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限購潮(多城鬆綁樓市限購)
2023-06-19 23:26:39 2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魏文藝,孫志成,蓋源源
近期,包括蘇州、青島、濟南、寧波等地先後傳出了放鬆樓市限購政策的消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城傳遞消息的方式卻不盡一致,有的是通過本地住建局發聲,有的是通過媒體釋放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放鬆限購的消息在網上持續發酵後,又有部分城市悄無聲息地調整了政策。比如青島住建局在公眾號中刪除了「二手房不再限購」的描述;蘇州在對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政策進行調整後,又突然改變口徑,宣稱仍按以前政策執行。兩大熱點城市放鬆限購政策出現「一日遊」,在業內引發廣泛熱議。
對此,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9月18日上午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部分城市發布放鬆限購的政策而後又進行調整,或者乾脆只執行不官宣,表明在「房住不炒」定位下,熱點城市短期「取消限購」仍偏于謹慎。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1562276(圖文無關)
各地放鬆限購背後的考量作為樓市調控的重要行政手段之一,限購政策在國內已有著10多年歷史,而且從調控力度來看,因為限購能直接影響當地購房人群的比例,所以放鬆調控政策,通常也被視為調控放鬆的標誌性動作。
記者注意到,從今年各地的調控政策來看,與之前各城市降低首付比例、增加貸款額度、降低房貸利率等通用的調控手段相比,近期部分二三線城市的調控手段略有變化,開始傾向於通過放開限購的方式增加購房群體。
不過對於如何放開限購,該如何把握松限的度,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考量。
近期,包括蘇州、青島、濟南、寧波等在內的多個城市紛紛調整限購政策,調整方式分為兩類:一種是像青島、濟南一樣,直接通過官方渠道官宣;還有一種是像蘇州、寧波一樣,只執行不官宣。甚至隨著輿論發酵後,有些城市還會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對政策進行微調。
來源:濟南日報官微
9月15日,「濟南日報」公眾號發文稱,濟南持續優化房地產政策措施,進一步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文中提出,為進一步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濟南市持續優化房地產政策措施,繼續對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區域實施限購,自9月16日起實施。
同日,山東青島通過青島市住建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調整限購政策,縮小限購範圍,同時二手住房不再限購。但僅隔了一天,該公號已將「二手房不再限購」的相關內容刪除。對此,青島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確實「二手房不再限購」政策有所變化,市南區、市北區二手房仍實行限購政策,其他區域二手房放開限購。
來源:青島市住建局官微
出現政策變調的還有蘇州。9月14日,陸續有媒體從蘇州住建局獲悉,蘇州全市已經取消外地人首套房購房限制,外地人在蘇州六區(吳中區、吳江區、姑蘇區、相城區、高新區、工業園區)購買首套房無需開具社保證明或個人所得稅證明,但只限購1套。但兩天後的9月16日,蘇州市高新區房地產市場和交易管理中心向媒體透露,「今天早上收到的通知,重新按原規定執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9月19日下午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包括蘇州、青島和濟南的限購放鬆,說明二線城市放鬆是近期的重要導向,但各地對於放鬆限購的具體內容顯然也有自己的考量,城市也需要通盤考慮。可以預料,未來各城市放鬆依然會強調循序漸進的做法,而不是一次性放鬆到底的做法,依然會基於市場和房企動態情況做調整。
在嚴躍進看來,部分地方會強調「只做不說」,在交易中可能依然有放鬆的地方,但不會直接通過發文來進行,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市場交易出現異動和炒作的現象。
限購鬆綁後實際成效幾何?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青島、濟南、寧波、佛山、鄭州、衢州、秦皇島、南京等至少20個城市先後頒布過放鬆樓市限購的政策。
那麼,放鬆限購後對當地樓市影響幾何?從過往已放鬆限購的城市來看,有些城市放寬限購政策後通常會在短期內會促進當地樓市的成交量, 但政策的持續性交果並不明顯;而有些城市放鬆限購政策後,甚至對當地市場並無明顯影響。
以佛山為例,在今年6月2日印發的《關於因城施策進一步完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通知》中提到,將佛山市商品住房限購區域調整為禪城區祖廟街道、南海區桂城街道、順德區大良街道,大瀝鎮、裏水鎮,陳村鎮、北滘鎮,樂從鎮、南莊鎮、石灣區和禪城區張槎街道將不再限購。
數據來源: 樂有家研究中心
從限購政策施行後的樓市成交情況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1-8月佛山新房成交套數的最高點正好落在6月,達8438套,這或許要歸功於「8鎮街解限 利率下調」的政策利好。而7、8月份佛山新房成交明顯回落,分別為6028套、5666套。
一位在佛山從業多年的房產中介張翔(化名)9月19日通過電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限購鬆綁短期內對市場的衝擊較為顯著。對開發商以及房產中介來說,通常都樂於看到這樣的政策,開發商通常會配合推盤,比如適度降價等,而中介也會趁勢廣為宣傳。「但這樣的火熱態勢通常很難長期維繫,放鬆限購對短期影響比較顯著,主要是對那些不具備購房資質以及名下房產超過五年的業主會有所觸動。」
再如河北廊坊,8月5日,廊坊發布相關文件顯示,取消戶籍、社保(個稅)等方面不適應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限制性購房資格條件。
不過, 政策發布當月,廊坊的新房成交反而呈現量價齊跌態勢。據克而瑞環京投資決策系統統計,8月廊坊商品住宅市場整體表現為量價齊跌。共成交3145套,成交套數環比下跌38.72%,同比下跌43.45%;成交均價為11010元/平方米,環比微跌0.63%。
對於未來各地樓市調控政策的走勢,陳文靜認為,「短期來看,熱點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的可能性較小,預計更多城市或以『優先放鬆郊區限購』的方式漸進式推進。」
記者|陳榮浩 編輯|魏文藝 孫志成 蓋源源 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