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瀝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1 23:32:11 1
一種瀝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瀝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包括熱再生滾筒、原生機滾筒和連接於所述熱再生滾筒與原生機滾筒之間的引風機,並且還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進口與所述熱再生滾筒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沉降室的出口與所述引風機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沉降室內設置有過濾裝置。本實用新型可對熱再生尾氣進行預處理,過濾大顆粒煙塵和雜質,有效保護引風機,避免其被損毀。
【專利說明】一種瀝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築路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浙青熱再生設備用於浙青路面再生利用,節約大量的浙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時有利於處理廢料。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浙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的環保要求也更加嚴格,部分熱再生設備將浙青熱再生尾氣送入原生機滾筒進行燃燒,以達到尾氣排放的環保要求。
[0003]圖1所示是一種現有技術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包括熱再生滾筒I』、原生機滾筒2』和連接於熱再生滾筒I』與原生機滾筒2』之間的引風機3』,該引風機3』用於抽送熱再生尾氣。
[0004]由於熱再生尾氣中含有易燃性雜質和大顆粒煙塵,如果長期使用直接將尾氣抽送至原生機滾筒2』的生產方式,引風機3』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傷,甚至有燒毀的危險。熱再生尾氣中包含的大顆粒煙塵,會粘黏到引風機葉片上並使其失去動平衡,造成引風機磨損;而熱再生尾氣中包含的易燃性雜質,可導致引風機葉片著火。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可解決現有技術浙青熱再生尾氣中雜質多、易於損毀引風機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包括熱再生滾筒、原生機滾筒和連接於所述熱再生滾筒與原生機滾筒之間的引風機,並且還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進口與所述熱再生滾筒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沉降室的出口與所述引風機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沉降室內設置有過濾裝置。
[0007]進一步地,所述過濾裝置為濾網、布袋、水簾過濾器、吸附物過濾器中的一種或其中幾種的組合。
[0008]進一步地,所述過濾裝置包括多層濾網,各濾網為片狀結構並相互平行。
[0009]進一步地,所述多層濾網的網格從所述過濾裝置的過濾輸入端至過濾輸出端依次減小。
[0010]進一步地,所述濾網懸掛安裝於所述沉降室頂板的下方。
[0011]進一步地,該裝置還包括壓差表,所述壓差表的一端設置於所述沉降室的進口處,另一端設置於所述沉降室的出口處。
[0012]進一步地,該裝置還包括報警裝置,所述壓差表與所述報警裝置之間電信號連接。
[0013]進一步地,所述沉降室的進口開設於沉降室的後板上,所述沉降室的出口開設於沉降室的前板上。
[0014]進一步地,所述沉降室的進口所在位置高於所述沉降室的出口所在位置。
[0015]本實用新型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在熱再生滾筒與引風機之間設置有沉降室,該沉降室內設置有過濾裝置,可對熱再生尾氣進行預處理,能夠過濾大顆粒煙塵和雜質,有效保護引風機,避免其被損毀。
[0016]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沉降室內多層濾網的網格從所述過濾裝置的過濾輸入端至過濾輸出端依次減小,過濾效果好且不容易堵塞,減少了維護周期。此外,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有壓差表,能實時監測濾網堵塞情況,並在發生堵塞後提醒用戶及時清理濾網及沉降室,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是現有技術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0020]其中,圖1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1]熱再生滾筒-1』原生機滾筒-2』
[0022]引風機_3』
[0023]圖2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4]熱再生滾筒-1原生機滾筒-2
[0025]引風機-3沉降室-4
[0026]過濾裝置-5壓差表-6
【具體實施方式】
[0027]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8]應當清楚,本實用新型所指「前」、「後」是相對於熱再生尾氣的流動方向而言,尾氣從後向前流動,原生機滾筒2所在的方位為「前」,熱再生滾筒I所在的方位為「後」。
[0029]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的結構原理圖,該裝置用於對浙青熱再生尾氣進行處理,通過將其送入原生機滾筒2進行燃燒,達到尾氣排放的環保要求。
[0030]該實施例至少包括熱再生滾筒1、原生機滾筒2、引風機3和沉降室4。引風機3連接於熱再生滾筒I與原生機滾筒2之間,用於抽送熱再生尾氣。熱再生滾筒1、原生機滾筒2及引風機3的結構可參考現有及改進的技術,本文在此不進行贅述。
[0031]沉降室4的進口與熱再生滾筒I通過管道連接,沉降室4的出口與引風機3通過管道連接,沉降室4內設置有過濾裝置5。在抽送熱再生尾氣時,尾氣的流向如下:熱再生滾筒I —沉降室4進口一過濾裝置5 —沉降室4出口一引風機3 —原生機滾筒2。
[0032]前述實施例由於在熱再生滾筒I與引風機3之間設置有沉降室4,該沉降室4內設置有過濾裝置5,可對熱再生尾氣進行預處理,能夠過濾大顆粒煙塵和雜質,使其在沉降室4內沉降,因而進入引風機3的尾氣雜質和煙塵少,能有效保護引風機3,避免其被損毀。
[0033]沉降室4可採用多種可能的結構,只要能形成密閉空間並在其上開設進口和出口,即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沉降室4為六面箱型結構。該沉降室4上可設置為易於拆卸的結構,以便於對其內部進行清理。
[0034]優選沉降室4的進口開設於沉降室4的後板上,沉降室4的出口開設於沉降室4的前板上。應當清楚,進出口還可開設於其他可能的方位。此外,優選沉降室4的進口所在位置高於沉降室4的出口所在位置,尾氣在沉降室4內採取上進下出的方式,同時在最底層留有沉降空間。
[0035]本實用新型的過濾裝置5可以是多種可能的結構,優選地為濾網、布袋、水簾過濾器、吸附物過濾器中的一種或其中幾種的組合,推薦使用濾網過濾,該濾網可以為金屬材質或其他可能。經過過濾後,大顆粒雜質(如再生料裡的土封布等)粘黏到過濾裝置5上或掉落到沉降室4下方的沉降空間。
[0036]更優選地,過濾裝置5包括多層濾網,各濾網為片狀結構並相互平行。濾網可與沉降室4進口的中心線垂直。通過多層濾網過濾,能最大化地淨化熱再生尾氣。各濾網的網格大小可以相同,優選地多層濾網的網格從過濾裝置5的過濾輸入端至過濾輸出端依次減小,過濾效果好且不容易堵塞,減少了維護周期。
[0037]前述濾網可通過多種方式安裝於沉降室4,為了便於拆裝,優選濾網懸掛安裝於沉降室4頂板的下方,以便於技術對濾網進行清洗和更換。懸掛安裝後,還可在沉降室4的下方形成沉降空間。
[0038]進一步地,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壓差表6,壓差表6的一端設置於沉降室4的進口處,另一端設置於沉降室4的出口處。當沉降室4進出口的壓力差達到預設值時,可認定為濾網堵塞,從而便於實時監測濾網狀態。
[0039]本實用新型優選地還在濾網發生堵塞時提醒用戶及時清理濾網及沉降室4,該實施例還包括報警裝置,壓差表6與報警裝置之間電信號連接。壓差表6和報警裝置之間可通過控制器連接,該控制器可進行相應的邏輯運算,當實時壓力差大於預設值時,觸發報警裝置報警,具有自動監測的功能,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004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包括熱再生滾筒(I)、原生機滾筒(2)和連接於所述熱再生滾筒(I)與原生機滾筒(2)之間的引風機(3),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沉降室(4),所述沉降室(4)的進口與所述熱再生滾筒(I)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沉降室(4)的出口與所述引風機(3)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沉降室(4)內設置有過濾裝置(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裝置(5)為濾網、布袋、水簾過濾器、吸附物過濾器中的一種或其中幾種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裝置(5)包括多層濾網,各濾網為片狀結構並相互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層濾網的網格從所述過濾裝置(5)的過濾輸入端至過濾輸出端依次減小。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濾網懸掛安裝於所述沉降室(4)頂板的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壓差表出),所述壓差表出)的一端設置於所述沉降室(4)的進口處,另一端設置於所述沉降室⑷的出口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報警裝置,所述壓差表(6)與所述報警裝置之間電信號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沉降室(4)的進口開設於沉降室(4)的後板上,所述沉降室(4)的出口開設於沉降室(4)的前板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浙青熱再生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沉降室(4)的進口所在位置高於所述沉降室(4)的出口所在位置。
【文檔編號】B01D46/12GK203944246SQ201420332668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吳江潦, 孟馬平, 向東偉 申請人:湖南三一路面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