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聯齒輪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1:54:01 2
專利名稱:一種雙聯齒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具體涉及一種雙聯齒輪。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雙聯齒輪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同一整體結構,這樣雖然結構簡單, 剛度好,但是導致齒輪整體加工困難,齒輪自身質量偏重,特別是傳遞大功率時,重量過大 雙聯齒輪會增加衝擊、影響殼體強度和嚙合精度。還有一種是採用花鍵組合結構。該結果 雖然簡化了齒輪加工,但是增加了花鍵加工,減小了總成的剛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需要在保證雙聯齒輪強度的前提下,使齒輪剛 度、質量和旋轉慣量儘可能小,保證齒輪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並且齒輪副嚙合時不會出現 嚙合間隙嚴重減小,齒輪溫度急劇上升的情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所述雙聯齒輪採用兩個碗形結構的分體傳 力齒輪焊接而成,焊接後的雙聯齒輪中央形成一個密閉的空腔。兩個碗形結構的分體傳力 齒輪焊接的焊接線位於兩檔齒輪嚙合時的最小受力位置;雙聯齒輪具有多個工藝孔。 與目前常用的結構相比,採用該結構的雙聯齒輪具有如下優點不僅具有整體雙 聯齒輪的剛度,而且質量大幅減少,不僅傳動平穩、可靠性高而且加工簡單、經濟。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
圖1為一種雙聯齒輪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聯齒輪採用具有碗形結構的分體傳力齒輪左齒輪 1和右齒輪4焊接而成,其中左齒輪1具有空腔6,右齒輪4具有空腔9,焊接後的雙聯齒輪 中央形成一個密閉的空腔。將左齒輪1和右齒輪4焊接的焊接線7位於兩檔齒輪嚙合時的 最小受力位置;為了保證焊接定位、防止焊接時氣體熱脹冷縮,提高焊接質量,左齒輪1和 右齒輪4上分別具有左工藝孔5和右工藝孔9,左工藝孔5用左工藝堵頭2密封住,右工藝 孔9用右工藝堵頭3密封住。 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 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 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一種雙聯齒輪,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聯齒輪採用兩個碗形結構的分體傳力齒輪焊接而成,焊接後的雙聯齒輪中央形成一個密閉的空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聯齒輪,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碗形結構的分體傳力齒輪 焊接的焊接線位於兩檔齒輪嚙合時的最小受力位置。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雙聯齒輪,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聯齒輪具有多個工藝孔,每 個工藝孔用工藝堵頭密封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具體涉及一種雙聯齒輪。雙聯齒輪採用兩個碗形結構的分體傳力齒輪焊接而成,焊接後的雙聯齒輪中央形成一個密閉的空腔;兩個碗形結構的分體傳力齒輪焊接的焊接線位於兩檔齒輪嚙合時的最小受力位置;雙聯齒輪具有多個工藝孔,每個工藝孔用工藝堵頭密封住。該結構的雙聯齒輪具有如下優點不僅具有整體雙聯齒輪的剛度,而且質量大幅減少,不僅傳動平穩、可靠性高而且加工簡單、經濟。
文檔編號F16H55/17GK201502684SQ20092030793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3日
發明者嚴欣賢, 周躍良, 唐喆, 王新鄖, 白志成, 石永林, 蘇福祥 申請人:中國三江航天工業集團公司特種車輛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