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0:54:51 2
專利名稱: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
茶葉包揉是茶葉加工的一道工序,目的是使茶葉條索緊結,外形美觀,耐泡。傳統的茶葉包揉方法是,把茶葉裝入布袋包緊,形成球狀,然後用手或腳往茶球體上用力搓揉。這樣靠人體搓揉的包揉方法不僅累人而且生產效率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它不僅可對內裝有茶葉的包裹進行包揉加工,而且生產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包括兩側端具有擋板的機架,穿置於機架中央的轉筒,和位於轉筒外圍的上側具有進、出料口的筒形體,轉筒外表面和筒形體的內表面分別布設有縱向稜骨,筒形體經其外圍的彈簧與機架相連接。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予以具體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橫剖面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縱剖面視圖。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的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包括兩側端具有擋板1的機架2,穿置於機架中央的轉筒3,和位於轉筒外圍的上側具有進、出料口4的筒形體5。轉筒外表面和筒形體的內表面分別布設有縱向稜骨6、7,筒形體經其外圍的彈簧8與機架相連接。
筒形體的進、出料口4靠轉筒轉向一側緣設有一截延伸擋板9,以便於進、出料,或防止茶葉包裹在被加工過程中從進、出料口處甩出。
筒形體由若干段相鉸接的弧形板構成,以便使筒形罩體在工作過程中能順應擠壓力而變形,從而改善對茶葉包裹的搓揉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由傳動機構帶動的轉筒順時針轉動,→然後,經進、出料口放入茶葉包裹10,→在轉筒旋轉表面的稜骨6和筒形體內表面的稜骨7的作用下,茶葉包裹自身逆時針翻轉並同時以轉筒軸心線為中心在機體內順時針公轉,(在此過程中筒形體本身反覆變形,同時其整體也處於彈性晃動狀態,從而有利於茶葉包裹受到不同方向的較均勻的擠壓、搓揉力)如此,在機體內不斷被搓揉、擠壓→包揉結束,將旋轉到進、出料口處的茶葉包裹取出。
本實用新型不僅構造簡單,維修方便,而且生產效率高,包揉效果好。採用該機構生產的茶葉包揉機,將是茶場,茶葉加工廠及茶業生產專業戶所需要的經濟適用的新型茶葉加工設備。
權利要求1.一種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側端具有擋板的機架,穿置於機架中央的轉筒,和位於轉筒外圍的上側具有進、出料口的筒形體,轉筒外表面和筒形體的內表面分別布設有縱向稜骨,筒形體經其外圍的彈簧與機架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業包揉機的執行機構,其特徵在於筒形體的進、出料口靠轉筒轉向一側緣設有一截延伸擋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其特徵在於筒形體由若干段相鉸接的弧形板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茶葉包揉機的執行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側端具有擋板的機架2,穿置於機架中央的轉筒3,和位於轉筒外圍的筒形體5,轉筒外表面和筒形體的內表面分別布設有縱向稜骨6、7,筒形體經其外圍的彈簧8與機架相連接。當轉筒轉動,經筒形體進、出口料口4放入的茶葉包裹10便在轉筒外表面及筒形體內表面的稜骨的作用下,在機體內進行環形翻轉,從而不斷被擠壓、搓揉。
文檔編號A23F3/06GK2168402SQ932240
公開日1994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1993年9月7日 優先權日1993年9月7日
發明者李建文 申請人: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