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5:25:56 2
專利名稱: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閥,特別涉及一種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電磁閥中,大多因為功耗大而不能實現用乾電池作電源,儘管在現有電磁閥中可以通過線圈的瞬間通電來實現維持閥的開閉,卻未能實現使線圈所產生的磁場力最大限度地作用於閥芯;而且在現有的電磁閥中由於結構等方面的缺陷,閥芯比例體積大、重量大,啟動閥芯的開閉需耗費很大的能量。針對以上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只需電磁線圈在極短的脈衝時間內通過極小的電流就可實現打開最大壓力的閥門,並可保持閥門常開常閉雙穩定狀態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包括內殼、外殼、永磁環、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復位彈簧、閥座、導磁閥芯總成、電磁線圈總成等部件。電磁線圈總成裝配於內外殼之間,在它們中心軸裝配有不導磁閥通,不導磁閥通上端裝有可調節的導磁鐵芯,下端裝有彈簧與閥芯總成,復位彈簧位於導磁鐵芯底端面與導磁閥芯總成上端面之間,導磁閥芯總成可在不導磁閥通內上下運動。內殼往中心軸內延伸的端面配合閥通端面,與導磁鐵芯形成磁迴路空間。閥座套於內外殼連接處,閥座負壓框中心管口呈球狀,使導磁閥芯總成的密封膠粒與負壓框中心管口實現線接觸,使閥芯負壓力最小。
永磁環位於外殼的頂端套於不導磁閥通上端。永磁環也可以固定於電磁線圈總成上端與內殼之間,套於不導磁閥通上端。
電磁線圈總成通道內有螺紋,與調節閥通的導磁鐵芯的螺紋一致。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與不導磁閥通連成一體。位於導磁鐵芯底端面與導磁閥芯總成上端面之間復位彈簧位是不導磁的。導磁閥芯總成下端嵌有膠粒。閥座負壓框中心管四周有四個與導水管平行的進水孔,閥座負壓框中心管下端套有墊圈與大小O形密封圈。
導磁鐵芯底端面與導磁閥芯總成頂端面之間的距離較小,且距離及位置總可經導磁鐵芯螺紋調節到最佳狀態。導磁閥芯總成的體積和重量都極小,只要電磁線圈在極短的脈衝時間通過極小的電流就可實現打開最大水壓的閥門,並實現保持閥門常開常閉雙穩定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閥芯總成體積小、重量輕,導磁鐵芯密封連接著套有永磁環的不導磁閥通,其底端面與導磁閥芯總成頂端面之間的距離較小,且距離及位置總可經導磁鐵芯螺紋調節到最佳狀態,總使電磁線圈工作時的磁場兩極匯集在導磁鐵芯底面與導磁閥芯頂端面之間,形成較高的作用力,產生最大的磁效應。只要電磁線圈在極短的脈衝時間通過極小的電流就可實現打開最大壓力的閥門,並實現保持閥門常開常閉雙穩定狀態。閥座負壓框中心管口呈球狀,使導磁閥芯總成的密封膠粒與負壓框中心管口實現線接觸,使閥芯負壓力最小。
本實用新型可以更有效、準確地控制閥芯總成運動,實現開關控制閥門。只要電磁線圈在極短的脈衝時間通過極小的電流就可實現打開最大壓力的閥門,並實現保持閥門常開常閉雙穩定狀態。適用於各種液氣媒介的負壓式雙穩態電磁自動控制閥門。
圖1為本實用新型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閥門控制電磁閥的後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0-閥座,1-內殼,2-外殼,3-導磁閥芯總成,4-復位彈簧,5-電磁線圈總成,6-不導磁閥通,7-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8-永磁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一種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不導磁閥通6和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連成一體,並貫穿導磁電磁線圈5的中心通道,導磁閥芯總成3上端套有復位彈簧4裝於閥通內,並可上下運動,復位彈簧4位於導磁閥芯總成3上端與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7下端之間。電磁線圈5裝配於內外殼之間,永磁環8位於外殼頂端並套於不導磁閥通上端,導磁閥芯總成3嵌有密封膠粒的下端與套於內外殼連接處的閥座0負壓框球狀中心管口實現線接觸,閥芯負壓力小。
液氣媒介從閥座0負壓框球狀中心管四周的與中心管平行的四個孔進入閥座0負壓框,並被密封於閥座0負壓框內。導磁閥芯總成的密封膠粒與閥座0負壓框球狀中心管口實現線接觸,使閥芯負壓力最小。當對電磁線圈5通電時,只要電磁線圈在極短的脈衝瞬間通過極小的電流所產生磁場兩極匯集在導磁鐵芯總成3底面與導磁閥芯7頂端面之間,更有效、準確地控制閥芯總成運動,實現開關控制閥門。電磁線圈5產生電磁場與永磁環8產生的極化磁通相加,增強了吸力作用,將克服復位彈簧4阻力而將導磁閥芯總成3吸到導磁鐵芯7底端面。在將斷掉電磁線圈5的電流,在永磁環中產生的極化磁通作用下,導磁閥芯仍保持在吸合位置,保持穩定狀態。導磁閥芯總成3密封膠粒與閥座0負壓框球狀中心管口分離,閥座0負壓框內的液氣媒介從閥座0負壓框球狀中心管口流出,同時液氣媒介從閥座負壓框中心管四周的與中心管平行的四個孔補充進入閥座0的負壓框內,如此循環。
此時要將導磁閥芯7釋放,只要對電磁線圈反向通電,給予電磁線圈5一個極短的反向脈衝瞬間通過極小的電流所產生的電磁場與極化磁通相抵消,吸力下降,導磁閥芯在復位彈簧4的彈力作用下回復初始位置,使導磁閥芯總成的密封膠粒與負壓框球狀中心管口實現線接觸,實現最小負壓力。從閥座0負壓框中心管四周的與中心管平行的四個孔補充進入閥座0的負壓框內的液氣媒介被密封在閥座0的負壓框內。
實施例2如圖2所示的一種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在本實施例中,永磁環8固定於電磁線圈總成上端與內殼之間,套於不導磁閥通6上端。其餘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它包括內殼、外殼、永磁環、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復位彈簧、閥座、導磁閥芯總成、電磁線圈總成,其特徵在於電磁線圈總成裝配於內外殼之間,在其中心軸裝配有不導磁閥通,不導磁閥通上端裝有可調節的導磁鐵芯,下端裝有彈簧與閥芯總成,復位彈簧位於導磁鐵芯底端面與導磁閥芯總成上端面之間,導磁閥芯總成可在不導磁閥通內上下運動;內殼向中心軸內延伸的端面和閥通端面相配合,與導磁鐵芯形成磁迴路空間;閥座套於內外殼連接處,閥座負壓框中心管口呈球狀,導磁閥芯總成的密封膠粒與負壓框中心管口為線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其特徵在於永磁環位於外殼的頂端套於不導磁閥通的上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其特徵在於永磁環亦可固定於電磁線圈總成的上端與內殼之間,套於不導磁閥通的上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其特徵在於電磁線圈總成通道內設有螺紋,與調節閥通的導磁鐵芯的螺紋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其特徵在於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與不導磁閥通連成一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位於導磁鐵芯底端面與導磁閥芯總成上端面之間的復位彈簧位為不導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其特徵在於導磁閥芯總成的下端嵌有膠粒。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其特徵在於閥座負壓框中心管四周設有四個與導水管平行的進水孔,閥座負壓框中心管下端套有墊圈與大小O形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微型微功耗精密閥門控制電磁閥,包括內殼、外殼、永磁環、不導磁閥通、復位彈簧、閥座、電磁線圈總成、導磁閥芯總成和調節閥通的螺紋導磁鐵芯。其閥芯總成體積小、重量輕,導磁鐵芯密封連接著套有永磁環的不導磁閥通,其底端面與導磁閥芯總成頂端面之間的距離較小,且距離及位置總可經導磁鐵芯螺紋調節到最佳狀態,總使電磁線圈工作時的磁場兩極匯集在導磁鐵芯底面與導磁閥芯頂端面之間,更有效、準確地控制閥芯總成運動。只要電磁線圈在極短的脈衝瞬間通過極小的電流就可打開最大壓力的閥門,並保持閥門常開常閉雙穩定狀態。閥座負壓框中心管口呈球狀,使導磁閥芯總成的膠粒與負壓框中心管口實現線接觸,實現最小負壓力。
文檔編號F16K1/00GK2688990SQ200420048408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2日
發明者黃明 申請人: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