有徑向槽,閉合時也可形成間隙。
本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的使用方法是,在1#料桶1內的料送完後,把進料管4移止2#桶2內,停泵一段時間,使出料管5內的液體在重力作用下徑閥板與泵體出口之間的空隙自動回流到進料管內,泵體的出口處壓力消失,此時再次啟動自吸泵3,可將2#料桶內料送到高位儲罐中。為避免在停泵時,送到高位儲罐內的料徑出料管回流出來,應將出料管的管口放置儲罐的液面之上。因而,這種自吸泵止回裝置與現有技術比具有停泵時排出出料管液時間短且不會發生出料口壓力大於0.1Mpa而不能上料的情況。
權利要求1.一種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包括泵體和止回閥板,其特徵在於止回閥板與泵體出料口之間有空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其特徵在於止回閥板與泵體出料口之間的空隙為止回閥板上設有一與泵體出料口相對的小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其特徵在於止回閥板與泵體出料口之間的空隙為止回閥板與泵體出料口端面相對的表面上設有凸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其特徵在於止回閥板與泵體出料口之間的間隙為與止回閥板相對的泵體出料口端面上設有一徑向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用自吸泵止回裝置,包括泵體和止回閥板,其特徵在於止回閥板與泵體出口之間有空隙。這種空隙有三種形式閥板上設有一小孔與泵體的出口相對;閥板與泵體出口端面相對的表面上設有凸稜,在泵體的出口端面上設有徑向槽。本實用新型在停泵時出料管內的液體在重力作用下可經閥板與泵體出口間的空隙排出,泵體出口處的壓力消失,因而具有換桶時停泵時間短且不會發生由於泵體出口處壓力大於0.1Mpa無法上料的情況的優點。
文檔編號F04D9/00GK2567371SQ0223427
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1日
發明者王志民 申請人:王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