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茶杯生產中用的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9:44:26 2

本發明涉及茶杯清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玻璃茶杯生產中用的清洗機。
背景技術:
茶杯是作為盛茶用具,分大小兩種:小杯主要用於烏龍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與聞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於高級細嫩名茶的品飲。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製作,也有用玻璃製作的。用玻璃杯直接衝泡茶葉,有極高的觀賞性,為了健康,喝水要選對茶杯,玻璃杯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但由於玻璃茶杯長期受水的侵蝕,其中的矽酸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結晶,令杯體汙濁、不透亮,長期不更換容易損害健康。茶杯在出廠時的清洗環節也極為重要,目前市場上的清洗裝置大多結構複雜,且需要大量人工的參與,浪費了人力物力,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更實用的茶杯清洗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玻璃茶杯生產中用的清洗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結構複雜和浪費人力物力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玻璃茶杯生產中用的清洗機,包括底座、電動機、皮帶、傳送裝置、固定杆、儲杯槽、吸盤、進料口、送杯杆、清洗噴頭、清洗毛刷、消毒噴頭、取杯裝置、出料口、排水口、伸縮杆和緩衝棉,所述底座的左側固定有電動機,且電動機和皮帶相連接,所述皮帶的末端安裝有傳送裝置,其傳送裝置的外圈鑲嵌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兩側安裝有伸縮杆,所述傳送裝置的左上方安置有儲杯槽,且儲杯槽的右側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右側固定有送杯杆,且送杯杆和吸盤相連接,所述傳送裝置的右上方安裝有清洗噴頭,且清洗噴頭的右側鑲嵌有清洗毛刷,所述傳送裝置的右側固定有取杯裝置,且取杯裝置的底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傳送裝置的底端安置有排水口。
優選的,所述清洗毛刷的右側安裝有消毒噴頭。
優選的,所述伸縮杆的伸縮範圍為0-5cm。
優選的,所述吸盤的抓取角度範圍為0-180°。
優選的,所述伸縮杆的末端鑲嵌有緩衝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玻璃茶杯生產中用的清洗機結構簡單新穎,採用自動化一體式清洗,減少了人力的投入,送杯杆和吸盤的設計,可將茶杯穩固的抓取並放置到傳送裝置的固定杆上,並且清洗毛刷可將茶杯表面的汙漬刷除,保證了茶杯的潔淨性,隨後消毒噴頭可對清洗後的茶杯進行安全消毒處理,其伸縮杆的設計使得茶杯在傳送清洗時保持穩定的狀態,大大提高了清洗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固定杆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電動機,3、皮帶,4、傳送裝置,5、固定杆,6、儲杯槽,7、吸盤,8、進料口,9、送杯杆,10、清洗噴頭,11、清洗毛刷,12、消毒噴頭,13、取杯裝置,14、出料口,15、排水口,16、伸縮杆,17、緩衝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玻璃茶杯生產中用的清洗機,包括底座1、電動機2、皮帶3、傳送裝置4、固定杆5、儲杯槽6、吸盤7、進料口8、送杯杆9、清洗噴頭10、清洗毛刷11、消毒噴頭12、取杯裝置13、出料口14、排水口15、伸縮杆16和緩衝棉17,底座1的左側固定有電動機2,且電動機2和皮帶3相連接,皮帶3的末端安裝有傳送裝置4,其傳送裝置4的外圈鑲嵌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兩側安裝有伸縮杆16,伸縮杆16的末端鑲嵌有緩衝棉17,能夠防止伸縮杆16對茶杯造成損壞,伸縮杆16的伸縮範圍為0-5cm,能夠穩定的支撐住茶杯,傳送裝置4的左上方安置有儲杯槽6,且儲杯槽6的右側設置有進料口8,進料口8的右側固定有送杯杆9,且送杯杆9和吸盤7相連接,吸盤7的抓取角度範圍為0-180°,從而能抓取不同尺寸的茶杯,傳送裝置4的右上方安裝有清洗噴頭10,且清洗噴頭10的右側鑲嵌有清洗毛刷11,清洗毛刷11的右側安裝有消毒噴頭12,使茶杯安全性得到提高,傳送裝置4的右側固定有取杯裝置13,且取杯裝置13的底端設置有出料口14,傳送裝置4的底端安置有排水口15。
工作原理:在使用茶杯清洗機之前,首先需要對整個機械進行簡單的結構的了解,對於這類的茶杯清洗機首先將茶杯放置到儲杯槽6內,隨後送杯杆9通過吸盤7將茶杯抓取,從進料口8放入到傳送裝置4的固定杆5上,此時固定杆5上的伸縮杆16會向兩側伸長,以便抵住茶杯內壁,緩衝棉17可防止茶杯損壞,然後清洗噴頭10和清洗毛刷11對茶杯進行清洗,最後由消毒噴頭12進行消毒,此時出料口14會打開,取杯裝置13會逐一取出茶杯,使得整個清洗的效率得到很好的提高,就這樣完成整個茶杯清洗機的使用過程。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