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巖臺車扶釺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0:39:27 4
專利名稱:鑿巖臺車扶釺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鑿巖臺車上使用的結構裝置,尤其是一種滑動式的鑿巖臺車扶釺器。
背景技術:
國內現有的鑿巖臺車扶釺器上為硬性扶釺器,即在鑿巖臺車扶釺器上安裝襯套,由於前扶釺器是固定在推進梁頂頭上不動,鑿巖機與中扶釺器做往返運動,距離越長顫動越厲害,因此硬和硬摩擦對扶釺器襯套和釺杆磨損嚴重,短時 間必須更換,大大增加了成本,提聞了能耗。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滑動式的鑿巖臺車扶釺器,克服了摩擦力的傳動,減小了鑿巖機、釺杆和釺尾損耗,投資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鑿巖臺車扶釺器,包括前扶釺器和中間扶釺器,前扶釺器的前扶釺套中安裝有前軸承;中間扶釺器的中間扶釺套中安裝有中間軸承。前扶釺器中,前軸承與前扶釺套緊密配合,通過前螺栓孔使前第一支架與前第二支架一起緊固前扶釺套,前支座固定安裝在推進梁滑板上。中間扶釺器中,中間軸承與中間扶釺套緊密配合,通過中間螺栓孔使中間第一支架與中間第二支架一起緊固中間扶釺套,中間支座固定安裝在推進梁滑板上。前軸承和中間軸承為滾針軸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鑿巖臺車扶釺器,在現有的扶釺器上利用不同的力學原理,由於在前扶釺器和中間扶釺器的襯套中各增加軸承,能保證扶釺器在高速旋轉時克服摩擦力,軸承本身由高強度材料製成,也能保證賴磨損性能,克服了摩擦力的傳動,不會對釺杆加大磨損,減小了鑿巖機、釺杆和釺尾損耗,投資小;解決了進口和國產鑿巖臺車問題,改變了國內與國外在同行業技術難題,給用戶生產、備品備件材料消耗提升更高水平,經濟效益特為可觀。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前扶釺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間扶釺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前扶釺器I和中間扶釺器2,[0015]前扶釺器I的前扶釺套1-1中安裝有前軸承1-2 ;中間扶釺器2的中間扶釺套2-1中安裝有中間軸承2-2。前扶釺器I中,前軸承1-2與前扶釺套1-1緊密配合,通過前螺栓孔1-4使前第一支架1-3與前第二支架1-6 —起緊固前扶釺套1-1,前支座1-5固定安裝在推進梁滑板上,利用前螺栓孔1-4使前第一支架1-3與前第二支架1-6 —起緊固前扶釺套1-1,避免前軸承
1-2轉動,釺杆與前軸承1-2內圓相配合轉動,克服了硬性摩擦力。中間扶釺器2中,中間軸承2-2與中間扶釺套2-1緊密配合,通過中間螺栓孔2_4使中間第一支架2-3與中間第二支架2-6 —起緊固中間扶釺套2-1,中間支座2-5固定安裝在推進梁滑板上,利用中間螺栓孔2-4使中間第一支架2-3與中間第二支架2-6 —起緊固中間扶釺套21-1,避免中間軸承2-2轉動,釺杆與前軸承1-2內圓相配合轉動,克服了硬性
摩擦力。前軸承1-2和中間軸承2-2為滾針軸承。前扶釺器I固定在推進梁頂頭上不動,鑿巖機與中間扶釺器2做往返運動5.前軸承1-2和中間軸承2-2的內孔根據釺杆外經尺寸而定,它的內孔磨損大後,直接影響鑿巖機、釺尾、釺杆等損壞,當內孔磨損大後必須更換前軸承1-2和中間軸承2-2。
權利要求1.一種鑿巖臺車扶釺器,包括前扶釺器(I)和中間扶釺器(2),其特徵在於 前扶釺器(I)的前扶釺套(1-1)中安裝有前軸承(1-2); 中間扶釺器(2)的中間扶釺套(2-1)中安裝有中間軸承(2-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鑿巖臺車扶釺器,其特徵在於前扶釺器(I)中,前軸承(1-2)與前扶釺套(1-1)緊密配合,通過前螺栓孔(1-4)使前第一支架(1-3)與前第二支架(1-6) 一起緊固前扶釺套(1-1 ),前支座(1-5)固定安裝在推進梁滑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鑿巖臺車扶釺器,其特徵在於中間扶釺器(2)中,中間 軸承(2-2)與中間扶釺套(2-1)緊密配合,通過中間螺栓孔(2-4)使中間第一支架(2-3)與中間第二支架(2-6)—起緊固中間扶釺套(2-1),中間支座(2-5)固定安裝在推進梁滑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鑿巖臺車扶釺器,其特徵在於前軸承(1-2)和中間軸承(2-2)為滾針軸承。
專利摘要一種鑿巖臺車扶釺器,包括前扶釺器和中間扶釺器,前扶釺器的前扶釺套中安裝有前軸承;中間扶釺器的中間扶釺套中安裝有中間軸承。前軸承和中間軸承為滾針軸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鑿巖臺車扶釺器,在現有的扶釺器上利用不同的力學原理,由於在前扶釺器和中間扶釺器的襯套中各增加軸承,能保證扶釺器在高速旋轉時克服摩擦力,軸承本身由高強度材料製成,也能保證賴磨損性能,克服了摩擦力的傳動,不會對釺杆加大磨損,減小了鑿巖機和釺尾損耗,投資小。
文檔編號E21B17/10GK202767907SQ20122042837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李國璋, 王明乾, 袁兵, 倪小山, 陳先亮 申請人: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