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精選範文
2023-12-11 12:12:47 3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面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只有廣大共產黨員繼續弘揚奉獻精神,才能真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整個社會倡導奉獻精神,才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小編收集了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歡迎閱讀。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一)
雙休日,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紅安革命老區,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先後瞻仰了李先念故居紀念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七裡坪長勝街革命遺址群。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下,我們神情凝重,莊嚴肅穆,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的勞苦功高。面對鮮豔的黨旗,在紀念碑下集體舉手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我們一路追尋著紅安革命歷史的足跡,追憶著紅安英烈們的感人事跡。我們重溫歷史,體會感受著「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心靈一次次接受老一輩革命精神的洗禮。
在紅安的兩天日子裡,感受最深的是紅安人民的革命精神,紀念館內一幅幅畫、一張張照片為我們述說著一全個個鮮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幅照片就是一段光榮的歷史,一張行軍圖就是一段艱辛的歷程,一件革命文物就是一本生動的黨史教材。現代的聲光畫影中讓我們感受到了紅色風暴以及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烽火的崢嶸歲月。看著生動的歷史畫面和一件件文物,聽著講解員飽蘸深情的講解,使我對紅安革命先烈的發展歷程及其創下的不朽功勳有了更加系統和深刻的認識。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在眼前呈現,一個個鮮活的革命人物在腦海浮現,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在眼前展開,兩天的行程讓我知識有增加、思想有提升、心靈有淨化、黨性有錘鍊。
一部鄂豫皖蘇區的革命鬥爭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人民民主和自由的革命戰役史;一部鄂豫皖蘇區的革命鬥爭史鑄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百折不撓、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我們來到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全面學習了這一段艱苦卓盡的革命戰役史,學習了革命成功的寶貴經驗,學習了偉大的紅安精神,我們將傳承革命精神,發揚革命精神。
學習紅安精神,就是要學習紅安人民創造的「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革命精神。為了革命理想,紅安人民抱著革命必勝的信念,執著堅韌,發奮圖強,作出了巨大犧牲,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學習紅安精神,就是要學習紅安人民創造的不怕犧牲、勇於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硝煙瀰漫的革命戰爭年代,四十八萬紅安兒女在家門口赴湯蹈火,進行艱苦卓盡的革命鬥爭,為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獻出了十四萬英雄兒女的寶貴生命。四十八萬紅安兒女,人人是英雄好漢;新婚的妻子送丈夫參加紅軍,娘親送兒子上戰場;媽媽將親生兒子頂替革命紅軍前往刑場勇敢就義,真是感天動地。
學習紅安精神,就是要學習紅安人民創造的「一圖兩不圖(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忘我奉獻精神。紅安人民殺身成仁的品格和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託人民、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本質,是完全的、純潔的革命精神,永載史冊,光照千秋。
這次革命傳統教育讓我們不虛此行,經歷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禮和教育,心靈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心中充滿了對烈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帶領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崇高信念,團結奉獻,努力工作,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用實際行動為黨旗增添光彩。
作為審計戰線上的一名黨員,以前在面對困難和壓力時,也有過消極情緒及退縮的想法。今天學習了紅安革命史,深刻領悟到紅安精神後,深切感悟到作為一名成長在和平年代的黨員,雖然不需要我們向戰爭年代的先烈們那樣拋頭額,灑熱血,但我們要時刻牢記歷史,傳承和發揚樸素、誠實、勇敢、堅毅,不勝利不罷休的紅安精神,並要把這種精神融進審計工作中,因此,我們要思考工作、做細工作、創新工作,不繼推進工作向前發展,做忠於職守的行動者。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二)
感受紅色經典,回憶崢嶸歲月裡我黨、我軍在重重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建立的不朽的歷史功勳,我們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楷模,不斷增強自身修養,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發揚優良傳統,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獨特的紅色文化。紅色代表著希望、勝利、創造、勤勞、勇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怕流血犧牲等,是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生動的象徵。正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紅色文化,中華民族才逐步從鴉片戰爭後迷茫委頓、備受欺凌的狀態中掙脫出來,實現了由落後衰敗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轉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它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的綜合體現,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
習近平同志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在各種文化中,紅色文化以其鮮明的政治立場、崇高的價值取向、深厚的群眾基礎、堅決的奮鬥精神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當前,尤其應注意發揮紅色文化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一個時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竭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他們否定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道路,鼓吹所謂「普世價值」、資產階級「民主憲政」,挑起事端,製造民族分裂,妄圖使我們改旗易幟。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紅色文化百鍊成鋼,是抵禦西方腐朽反動思想文化侵蝕、防止「和平演變」的利器。應充分認識其內涵、意義,切實用好這一思想武器。
弘揚紅色文化,最根本的是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重點把握列寧所講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與三個組成部分、恩格斯所講的馬克思一生的兩大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毛澤東同志的系列論著。同時,要與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結合起來,掌握識別真偽的武器,從思想上武裝起來,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進行堅決鬥爭,保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思想認識的清醒和統一,齊心協力、共同奮鬥。
弘揚紅色文化,還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導。應通過加強革命歷史、傳統文化、國情社情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築牢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思想道德防線,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