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深水土石圍堰結構的施工方法
2023-06-11 13:13:41 4
專利名稱:一種深水土石圍堰結構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深水土石圍堰結構的施工方法。主要適用於對水位要求嚴 格、對施工工期要求嚴格的深水中(水庫、湖泊)修建土石圍堰。
背景技術:
無論是新建的水利樞紐擋水建築物還是已建的水利樞紐擋水建築物,隨著 時間的推移,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維修、加固等問題,為了徹底進行維修、加固, 往往需要在水庫中修建土石圍堰,以便在上遊面形成幹地施工條件,可是由於 環保、電站運行等影響,對庫水位要求又非常嚴格,為此,施工水深往往較深。 深水條件下土石圍堰結構設計非常重要。同時,為了減少施工影響,工期要求 非常嚴格,為此施工方法顯得非常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結合圍堰填築料的材料 特性和水下施工特性,提供一種深水條件下,施工工期短、施工強度小、穩定 性好的土石圍堰結構施工方法。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深水土石圍堰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徵 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 在正常水位時架設施工浮橋,利用浮橋依次定位拋填圍堰石渣體I和石 渣體II,其邊坡不陡於l: 1.5,高程為正常水位以下47m;
b、 然後利用浮橋定位拋填砂礫石層,其邊坡不陡於l: 1.7,高程為正常水
位以下45m;
c、 在砂礫石層與石渣體n和石渣體i之間利用浮橋依次拋填石渣體ni和石
渣體IV,且其外側邊坡不陡於1: 1.5,內側邊坡不陡於1: 1.7,高程為正常水
位以下32m;d、 待庫水位降至死水位後,在砂礫石層上方、石渣體m和石渣體iv之間,
利用推土機從左右兩岸端進法集中推填風化砂層,然後採用振衝碎石樁進行振 衝,其邊坡不陡於l: 2.0,高程高於死水位1.5m;
e、 在風化砂層上下遊兩側跟進拋填石渣體V,其邊坡不陡於l: 1.5,高程 與風化砂層頂部持平;
f、 在風化砂層和石渣體V上方採用分區分層碾壓填築石渣體VI,其邊坡不
陡於l: 1.5。
所述圍堰結構設有一貫穿風化砂層和砂礫石層的塑性砼防滲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合理地結合了圍堰填築料的材料特性和水下 施工特性,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施工,從而大大減少了施工工期和施工強度,同 時也保證了深水填築結構的可靠性。
圖l是本發明斷面圖。
圖2是本發明中a、 b、 c三個步驟的施工工藝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l、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以下歩驟
a、 在正常水位10時架設施工浮橋,利用浮橋依次定位拋填圍堰石渣體I 1 和石渣體I12,兩者邊坡均不陡於l: 1.5,高程為正常水位10以下47m,浮橋 是一種臨時性橋梁或水上浮遊建築物,是由若干個具有良好通用性和互換性的 浮箱單元所組成,廣泛運用於交通保障、水上工程施工和特殊工程領域,由於 採用模塊化技術,機動性強,填築料採用20t自卸汽車運輸;
b、 然後利用浮橋定位拋填砂礫石層3,其邊坡不陡於l: 1.7,高程為正常 水位10以下45m;
c、 在砂礫石層3與石渣體I12和石渣體I 1之間利用浮橋依次拋填石渣體 ni4和石渣體IV5,石渣體I114和石渣體IV5的外側邊坡不陡於1: 1.5,內側邊 坡不陡於l: 1.7,高程為正常水位10以下32m;d、 待庫水位降至死水位11後,在砂礫石層3上方、石渣體I114和石渣體IV 5之間,利用推土機從左右兩岸端進法集中推填風化砂層6,然後採用振衝碎石 樁進行振衝,以增加填築風化砂層6的密實性,其邊坡不陡於l: 2.0,高程高 於死水位1.5m;
e、 在風化砂層6上下遊兩側跟進拋填石渣體V7,其邊坡不陡於l: 1.5, 高程與風化砂層6頂部持平,填築料採用20t自卸汽車運輸;
f、 在風化砂層6和石渣體V7上方採用分區分層碾壓填築石渣體VI8,石渣 體VI8頂部寬度為10m,邊坡不陡於l: 1.5。本例中,正常水位10與死水位11 之間的高度差為20m,因此,石渣體VI8的高度應小於18.5m,即當庫水位恢復 到正常水位10時,應沒過石渣體VI8的頂部。
為了防止發生滲漏,圍堰結構設有一貫穿風化砂層6和砂礫石層3的塑性 砼防滲牆9。
權利要求
1、一種深水土石圍堰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在正常水位(10)時架設施工浮橋,利用浮橋依次定位拋填圍堰石渣體I(1)和石渣體II(2),其邊坡不陡於1∶1.5,高程為正常水位(10)以下47m;b、然後利用浮橋定位拋填砂礫石層(3),其邊坡不陡於1∶1.7,高程為正常水位(10)以下45m;c、在砂礫石層(3)與石渣體II(2)和石渣體I(1)之間利用浮橋依次拋填石渣體III(4)和石渣體IV(5),且其外側邊坡不陡於1∶1.5,內側邊坡不陡於1∶1.7,高程為正常水位(10)以下32m;d、待庫水位降至死水位(11)後,在砂礫石層(3)上方、石渣體III(4)和石渣體IV(5)之間,利用推土機從左右兩岸端進法集中推填風化砂層(6),然後採用振衝碎石樁進行振衝,其邊坡不陡於1∶2.0,高程高於死水位(11)1.5m;e、在風化砂層(6)上下遊兩側跟進拋填石渣體V(7),其邊坡不陡於1∶1.5,高程與風化砂層(6)頂部持平;f、在風化砂層(6)和石渣體V(7)上方採用分區分層碾壓填築石渣體VI(8),其邊坡不陡於1∶1.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深水土石圍堰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圍堰結構設有一貫穿風化砂層(6)和砂礫石層(3)的塑性砼防滲牆(9)。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深水土石圍堰結構的施工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深水條件下,施工工期短、施工強度小、穩定性好的土石圍堰結構施工方法。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是a.在正常水位時架設施工浮橋;b.然後利用浮橋定位拋填砂礫石層;c.在砂礫石層與石渣體II和石渣體I之間利用浮橋依次拋填石渣體III和石渣體IV;d.待庫水位降至死水位後,在砂礫石層上方、石渣體III和石渣體IV之間,利用推土機從左右兩岸端進法集中推填風化砂層;e.在風化砂層上下遊兩側跟進拋填石渣體V;f.在風化砂層和石渣體V上方採用分區分層碾壓填築石渣體VI。本發明適用於對水位要求嚴格、對施工工期要求嚴格的深水中(水庫、湖泊)修建土石圍堰。
文檔編號E02D19/04GK101614017SQ20091010064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3日
發明者任金明, 王鳳軍, 葛益恆, 蔣勝祥, 陳永紅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