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瓶掛鈎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5:42:46 1
專利名稱:輸液瓶掛鈎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具體涉及輸液瓶掛鈎結構。
技術背景輸液瓶是醫療上常用的一種輸液器具。目前,輸液瓶的種類有很多,最常用的一種 輸液瓶是塑料輸液瓶,現有的塑料輸液瓶主要由瓶體、瓶蓋及掛環組成,掛環設置在瓶體的 底部,瓶體的底部有一圓柱,掛環為一體式結構,掛環上設置有一個連接片,連接片套在瓶 體的底部的圓柱上,再將圓柱端部鉚出一個凸起,這樣掛環就套在圓柱上不會掉下來。由於 掛環是塑料材料,連接片與環體製作時在同一平面,在使用時,拉起掛環後,在連接片本身的 張力作用下,環體會自動恢復到水平狀態,不能順利地把掛環懸掛到支架上,懸掛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塑料輸液瓶懸掛不方便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輸液瓶掛鈎結 構,該塑料輸液瓶上的掛環在豎起後能夠定位,克服連接片的張力,使掛環拉起後保持豎直 狀態,懸掛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輸液瓶掛鈎結構包括掛環,掛環連接在瓶體底部中 間的立柱上,瓶體底部的中間向內凹入,掛環主要由環體及連接片組成,所述的環體與連接 片的連接處設有2個平臺,所述的連接片兩邊設有與2個平臺分別相對應的卡塊,所述的連 接片彎折後卡塊可與平臺相卡。所述的連接片上設有彎折帶。所述的連接片根部的兩側設有加強筋。所述的平臺上設有槽口,連接片彎折後其兩邊的卡塊可進入所述的槽口。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於採取上述方案,在使用時,拉起掛環上的環 體,連接片上的卡塊卡在環體的平臺側壁,環體不會因連接片的張力自動恢復到原來位置, 掛環通過卡塊定位,克服了連接片的張力,使掛環的環體拉起後始終保持豎直狀態,懸掛方 便。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1中掛環3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圖2中掛環3的拉起狀態結構示意圖。圖中1-瓶體,2-瓶蓋,3-掛環,4-立柱,5-環體,6-連接片,7-平臺,8-卡塊,9-彎 折帶,10-加強筋,11-槽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4]由圖1結合圖2、圖3所示,該輸液瓶掛鈎結構包括掛環3,掛環3連接在瓶體1底 部中間的立柱4上,瓶體1底部的中間向內凹入,掛環3主要由環體5及連接片6組成,所 述的環體5與連接片6的連接處設有2個平臺7,所述的連接片6兩邊設有與2個平臺7分 別相對應的卡塊8,所述的連接片6彎折後卡塊8可與平臺7相卡。在使用時,拉起掛環3 上的環體5,連接片6上的卡塊8卡在環體5的平臺7側壁,環體5不會因連接片6的張力 自動恢復到原來位置,掛環3通過卡塊8定位,克服了連接片6的張力,使掛環3的環體5 拉起後始終保持豎直狀態,懸掛方便。由圖2及圖3所示,所述的連接片6上設有彎折帶9。彎折帶9處的壁厚較薄,連 接片6會沿此處彎折,連接片6彎折後可使卡塊8剛好卡在平臺7的側壁。由圖2及圖3所示,所述的連接片6根部的兩側設有加強筋10。加強筋10可避免 連接片6沿其與環體5的接合處彎折。由圖2及圖3所示,所述的平臺7上設有槽口 11,連接片6彎折後其兩邊的卡塊8 可進入所述的槽口 11。槽口 11可使卡塊8定位。
權利要求一種輸液瓶掛鈎結構,包括掛環(3),掛環(3)連接在瓶體(1)底部中間的立柱(4)上,瓶體(1)底部的中間向內凹入,掛環(3)主要由環體(5)及連接片(6)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體(5)與連接片(6)的連接處設有2個平臺(7),所述的連接片(6)兩邊設有與2個平臺(7)分別相對應的卡塊(8),所述的連接片(6)彎折後卡塊(8)可與平臺(7)相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瓶掛鈎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片(6)上設有彎 折帶(9)。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液瓶掛鈎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片(6)根部 的兩側設有加強筋(1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液瓶掛鈎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平臺(7)上設有 槽口(11),連接片(6)彎折後其兩邊的卡塊(8)可進入所述的槽口(11)。
專利摘要一種輸液瓶掛鈎結構。主要解決現有的塑料輸液瓶懸掛不方便的問題。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體(5)與連接片(6)的連接處設有2個平臺(7),所述的連接片(6)兩邊設有與2個平臺(7)分別相對應的卡塊(8),所述的連接片(6)彎折後卡塊(8)可與平臺(7)相卡。該塑料輸液瓶上的掛環在豎起後能夠定位,克服連接片的張力,使掛環拉起後保持豎直狀態,懸掛方便。
文檔編號A61J1/05GK201625185SQ20102011287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8日
發明者崔友, 方滿堂, 王雲鶴 申請人:浙江天瑞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