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5:21:31 1
專利名稱: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動圈式發聲器,尤其指一種微型動圈式發聲器上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微型動圈式發聲器件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遊戲機等各種電器產品。現有電器產品的多樣功能和結構要求促使微型動圈式發聲器件向超小超薄和非圓形方向發展,同時,隨著電器產品的超小超薄型化且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現有微型動圈式發聲器件中的單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已無法滿足要求。請參考圖1所示,在現有微型動圈式發聲器件中的,包括有非圓形外磁結構磁路系統、置於非圓形磁間隙中的音圈1、與音圈1粘連在地起的振膜4以及支撐非圓形磁路系統和振膜的盆架2,該非圓形磁路系統結構則包括上導磁板51、置於上導磁板51的下部的下導磁板52以及置於上下導磁板51、52的之間的磁鋼54。該磁鋼54是由兩塊磁板拼成的,所述下導磁板51、52上帶有T型導磁柱521。當整個產品趨於超小超薄型時,磁鋼本身體積要縮小,加上兩個磁鋼組成磁路系統時不可避免的磁漏原因,該磁路系統難以提供產品靈敏度或振動力所要求的磁場強度。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不改變整個微型動圈式發聲器件的外形尺寸的條件下提高該發聲器件靈敏度的非圓形的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其包括上導磁板、下導磁板以及置於上下導磁板的之間的內外磁鋼,所述的內外磁鋼組成串聯的磁迴路,並在它們之間構成場強均勻的非圓形磁間隙,以便非圓形的音圈或振動線圈懸於其中。
依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下導磁板呈板狀。
依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的內外磁鋼中,外磁鋼為一個環行磁鋼而內磁鋼為一個片形磁鋼。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在於所述的內外磁鋼中,內磁鋼為一個整體的片狀磁鋼,外磁鋼由兩個分開的磁鋼置於內磁鋼兩邊而構成。
依上述主要技術特徵,所述非圓形磁間隙形狀分別為跑道形或者方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因在上、下導磁板之間設置串聯的內外磁鋼組成磁迴路系統,可以增強磁間隙中的磁場強度,從而達到提高採用該磁路結構的發聲器件的靈敏度或採用該磁路結構的振動器件的振動力的效果。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微型動圈式發聲器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中的雙磁鋼結構的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的雙磁鋼結構的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的雙磁鋼結構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結合實施方式說明第一種非圓形的雙磁鋼結構,其包括上導磁板6、下導磁板7以及置於上下導磁板6、7的之間的兩個磁鋼8、9,在所述磁鋼8、9與下導磁板7之間開設置組合磁鋼結構。所述下導磁板7呈板狀。所述組合磁鋼結構包括一塊或一塊以上的相同或相似的電磁板10,將上述電磁板10膠合疊加一體。所述電磁板10和上下導磁板6、7的形狀可以分別為跑道形或者方形的。
將上述的上導磁板6與上述的兩個磁鋼8、9膠合後而構成一組件,並按照一個方向充磁,然後再將下導磁板7與上述電磁板10膠合好後用另外一個方向充磁而構成另一組件,最後,將上述兩個組件進行配合工裝進行裝配,即完成該磁路結構的實施。
因在磁鋼8、9與下導磁板7之間開設置組合磁鋼結構,該組合磁鋼結構並聯接於磁力線中,使得可以增加磁力線中磁阻,在該雙磁鋼結構中的磁電動勢不變的條件下,從而可以增強磁間隙的磁感應強度,從而達到提高所述的發聲器產品的靈敏度的效果。
請參考圖3所示,在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非圓形的雙磁鋼結構包括上導磁板11、下導磁板12以及置於上下導磁板11、12的之間的兩個磁鋼13,在所述磁鋼13與下導磁板12之間開設置組合磁鋼結構,所述組合磁鋼結構包括一塊電磁板14以及置於電磁板14上部或者下部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導磁板15組合而成的。同樣,可以達到增強磁間隙的磁感應強度,從而達到提高所述的發聲器產品的靈敏度的效果。
請參考圖4所示,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中非圓形的雙磁鋼結構包括下導電磁板16,置於下導電磁板16上面的若干個電磁鋼板17以及分別置於每個所述電磁鋼板17上的上導電磁板18;該導磁板18的形狀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的,也可以為不相同或相似的。同樣,可以減少磁場內的磁阻力,使得達到增強磁間隙的磁感應強度,從而達到提高所述的發聲器產品的靈敏度的效果。
在同樣的其他零部件及裝配工藝情況下,當本實用新型的非圓形雙磁結構應用於現有手機RECEIVER結構中以後,使得該手機的靈敏度與其他未裝有上述的非圓形雙磁結構的手機的靈敏度相比較可知,其靈敏度提高達1.8dB以上。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非圓形雙磁結構磁路系統,具有增強磁間隙中的磁場強度,從而達到提高採用該磁路系統發聲器件靈敏度或採用該磁路系統振動器件振動力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其包括上導磁板、下導磁板以及置於上下導磁板的之間的內外磁鋼,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外磁鋼組成串聯的磁迴路,並在它們之間構成場強均勻的非圓形磁間隙,以便非圓形的音圈或振動線圈懸於其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導磁板呈板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外磁鋼中,外磁鋼為一個環行磁鋼而內磁鋼為一個片形磁鋼。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外磁鋼中,內磁鋼為一個整體的片狀磁鋼,外磁鋼由兩個分開的磁鋼置於內磁鋼兩邊而構成。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任何一種非圓形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非圓形磁間隙形狀分別為跑道形或者方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非圓形的雙磁鋼磁路系統結構,其包括上、下導磁板以及置於上下導磁板的之間的內外磁鋼,內外磁鋼與下導磁以便非圓形的音圈或振動線圈懸於其中。採用串聯的內外磁鋼組成磁迴路,可以增強磁間隙中的磁場強度,從而達到提高採用該磁路結構的發聲器件的靈敏度或採用該磁路結構的振動器件的振動力的效果。
文檔編號H04R9/04GK2935689SQ20062001405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8日
發明者潘政民 申請人:常州美歐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