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採摘機頭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8:26:07 3
專利名稱:棉花採摘機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棉花採摘機頭,屬於收穫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廣大的植棉區域,進行棉花採摘工作時,大多仍舊沿用傳統的手工採摘方法,這種較原始的棉花採摘方法不僅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工作非常艱辛,且在棉花採摘季節會佔用大量的勞動力,這樣會耽誤農時,直接影響到對其它農作物進行田間管理、收穫以及播種。因此,近年來已有不少相關人員在進行棉花採摘機的研製工作,如在中國專利ZL96210095.1技術中公開了一種摘棉花機技術,其構成中包括可握式摘花輸送機頭,機頭內前、後部各裝彼此平行的上、下軸,在前部的上軸和下軸上安裝數個摘花用禿齒輪,四軸間水平且相對應地套有輸送帶;機頭外側配置動力傳動裝置。其不足之處是它的可握式摘花輸送機頭外側配置動力傳動裝置,內部設皮帶傳動裝置。這樣會使機頭的重量增加,使得操作者手持採摘棉花時費力,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棉花採摘機頭,以實現採摘效率高、摘淨率高,勞動強度小,摘棉質量好的發明目的。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方案如下一種棉花採摘機頭,它包括殼體,所說殼體14為喇叭形雙層壁結構,其內壁22與外壁15間構成環形排風道23,殼體14的中心為輸棉風道24,殼體14的廣口端均布有3個以上的棘輪16,每個棘輪16均同軸並聯有風葉27。
上述棉花採摘機頭,所說的棘輪16為3-6個,棘輪16的輪軸26設於軸座28上,軸座28設在殼體14的內壁22與外壁15之間,棘輪16的輪緣與殼體14的中心相對。
上述棉花採摘機頭,所說殼體14的內壁22與外壁15間設有支撐筋25。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棉花採摘機頭,因其採摘機頭的殼體採用雙層壁結構,使其設於中心的輸棉風道前端開口處的周圈形成環形排風口,這樣在採摘棉花時,使用本採摘機頭配套的摘棉機,所摘的棉花被風機抽風形成的負壓沿輸棉軟管進入到貯棉箱內,而在待摘棉花周圍的棉葉及類似雜物會被環形排風口排出的風向外吹動,而不會與棉花一同進入到貯棉箱內,故用本棉花機採摘機頭所採摘的棉花含雜質少,質量好。在採摘頭前端所設的棘輪,在風機排風吹動其葉片轉動時,可使棘輪的輪齒同步由外向裡轉動,並將處於開裂的棉桃殼內的棉花撥出,直至被吸送至貯棉箱內,故摘淨率高。另外,本實用新型採用風動摘棉,可與用行走輪代步的摘棉機配套使用,也可與背負式摘棉機配套使用,使用它省工、省力、效率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局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配套使用於具有行走輪的摘棉機的主視局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A局部剖面圖;圖5是圖3的B-B局部剖面圖。
附圖標號為1.行走輪、2.座椅、3.抽風口、4.風量調節板、5.貯棉箱、6.箱門、7密封條、8.箱體、9.排風口、10.動力裝置、11.風機、12.輸棉軟管、13.排風軟管、14.殼體、15.外壁、16.棘輪、17.護罩、18.腳踏板、19.曲柄軸、20.傳動鏈、21.濾網、22.內壁、23.環形排風道、24.輸棉風道、25.支撐筋、26.輪軸、27.風葉、28軸座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14,殼體14為雙層壁結構,其外型為喇叭狀,雙層壁的內壁22與外壁15間構成環形排風道23,且兩壁間設支撐筋25。殼體14的中心為輸棉風道24,風機11的排風口9與採摘頭的環形排風道23間連接排風軟管13,殼體14的輸棉風道24與貯棉箱5間連接有輸棉軟管12。圖3中所示,排風軟管13的前端將輸棉軟管12套裝在其內部,它們的前端開口處分別與採摘頭殼體14的內壁22和外壁15連接。另外,排風軟管13和輸棉軟管12的後半部分也可選用剛性金屬管。風機11的抽風口3與貯棉箱5連通,其間所設濾網21是為了防止所採摘的棉花被吸入到風機內。
為了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摘淨率,可在採摘頭殼體14的廣口端均布四個棘輪16,每個棘輪16均同軸並聯有風葉27。棘輪16的輪軸26設於軸座28上,軸座28設在採摘頭殼體14的內壁22與外壁15之間,棘輪16的輪緣與採摘頭殼體14的中心相對。工作時,風機11排出的風由採摘頭殼體14的環形排風道23排出時,吹動風葉27轉動,同時帶動棘輪16轉動,這樣棘輪16的輪齒便可將開裂的棉桃殼內的棉花撥出,並經採摘頭殼體14的輸棉風道24被輸送到貯棉箱5內。另外,環形排風道23所排出的風還可將棉桃周圍的棉葉及類似物吹去,以免與棉花一起被吸入到貯棉箱5內。
為便於圖3所示摘棉機在採摘時能夠順利向前行進,可在貯棉箱5的前端設有前窄後寬的護罩17。這樣,可在圖示摘棉機向前行進時將棉株的枝叉向兩側分開。還可在護罩17內設有腳踏板18,在腳踏板18的曲柄軸19與前行走輪間設鏈20傳動裝置,使摘棉機可以藉助於腳踏前行。
為確保有足夠的風力吹動棘輪16轉動,可在風機11的抽風口3處設一風量調節板4,以調節抽風量的大小。
為方便使用者操作,降低其勞動強度,可在貯棉箱5的前上方設置座椅2。
為防止工作時貯棉箱5漏風而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正常工作,可在箱體8與箱門6間增設密封條7。
為提高工作效率,採摘頭殼體14及與之相連的排風軟管13和輸棉軟管12各設置兩套,並且分布在貯棉箱5上方的兩側。工作時,操作者的左、右手可各持一個採摘頭分別對準左、右兩側待摘的棉花進行採摘。
採摘頭殼體14上所設棘輪16一般為3-6個,其數量的多少最好根據棉花的品種確定。如目前種植量較大的棉花品種,其棉花殼多由四瓣構成,所以,收穫時採摘頭14上的棘輪16應為4個。
圖中箭頭所示為風機抽風的氣流方向,虛線箭頭所示為風機排風的氣流方向。
權利要求1.一種棉花採摘機頭,它包括殼體[14],其特徵在於,所說殼體[14]為喇叭形雙層壁結構,其內壁[22]與外壁[15]間構成環形排風道[23],殼體[14]的中心為輸棉風道[24],殼體[14]的廣口端均布有3個以上的棘輪[16],每個棘輪[16]均同軸並聯有風葉[2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花採摘機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棘輪[16]為3-6個,棘輪[16]的輪軸[26]設於軸座[28]上,軸座[28]設在殼體[14]的內壁[22]與外壁[15]之間,棘輪[16]的輪緣與殼體[14]的中心相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棉花採摘機頭,其特徵在於,所說殼體[14]的內壁[22]與外壁[15]間設有支撐筋[25]。
專利摘要一種棉花採摘機頭,屬收穫機械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採摘效率及摘淨率高,勞動強度小,摘棉質量好的棉花採摘機頭。組成包括喇叭形雙層壁結構的殼體,其內、外壁間構成環形排風道,殼體的中心為輸棉風道,殼體的廣口端均布有3個以上棘輪,每個棘輪均同軸並聯有風葉。設於中心的輸棉風道前端開口處的周圈形成環形排風口,所摘的棉花被風機抽風形成的負壓沿輸棉軟管進入到貯棉箱內,在待摘棉花周圍的棉葉及類似雜物被環形排風口排出的風向外吹動,不會與棉花一同進入貯棉箱。風機排風吹動其葉片轉動時,可使棘輪的輪齒同步由外向裡轉動,並將開裂的棉桃殼內的棉花撥出、吸送至貯棉箱內,摘淨率高。可與具有行走輪的或背負、手提式摘棉機配套使用。
文檔編號A01D46/08GK2754330SQ200420120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5日
發明者王海雙 申請人:王海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