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3:38:57 3
專利名稱: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特別是涉及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背景技術:
目前,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普遍使用靜壓法或錘擊法施工,為減小施工過程中管樁外壁與周圍土體的摩阻力,管樁外壁為光滑面。隨鑽跟管樁施工工法(ZL200710029023. 5)是我司發明的新型樁,施工時,螺旋鑽杆連接鑽頭穿過管樁樁芯,邊成孔邊沉樁,成孔直徑大於管樁的直徑。管樁到設計標高后,利用高壓旋噴、水下澆築混凝土等方式封閉樁底,然後在樁側靜壓注漿,填充管樁外壁與周圍巖土體之間的空隙。·然而,現有技術的施工方法會使得管樁光滑面的外壁與周圍注漿體及巖土體間的摩阻力低,造成管樁基礎的承載力受限。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該管樁通過隨鑽跟管方式施工後,通過樁側靜壓注漿,能有效提高管樁外壁與周圍注漿體及巖土體的摩阻力。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該管樁外壁帶有螺紋,所述管樁的內壁光滑,沒有浮漿。本實用新型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所述螺紋可以是矩形螺紋、三角形螺紋、梯形螺紋或鋸齒形螺紋等;所述管樁內徑的允許偏差為+4,0mm,壁厚的允許偏差為 +10,0mm。本實用新型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所述螺紋凹槽底部與管樁樁身預應力鋼筋的距離大於等於規範要求的管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距離通常大於等於25mm。本實用新型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所述管樁的內徑允許偏差為+8,-5mm0本實用新型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所述螺紋是橫向的,與管樁的軸線垂直;所述管樁的端頭板外壁沒有螺紋。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管樁通過隨鑽跟管方式施工後,通過樁側靜壓注漿,能有效提高管樁樁身側摩阻力,達到提高管樁基礎承載力的效果。管樁外壁做成螺紋狀,可有效提高管樁外壁與周圍注漿體及巖土體的摩阻力,達到提高管樁基礎承載力的目的。
圖Ia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結構示意圖;圖Ib是本實用新型的管樁外螺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0014]圖2 (a)、2 (b)、2 (c)和2 (d)分別為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四種不同外壁螺紋的結構示意圖。10 :管樁11 :外螺紋12:內壁 20 :端頭板30:預應力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Ia和圖Ib所示,本實用新型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10,其外壁面帶有橫向的外螺紋結構11,並與管樁10的軸線相垂直;該管樁10的內壁12光滑,沒有浮眾;該管樁10的內徑允許偏差為+4,Omm之間,壁厚的允許偏差為+10,Omm之間。該管樁10的端頭板20沒有螺紋。該管樁10外壁螺紋11的凹槽底與管樁10的預應力鋼筋30之間的距離大於等於規範要求的管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距離通常大於等於25mm。如圖2 (a)、2 (b)、2 (c)和2 (d)所示,上述外螺紋11可為矩形螺紋、三角形螺紋、梯形螺紋或鋸齒形螺紋。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其特徵在於所述管樁的外壁帶有螺紋;所述管樁的內壁光滑,沒有浮漿。
2.如權利要求I所述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可以是矩形螺紋、三角形螺紋、梯形螺紋或鋸齒形螺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凹槽底部與管樁樁身預應力鋼筋的距離大於等於規範要求的管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距離通常大於等於25mm。
4.如權利要求2所述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其特徵在於所述管樁的內徑允許偏差為+4,Omm,壁厚的允許偏差為+10,0mm。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是橫向的,與管樁的軸線垂直;所述管樁的端頭板外壁沒有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隨鑽跟管施工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所述管樁的外壁帶有螺紋;所述管樁的內壁光滑,沒有浮漿;所述螺紋可以是矩形螺紋、三角形螺紋、梯形螺紋或鋸齒形螺紋等;所述管樁內徑的允許偏差為+4,0mm,壁厚的允許偏差為+10,0mm。本實用新型能提高隨鑽跟管樁的側摩阻力,有效提高管樁基礎的承載力。
文檔編號E02D5/56GK202767061SQ2012204504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胡賀松, 唐孟雄 申請人:廣州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州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新技術開發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