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種子催芽新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5:36:21 1
專利名稱:西洋參種子催芽新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激素處理促進西洋參種子萌發的新技術。
西洋參種子有胚後熟長期休眠的習性,種胚的發育十分緩慢,從果實成熟至種子萌發往往需要經過20個月以上的時間。高鎮生等曾報導赤黴素、乙烯利有促進西洋參種胚發育的作用,但未見其對出苗的報導。在西洋參原產地美國、加拿大等地,西洋參種子收穫後即行沙藏,均於第三年萌發。西洋參為價值昂貴的著名藥材,生長周期長,需經4-5年才能收穫,無法滿足市場對西洋參的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建立一套促進種子萌發,減少催芽時間,縮短生長周期,提前獲益的新技術。
本發明的內容與要點西洋參種子首先經自來水衝洗10天,然後用赤黴素、乙烯利、細胞分裂素等不同的激素組合(1、2、3)浸種24小時,最後置1-5℃冰箱經受二個月低溫、然後置10℃溫度下發芽,可提前一年出苗。下表列出了1984年11月從國外引進的西洋參種子(胚率為66±21.6%)經激素、衝洗、低溫不同條件的處理於1985年3月25日統計各處理髮芽率的數據。各處理的發芽動態如附圖1-4所示。
本發明的要點在於首先衝洗除去一部分抑制物質,尤其是不經激素處理的對照,經衝洗後發芽率為76.3%,而未經衝洗的僅為48%,顯著提高了發芽率,其次是激素處理,用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可大大加速胚後熟的進程。最關鍵的是放置低溫一段時間,可加快種子迅速整齊地發芽。經在山東煙臺市萊陽縣以及本所試驗田間進行大田試驗結果證實本發明處理的西洋參種子可於採收後第二年春整齊發芽,比舊法催芽提前一年出苗,發芽率80%以上,而對照僅11-30%,且出苗整齊,幼苗生長健壯,一年生苗株高9cm,對照為5.8cm,一年生植株寬度為8.3cm,對照為6.5cm,一年生根重1.32g/株,對照為0.84g/株,比對照增產57%,比當地大田生產種子經兩年催芽的幼苗增產32%。說明本發明不僅可一年內發芽,提前一年出苗,而且還可以增產。
圖1-4激素處理西洋參種子發芽動態圖1種子未經衝洗,經受2月低溫Ⅴ,Ⅵ,Ⅶ為激素不同組合,Ⅷ為對照圖2種子未經衝洗,未經受低溫。
圖3種子經衝洗,並經受低溫Ⅰ,Ⅱ,Ⅲ為激素不同組合,Ⅳ為對照圖4種子經衝洗,未經受低溫圖5經處理種子長出的幼苗圖6未經處理種子長出幼苗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激素處理促進西洋參種子萌發的新技術,其特徵在於西洋參種子經衝洗,激素浸種和低溫放置可在一年內發芽,提前一年出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技術,其特徵在於西洋參種子首先經自來水衝洗10天,然後經激素浸種,最後在1-5℃低溫條件下放置二個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激素是由赤黴素、乙烯利、細胞分裂素組成,浸種時間為24小時。
全文摘要
西洋參種子有胚後熟長期休眠習性,生產上於採收後沙藏須經20個月至第三年春發芽,經用赤黴素等不同激素組合浸種並放置於適宜溫度條件下,西洋參種子可於採收後第二年春整齊發芽,比舊法催芽提前一年出苗,發芽率80%以上,而對照僅11-30%,且出苗整齊,幼苗生長健壯,一年生苗株高9cm,對照為5.8cm,一年生植株寬度為8.3cm,對照為6.5cm,一年生根重1.32g/株,對照為0.84g/株,比對照增產57%,比大田生產種子經2年催芽的幼苗增產32%,並提前一年獲得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C1/06GK1043420SQ88107928
公開日1990年7月4日 申請日期198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1988年11月24日
發明者陳瑛 申請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