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旋蓋式初雨棄流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9:01:21 2
專利名稱:自動旋蓋式初雨棄流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自動初雨棄流裝置。適用於雨水收集利用的過程中。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雨水收集利用的逐漸重視,雨水收集量也隨之增加。由於長時間沒有降雨, 雨水淋洗了很多大氣汙染物,而且徑流有明顯的初期衝刷作用,衝洗了露天受雨面的灰塵以 及可溶的與不可溶的雜物,這部分雨水被稱為初雨,其汙染威脅不能再被忽視,應被排放。 由於汙染物只集中在初期的數毫米雨量中,因此,控制初期雨水(即初雨)成為雨水利用系統 的一項必不可少的舉措。面對這種情況,初雨棄流裝置就應運而生了。
傳統的初雨棄流設備有很多種,但都存在不足的地方。
1、 建造空間較大。很多設備是將所有的初雨收集起來,並將收集的初雨作為動力裝置, 在初雨收集完成後進行雨水收集。對於面積較大的場所,初雨的流量是很可觀的,將其全部 收集需要很大的空間,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2、 需要電力或其他動力。 一些初雨棄流裝置是利用電子流量計或其他類似設備檢測雨水 的流量,根據面積計算出初雨量,並將其排放。由於使用了電力或其他動力設備,在缺少動 力來源的場所就顯得十分麻煩。
3、 製作工藝複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傳統初雨棄流裝置的不足,不但節省空間、製作簡便而且無需動力,也不 像其他設備一樣收集初雨,而是直接將其排放,這樣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保護該地區的生態環 境。其示意如圖一所示。下面對本發明裝置的結構做詳細描述。固定軸選用的是長6 10釐米直徑為3 8毫米的光滑不鏽鋼軸。管頂的固定軸是用來 固定、翻轉擋板的。管側的固定軸是為了保持靜止狀態下擋板的位置。固定軸的安裝則是使 用兩層寬約8 10釐米的半管體用專用粘合劑固定。擋板由厚度為3 4毫米的塑料板構成, 大小由集水管口徑來決定。形狀為上圓下方,最上方再突出一個長6 8釐米,寬4 6釐米 的矩形板體,用來固定重物和集水桶。分流槽是用ABS樹脂板,利用塑料膠帶和專用粘合劑 製作而成。其長度與擋板相同,寬度和高度為2 3釐米。槽底設置有若干個孔洞,其數量和 大小是由初雨的量來決定的。其中一個孔洞連接有取水管(取水管的直徑由孔洞的大小決定), 將初雨通過事先鑽好的集水桶桶蓋上的孔洞引入集水桶。其他孔洞則將初雨直接排放。集水 桶的容量是由初雨量決定的,原則上其容量儘量小,以2 10升為佳。重物的重量只需比集 水桶的最大重量略小即可。
本發明裝置原則上是安裝在雨水下流彎管處的,將彎管做一定傾斜即可達到目的,如圖 二所示。當初雨通過集水管流出時,由於擋板的存在,雨水將通過擋板流入分流槽,再經取 水管流入集水桶。當集水桶的重量大於重物的時候,擋板就會沿管頂的固定軸旋轉,從而打 開管口,使雨水進入管體,這樣就達到了排放初雨的目的。
經過實踐,本發明裝置可以很好的完成排放初雨的任務,而且造價成本非常低廉。
圖1為自動旋蓋式初雨棄流設備示意圖
1-固定軸2-擋板3-分流槽4~重物5-取水管6-集水桶7-集水管
圖2為安裝結構示意圖
1-集水管2-擋板3-固定軸4-分流槽
權利要求
1、一種初雨棄流設備,由固定軸、擋板、分流槽、重物、取水管、集水桶、集水管等組成。其特徵是本新型初雨棄流設備是依靠改變自身重力平衡無需外界動力而達到排放初雨的目的。其中分流槽能夠科學實用地起到分流的作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棄流設備,其特徵是帶有分流槽、集水桶和集水管,其分流槽能根據不同地區年降水量和降雨季節的不同科學改變其中溢水孔的大小和數目,科學起 到分流的目的和要求。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棄流設備,其特徵是集水桶的小巧實用,有效起到根據改變 自身重量而旋開擋板的要求。
全文摘要
自動旋蓋式初雨棄流設備是一種應用在收集雨水的過程中,由降雨量來自動控制排放初雨的裝置。長時間沒有降雨會導致雨水淋洗很多大氣汙染物,再加上徑流衝洗了露天受雨面的灰塵、以及可溶的與不可溶的雜物,這部分雨水被稱為初雨。初雨的汙染程度較高,在收集雨水的過程中應做出及時處理。本發明通過分流槽測算初雨量,並利用重力改變設備平衡,從而只收集乾淨的雨水,其它初雨都自動排放。這樣,既彌補了傳統設備的諸多不足,又達到了排放初雨的目的。
文檔編號E03B3/02GK101408031SQ20081013281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0日
發明者麗 傅, 司武衛, 安逢龍, 健 欒 申請人:北京市浩大安博水資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