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間接直接循環噴灑冷卻氣體捕集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23:14:56 2
專利名稱:一種間接直接循環噴灑冷卻氣體捕集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技術是一種可廣泛用於氣體冷卻和氣體中粉塵和油霧捕集的新型設備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的加工生產中,產生了許多帶粉塵和油霧的高溫氣體,而現在的許多設備只是對 氣體或者進行間接冷卻,或者進行直接冷卻,或者單單只是進行氣體除塵和捕集其中的油霧 和粉塵,沒有即進行直接冷卻、間接冷卻和捕集於一身的設備,因此無法滿足一些特殊生產 工藝的要求,而本適用新型的這一設備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為氣體的冷卻和捕集提供一種 新的途徑。 '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技術提供一種用於氣體的冷卻和捕集的設備,解決了現在設備只能進行冷卻 而不能進行捕集,或只能進行捕集而不能進行冷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氣體先在一個豎管的冷卻器內進行初 步冷卻,該冷卻器的上管板是一個凹形鍋底面,該端面的管子除了中間一根管子的管徑是其 它管子直徑的3倍外,其它管子的直徑均相同;而且除了中間一根管子沒有超出該端面外, 其它管子都高出該端面5mm。氣體走管程,液體走殼程,隨著氣體溫度的降低,氣體中飽和
含油霧量下降,隨著氣體溫度不斷下降,油霧逐漸變成液體或固體從氣體中析出,被從該捕 集器頂部連續噴灑下來的大量液體把氣體中的液體和固體捕集下來, 一起順著凹形的上管板 面匯集到中部排液管,流到底部的錐形溢流槽內,從溢流槽再流到澄清槽。在溢流槽底部安 裝了一個排除比水重的油汙排汙管,當看到溢流槽環璃液位內有油汙時,就打開排汙管上的
閥門,進行排汙;在澄清槽底部安裝了一個循環噴灑泵,連續不斷地抽底部經過澄清的水向 該捕集器頂部噴灑,澄清槽上部安裝了一個排除比水輕的油汙管道,當澄清槽環璃管液位計 顯示澄清槽內有油時,打開澄清槽上部閥門進行排除油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對氣體冷卻的同時,捕集氣體中的油霧和粉塵。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該捕集裝置的構造圖 圖2是I - I部視圖
圖中l.冷卻水出口管道,2.氣體進口管道,3.輕油汙排放管道,4.重油汙排放管道,5.澄 清槽玻璃液位計,6.循環噴灑泵,7.氣體出口管道,8.冷卻水進口管道,9.放散管道,10.蒸汽 吹掃管道,ll.補充水管道,12.噴頭;13.溢流槽玻璃液位計。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先打開放散管道9上閥門及補充水管道11上的閥門,向捕集器內補充清水, 當澄清槽液位計5滿時,關閉放散管道9上的閥門及補充水管道11上的閥門,打開循環噴灑 泵6前進口閥門,開啟循環噴灑泵6,打開循環噴灑泵6出口閥門,經過噴頭12向捕集器內 噴灑液體,打開冷卻水進口管道8上的閾門及冷卻水出口管道1上的閥門通入冷卻水,打開 氣體進口管道2上的閥門和氣體出口管道7出的閥門,當溢流槽玻璃液位計13有油汙時,打 開該捕集器底部重油汙排放管道4上的閥門,進行排汙,當澄清槽玻璃液位計5顯示有輕油 汙時,打開澄清槽上部輕油汙排放管道3上的閥門,進行排汙。
當該捕集器阻力高時,關閉氣體進口管道2和氣體出口管道7上的閥門,停掉循環噴灑 泵6,並關閉泵前、後閥門,打開放散管道9上閥門及蒸汽吹掃管道10上閥門,對該捕集器 進行吹掃。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從噴頭2噴灑下來的液體捕集氣體中的霧滴和粉塵後,沿著凹形 的上管板面匯集到中部較大的管徑流到溢流槽,從溢流槽頂部再滿流到澄清槽。
權利要求1、一種間接、直接循環噴灑冷卻氣體捕集器,該捕集器有豎管冷卻器,循環噴灑泵,澄清槽組成,其特徵是在對氣體進行冷卻的同時,捕集氣體中的油霧和粉塵的一種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間接、直接循環噴灑冷卻氣體捕集器,其特徵是有一個豎管冷卻 器,該冷卻器的上管板面呈凹形鍋底狀態,中心管道位於上管板面呈凹形的端面內,而中心 管道周圍的管道均超出了該端面5mm,,中心管道周圍的管道直徑均相等,而中心管道的直徑 是其周圍管道直徑的3倍。
3、 根據權利1所述間接、直接循環噴灑冷卻捕集器,其特徵是有一個從底部澄清槽抽取 液體向該捕集器頂部連續噴灑的循環泵。
4、 根據權利1所述間接、直接循環噴灑冷卻捕集器,其特徵是下部有個溢流槽和液體澄 清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技術是一種集直接、間接冷卻兼捕集氣體中油霧,粉塵的冷卻裝置。通過該冷卻裝置的氣體,不僅受到水的間接冷卻,而且還受到來自該冷卻裝置底部液體直接噴灑,用於洗除氣體中的油霧和粉塵,在該冷卻裝置的下部,有一個大體積的液體澄清槽和溢流槽用于澄清分離液體中的密度小於水和密度大於水的物質,而澄清的液體通過循環噴灑泵被打到該裝置的頂部,重新利用。其特徵在於集直接、間接冷卻和捕集於一個整體,是冷卻氣體和去除氣體中的粉塵和油霧的一次創新。
文檔編號F28D7/10GK201259384SQ20082013092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7日
發明者劉向陽, 祥 華, 李洪鈞, 馬永偉, 魏盼冬 申請人:馬永偉;魏盼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