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指的哪四位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2023-06-11 07:25:29 1
四大美女是我國最有名的典故,甚至如今用來描述美貌的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就是出自她們死人,下面我們介紹一下這四個典故的由來和四大美女的結局。
「沉魚」西施
西施被公認為四大美女之首,本名施夷光,傳說她在河邊洗衣浣紗時,因容顏倒印入水中,將水面魚兒看呆,忘了遊動,不知不覺中沉入了水底,因此有了「沉魚」的稱呼。
這固然已經無法考證,但西施的美貌也是毋庸置疑的,當年吳越之戰中,越國戰敗,為了復仇,越王臥薪嘗膽,同時將自己大臣範蠡的寵妾西施獻給吳王夫差,而夫差也確實被勾踐所欺騙,又沉迷於西施的美色之中,荒廢了國事, 最終被勾踐滅國。
不過,在為國盡忠後,西施也算是有一個好結果,她得以回到範蠡身邊,而範蠡也棄官隱居,兩人一起留下了泛舟太湖的傳說。
「落雁」王昭君
公元前33年,匈奴首領呼韓邪親自來到長安,以藩臣之禮朝拜當時在位的漢元帝,並向元帝提出求娶漢室女性,以作漢朝之婿。於是元帝從宮女中選定王昭君,將她賜給呼韓邪為閼氏。
關於她美貌的傳說是:王昭君辭別故土後,一路向北,熟悉的景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遼闊的草原和馬嘶雁鳴之聲。
一種孤獨之感在昭君心中縈繞不去,她不由得彈動琴弦,而天上的大雁被琴聲吸引,看到王昭君的容貌後,竟一時間忘記揮翅,落到了地上。因此,她有了「落雁」 的美名。
當然,這也只是傳說,不過王昭君在嫁到匈奴、被封為寧胡閼氏後,確實給漢匈之間帶來了一段和平蜜月期,解決了北方的邊患,為北方的漢人帶來了難得的寧靜,從這一點上來講,她的歷史功績就不可抹殺。
「閉月」 貂蟬
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內侍女貂蟬,容貌出眾。一日,她正在花園拜月,一陣輕風吹過,天上的浮雲恰好遮住了月亮。
這一幕被王允瞧見,十分感嘆,將貂蟬收為乾女兒,並在外宣揚,貂蟬的容貌能比得過月亮,讓月亮都自慚形穢,以雲遮羞。於是,時人皆謂貂蟬有「閉月」之容。
當然,我們現在看來,這都是王允為了使「美人計」離間董卓、呂布二人所造的勢,但能讓權傾天下的董卓為之傾倒的貂蟬,其容貌確實可以稱得上傾國傾城。後來,貂蟬跟隨呂布多年漂泊,直到呂布敗亡於曹操之手,其後顛沛流離,不知所蹤。
「羞花」 楊玉環
唐朝開元年間,壽王李瑁王妃楊玉環,被迫出家為尼,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被唐明皇李隆基看中。一天,她在花園中散心,看見繁花盛開,又聯想到自己在寺廟中虛度年華,十分自憐,不禁感嘆道:"你們都有盛開之日,可我何時才到出頭之時?"。
言罷,潸然淚下,眼淚滴到身前的花瓣上,盛開的花朵不禁卷了起來。女尼們紛紛感嘆,這是花兒被楊玉環的美貌羞低了頭。
後來,李隆基終於找到機會,將楊玉環接入宮中,聽聞這個傳言後,對她更為寵愛,封為貴妃。可惜,李隆基晚年不理朝政,國務荒廢,爆發了安史之亂,他只能帶著楊貴妃和大臣們一起逃跑。
在西逃途中,唐明皇被部下兵諫,只得將楊玉環賜死。後來,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道盡了這段愛情的曲折婉轉和悽涼結局。
這四大美女都因各自的典故而得到了流芳百世的美名,其容貌成了數千年歷史的最高峰,但最終的結局都稱不上太好,就連最後和心愛之人走到一起的西施,也不知經歷了多少屈辱。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想來也是出自於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