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3:13:17 1
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樁施工,尤其涉及管樁的樁帽。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它包括一形狀及其內徑和樁形狀及外徑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頂部焊接一個頂蓋圓環板,頂蓋圓環板內徑小於樁內徑並設有徑向的拉環。本實用新型效解決了不同規格管樁混合布樁施工時輪番更換樁帽的難題,使施工過程變得簡單易行、省時省力。
【專利說明】一種管粧施工替打粧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樁施工,尤其涉及管樁的樁帽。
【背景技術】
[0002]針對施工現場不同規格的管樁混合布樁施工時,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不斷更換相應規格的樁帽,如施打?此500、?此400等混合布樁的區域時,施打?此500管樁時需要更換¢500的樁帽、施打?此400管樁時需要更換¢400的樁帽,因不同規格的樁相互穿插,但根據施工工藝順序又不可以跳打,使得更換樁帽頻繁,施工過程變得十分繁瑣,耗時耗力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本實用新型效解決了不同規格管樁混合布樁施工時輪番更換樁帽的難題,使施工過程變得簡單易行、省時省力。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它包括一形狀及其內徑和樁形狀及外徑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頂部焊接一個頂蓋圓環板,頂蓋圓環板內徑小於樁內徑並設有徑向的拉環。
[0005]所述的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部有至少兩個通孔。
[0006]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不同規格管樁混合布樁施工時輪番更換樁帽的難題,使施工過程變得簡單易行、省時省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亦節約了施工成本,施工成果顯著,具有比較高的推廣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它包括一形狀及其內徑和樁形狀及外徑匹配的套筒3,所述套筒頂部焊接一個頂蓋圓環板2,頂蓋圓環板內徑小於樁內徑並設有徑向的拉環1。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部有至少兩個通孔4。
[0010]本實用新型需儘可能做到結構簡單、重量輕、用料少,如此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更方便現場工人搬運輕便、操作便捷。製作方法如下:
[0011〕 1、加工套筒的頂蓋圓環板,易採用02358型鋼板,鋼板厚易取15?20皿,因太薄打擊過程中易變形、損壞,太厚不僅增加重量、操作不便且提升成本。直徑與樁帽下籠口內徑相匹配,如^500的樁帽,下籠口內徑為520?530臟,套筒頂板直徑易取500?510臟,保證樁帽能自如套入,若太大稍有變形易損壞樁帽,太小又影響垂直度控制,因太小不易把握中心線位置,樁錘、樁帽、樁身不易控制在同一軸心線上,易產生偏心受力。
[0012]頂蓋中心開孔,孔徑稍小於樁內徑即可,主要為焊接拉環用。如直徑500臟的管樁,管樁壁厚為100111111,樁內勁為300臟,開孔孔徑易取260111111?280臟。
[0013]2、加工套筒,套筒主要採用壁厚10?15臟厚的02358型鋼管制作,與套筒頂蓋採取焊接連接。筒體深度宜取300臟?500臟,直徑應與所打樁的樁徑相匹配,內徑應比管樁外徑大5臟?川臟,確保樁頭能自如套入即可。為了減輕重量,可將套筒筒身進行開洞,三等分或四等分不影響正常使用即可。
[0014]3、焊接拉環,拉環焊接於頂蓋圓環板中心孔徑內,主要為沉樁結束後隨同樁機提錘時一併提起,可減去人工搬運環節。拉環焊接應低於頂蓋圓環板上表面8?川臟確保拉環及焊縫高度不高出頂蓋上表面,若高於頂蓋圓環板上表面將影響上邊面與樁帽平面結合,將損壞樁帽。
[0015]施打不同規格的管樁結合選錘標準可加工製作不同規格的替打樁帽。
【權利要求】
1.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形狀及其內徑和樁形狀及外徑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頂部焊接一個頂蓋圓環板,頂蓋圓環板內徑小於樁內徑並設有徑向的拉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均部有至少兩個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樁施工替打樁帽,其特徵在於,所述拉環所處水平面低於頂蓋圓環板頂面。
【文檔編號】E02D7/14GK204185858SQ201420554777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5日
【發明者】尹蘭寧, 劉強, 代景豔, 嶽琨, 週遊 申請人: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