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桶裝置及氣動開蓋壓縮垃圾的方法與流程
2023-12-12 09:26:17 2

本發明屬於智能垃圾桶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垃圾桶裝置,並相應涉及一種氣動開蓋壓縮垃圾的方法。
背景技術:
垃圾桶一直是人們生活中接觸頻率高且使用人群多的必需品,傳統的垃圾桶大部分需要手工將垃圾桶蓋打開,但對裝滿垃圾的垃圾桶卻無可奈何。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出現了很多自動或半自動的智能垃圾桶,這些垃圾桶大部分都沒有自動壓縮垃圾的設計,達不到人們對垃圾桶智能化的需求和健康衛生的要求。
即便是某些較現代化自動化的智能垃圾桶(例如申請號為CN201520447214.3的專利文件中的智能真空壓縮垃圾桶),能夠實現自動化以減少垃圾接觸,減少人工操作,但其結構也較為複雜,控制較為繁瑣,不夠精準,壓縮力度不夠,並不能壓縮水瓶等硬一點的垃圾,不能很好的方便生活和節約人力,難以達到產品化並推廣使用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垃圾桶不能實現自動高效開蓋壓縮垃圾的缺陷,提供一種智能垃圾桶裝置,並相應涉及該智能垃圾桶裝置的氣動開蓋壓縮垃圾方法。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智能垃圾桶裝置,包括垃圾桶本體,所述垃圾桶本體包括外桶、內桶以及與外桶連接的桶蓋;垃圾桶本體上安裝有氣泵、第一紅外傳感器、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第一氣管、第一氣缸、第二紅外傳感器、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第二氣管、第三氣管、第二氣缸、連杆機構以及剪叉式連杆升降臺;
所述第一紅外傳感器安裝在垃圾桶本體外部,且與所述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控制連接;所述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與所述氣泵連接,並通過所述第一氣管與所述第一氣缸連接;所述第一氣缸具有第一推桿,所述第一推桿與所述連杆機構驅動連接;所述連杆機構與所述桶蓋驅動連接,以控制所述桶蓋的開閉;所述第二紅外傳感器安裝在垃圾桶本體內部,且與所述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控制連接;所述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與所述氣泵連接,並通過所述第二氣管、第三氣管分別與所述第二氣缸正向連接及反向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具有第二推桿,所述第二推桿與所述剪叉式連杆升降臺驅動連接,以驅動所述剪叉式連杆升降臺在所述內桶進行伸縮。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剪叉式連杆升降臺包括固定座、壓縮座,以及連接在固定座和壓縮座之間的剪叉式連杆;所述固定座的頂部固定在桶蓋內底面上,固定座的底部具有第一滑軌,第一滑軌上具有滑塊;所述壓縮座的頂部具有第二滑軌;所述剪叉式連杆的頂部安裝在第一滑軌上,底部安裝在第二滑軌上;所述第二氣缸的第二推桿依次與所述滑塊、剪叉式連杆驅動連接,以驅動所述滑塊在水平方向運動,所述滑塊驅動所述剪叉式連杆及壓縮座在垂直方向伸縮運動。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氣泵儲存0.4MPA的大氣壓。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所述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和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均連接有消聲器。
本發明相應提出的一種智能垃圾桶裝置的氣動開蓋壓縮垃圾的方法,其氣動開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1、啟動氣泵,氣泵進行壓縮空氣,儲存0.4MPA的大氣壓;
A2、當第一紅外傳感器感應到人要扔垃圾,啟動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
A3、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通過第一氣管驅動第一氣缸,第一氣缸推動第一推桿;
A4、第一推桿驅動連杆機構,連杆機構將桶蓋翻轉開,氣動開蓋結束。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中,其壓縮垃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5、開啟第二紅外傳感器,對內桶中的垃圾量進行檢測,判斷內桶中的垃圾是否裝滿,如是,則進行下一步;
A6、開啟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通過第二氣管驅動第二氣缸,第二氣缸推動第二推桿;
A7、第二推桿推動滑塊做正向運動,滑塊推動剪叉式連杆及壓縮座向下運動以壓縮垃圾;
A8、關閉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通過第三氣管反向驅動第二氣缸做反向運動,第二氣缸將第二推桿縮回;第二推桿拉動滑塊做反向運動,滑塊拉動剪叉式連杆及壓縮座向上運動;
A9、再次啟動第二紅外傳感器,判斷內桶中的垃圾是否裝滿,如是,則返回第A6步驟,如否,則壓縮垃圾運行過程結束。
本發明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能準確高效地通過紅外感應實現氣動開蓋,而且還能強有力的壓縮垃圾,實現對垃圾的真正壓縮。
2、可節約人力成本,保障衛生健康,並且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提出的智能垃圾桶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剪叉式連杆升降臺及相關連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10-垃圾桶本體,11-外桶,12-內桶,13-桶蓋,20-氣泵,31-第一紅外傳感器,32-第二紅外傳感器,41-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42-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51-第一氣管,52-第二氣管,53-第三氣管,60-第一氣缸,61-第一推桿,70-第二氣缸,71-第二推桿,80-連杆機構。90-剪叉式連杆升降臺,91-固定座,92-壓縮座,93-剪叉式連杆,94-第一滑軌,95-滑塊,96-第二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描述。
請參閱圖1和圖2,實施例提出的一種智能垃圾桶裝置,包括垃圾桶本體10,所述垃圾桶本體10包括外桶11、內桶12以及與外桶11連接的桶蓋13;垃圾桶本體10上安裝有氣泵20、第一紅外傳感器31、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41,第一氣管51、第一氣缸60、第二紅外傳感器32、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42、第二氣管52、第三氣管53、第二氣缸70、連杆機構80以及剪叉式連杆升降臺90。
所述第一紅外傳感器31安裝在垃圾桶本體10外部,且與所述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41控制連接;所述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41與所述氣泵20連接,並通過所述第一氣管51與所述第一氣缸60連接;所述第一氣缸60具有第一推桿61,所述第一推桿61與所述連杆機構80驅動連接;所述連杆機構80與所述桶蓋13驅動連接,以控制所述桶蓋13的開閉;所述第二紅外傳感器32安裝在垃圾桶本體10內部,且與所述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42控制連接;所述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42與所述氣泵20連接,並通過所述第二氣管52、第三氣管53分別與所述第二氣缸70正向連接及反向連接;所述第二氣缸70具有第二推桿71,所述第二推桿71與所述剪叉式連杆升降臺90驅動連接,以驅動所述剪叉式連杆升降臺90在所述內桶12進行伸縮。
本實施例中,所述剪叉式連杆升降臺90包括固定座91、壓縮座92,以及連接在固定座91和壓縮座92之間的剪叉式連杆93;所述固定座91的頂部固定在桶蓋13內底面上,固定座91的底部具有第一滑軌94,第一滑軌94上具有滑塊95;所述壓縮座92的頂部具有第二滑軌96;所述剪叉式連杆93的頂部安裝在第一滑軌94上,底部安裝在第二滑軌96上;所述第二氣缸70的第二推桿71依次與所述滑塊95、剪叉式連杆93驅動連接,以驅動所述滑塊95在水平方向運動,所述滑塊95驅動所述剪叉式連杆93及壓縮座92在垂直方向伸縮運動。
本實施例的優選方案中,所述氣泵20儲存0.4MPA的大氣壓。此外,採用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41和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42均可連接消聲器(圖未示出),以消除噪音。
智能垃圾桶裝置的氣動開蓋壓縮垃圾的方法包括氣動開蓋方法和壓縮垃圾方法,具體如下:
1、氣動開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1至A4:
A1、啟動氣泵,氣泵進行壓縮空氣,儲存0.4MPA的大氣壓;
A2、當第一紅外傳感器感應到人要扔垃圾,啟動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
A3、第一五口三位電磁閥通過第一氣管驅動第一氣缸,第一氣缸推動第一推桿;
A4、第一推桿驅動連杆機構,連杆機構將桶蓋翻轉開,氣動開蓋結束。
2、壓縮垃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5至A9:
A5、開啟第二紅外傳感器,對內桶中的垃圾量進行檢測,判斷內桶中的垃圾是否裝滿,如是,則進行下一步;
A6、開啟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通過第二氣管正向驅動第二氣缸,第二氣缸推動第二推桿;
A7、第二推桿推動滑塊做正向運動,滑塊推動剪叉式連杆及壓縮座向下運動以壓縮垃圾;
A8、關閉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第二五口三位電磁閥通過第三氣管反向驅動第二氣缸做反向運動,第二氣缸將第二推桿縮回;第二推桿拉動滑塊做反向運動,滑塊拉動剪叉式連杆及壓縮座向上運動;
A9、再次啟動第二紅外傳感器,判斷內桶中的垃圾是否裝滿,如是,則返回第A6步驟,如否,則壓縮垃圾運行過程結束。
本實施例所採用的智能垃圾桶裝置結構簡單,不僅能準確高效地紅外感應氣動開蓋,而且還能強有力的壓縮垃圾,實現對垃圾的真正壓縮,節約人力成本,保障衛生健康。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