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為何創辦內行廠?內行廠權利有多大?
2023-12-11 16:02:02 4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有時候正面的危險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行走在黑暗中的刀劍。如果說明朝官民最怕的機構是什麼,那絕對是廠衛。
特務統治是明朝政治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在這之前的中國不是沒有特務活動,但是從沒有哪個王朝設置完備的特務機構。
明朝的特務統治起源於明成祖朱棣,這位奪了侄兒的皇位登基的皇帝。早在他還是燕王的時候,就曾暗中收買建文帝周邊的宦官親信,靠他們來傳遞情報。
在朱棣成功登基之後,不服他統治的人比比皆是。民間質疑他繼位的正統性,建文帝未死的流言屢屢出現,朝中也有許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持。
朱棣的皇位不穩,而他對臣民也充滿了懷疑。為了保證自己權利,揪出不服自己統治的人,朱棣在以前收買宦官的基礎上,正式成立東廠。
東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爪牙遍布全國,甚至勢力延伸到朝鮮半島。隨後的統治者,又在東廠、錦衣衛的基礎上,設立西廠,特務統治加深。
朱棣設立特務機構,最早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機構,得以使宦官掌控大權,使得明朝出現宦官亂政的情況。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明朝末年的大奸宦魏忠賢。我們都知道魏忠賢專權擅政,打壓異己,朝廷成為他的一言堂,權勢滔天,自稱「九千歲」。
而魏忠賢得以實現這些的前提,正是特務機構。魏忠賢任東廠提督,而錦衣衛的都督,則是他的乾兒子田爾耕。如此廠衛勾結,廠衛的權利握於魏忠賢一人之手。
因為廠衛直接向皇帝負責,在抓捕臣民上有很大的權利,魏忠賢得以利用廠衛大肆殘害忠良,打壓排斥異己。
《明史》記:「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擒僇,甚至剝皮、刲舌,所殺不可勝數,道路以目。」
據傳有一次京城有4個平民在家中喝酒,一人酒至酣處,竟然開始破口大罵魏忠賢。其餘三人都被嚇到了,沒有一個人敢開口。
過了不多久,就有幾個官差突然衝入,將四人捉了去。後來那位大罵魏忠賢的的被當場剝皮,而另外三人未曾開口的則得賞錢而回。
由此可見東廠和錦衣衛的囂張氣焰,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明朝還有一個機構,高於東西兩廠和錦衣衛,見了此機構的人莫不心慌慌膽戰戰,便是內行廠了。
明朝有四個特務機構,東廠、西廠、錦衣衛,以及為首的內行廠。
內行廠於正德年間成於劉瑾之手,當時他和宦官八虎其他人有矛盾,而東西兩廠偏偏在其他人手中。於是劉瑾設內行廠,自成系統,偵緝範圍遠超其餘三個機構,除了監視臣民之外,東西兩廠及錦衣衛也在內行廠監察範圍之內,權勢遠高其餘三個機構。
內行廠純粹是劉瑾保證自己權利的刀劍,不過存在時間不短,隨著劉瑾的倒臺,內行廠與西廠一道被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