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飛剪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5:21: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設備,尤其是一種用於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飛剪裝置。
背景技術:
飛剪裝置是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必須設備,是用來橫向剪切運動中的棒線材軋件,所以,對飛剪裝置的基本要求是剪刃在剪切軋件時要同時完成剪切與移動兩個動作。目前,飛剪裝置中的進料導向機構和出料導向機構為簡易方形(長方體)框狀結構,其外端和內端的截面的長和寬一樣,為了便於棒線材軋件的進入,外端的尺寸必須較大,這樣則造成棒線材軋件在進料導向機構或者出料導向機構時出現較大的擺動,形成軋件甩尾,導致軋件尾部彎曲多,影響軋件的剪切,使用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飛剪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用於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飛剪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的左端設置有進料導向機構,右端設置有出料導向機構,所述進料導向機構與出料導向機構的中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進料導向機構與出料導向機構的結構相同,所述進料導向機構與出料導向機構均包括依次連接的圓臺進料口、圓柱導管,所述圓臺進料口的外端截面圓的直徑大於內端的截面圓的直徑,所述圓柱導管的上部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設置有條形孔,連接件匹配穿過條形孔將進料導向機構和出料導向機構設置在機架上。
進一步的是,所述圓臺進料口、圓柱導管一體成型。
進一步的是,所述圓臺進料口、圓柱導管的內表面的平面度範圍為0.05-0.1mm。
進一步的是,所述連接板的數量至少2個。
進一步的是,所述連接件為螺栓。
進一步的是,所述條形孔兩端為圓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進料導向機構與出料導向機構的結構設置為相同,方便兩者的加工,還可互為備件,更方便棒線材軋件在圓臺進料口、圓柱導管的移動;將進料口設置為圓臺形,且外端截面圓的直徑大於內端的截面圓的直徑,導管為圓柱形,這樣設置既方便棒線材軋件的進入,方便其在進料導向機構或者出料導向機構移動,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棒線材軋件在進料導向機構或者出料導向機構的擺動,提高使用效果;更進一步,通過設置連接板,並在連接板上設置了條形孔,條形孔可方便調節進料導向機構與出料導向機構在機架上的位置,提高連接效果、方便使用。綜上,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飛剪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進料導向機構的主視示意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機架1、進料導向機構2、出料導向機構3、圓臺進料口4、圓柱導管5、連接板6、條形孔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於棒線材連軋生產線上的飛剪裝置,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的左端設置有進料導向機構2,右端設置有出料導向機構3,所述進料導向機構2與出料導向機構3的中軸線在同一直線上,所述進料導向機構2與出料導向機構3的結構相同,所述進料導向機構2與出料導向機構3均包括依次連接的圓臺進料口4、圓柱導管5,所述圓臺進料口4的外端截面圓的直徑大於內端的截面圓的直徑,所述圓柱導管5的上部設置有連接板6,所述連接板6上設置有條形孔7,所述條形孔7兩端為圓弧,連接件匹配穿過條形孔7將進料導向機構2和出料導向機構3設置在機架1上。
將進料導向機構2與出料導向機構3的結構設置為相同,方便兩者的加工,還可互為備件,更方便棒線材軋件在圓臺進料口4、圓柱導管5的移動;圓臺進料口4既是圓臺形的進料口,圓柱導管5既是圓柱形的導管,這樣設置既方便棒線材軋件的進入,方便其在進料導向機構2或者出料導向機構3移動,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棒線材軋件在進料導向機構2或者出料導向機構3的擺動,提高使用效果。更進一步,通過設置連接板6,並在連接板6上設置了條形孔7,條形孔7可方便調節進料導向機構2與出料導向機構3在機架1上的位置,提高連接效果、方便使用。
具體的,為了方便加工和提高質量,所述圓臺進料口4、圓柱導管5一體成型。在使用中,由於棒線材軋件會在圓臺進料口4、圓柱導管5的內表面移動,為了防止圓臺進料口4、圓柱導管5對棒線材軋件的劃傷,本實用新型將圓臺進料口4、圓柱導管5的內表面的平面度範圍為0.05-0.1mm,內表面的平面度高。
具體的,連接件優選為螺栓。為了保證並提高圓柱導管5與機架3的連接效果,圓柱導連接板6的數量至少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