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粉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9:23:52 3
專利名稱:礦粉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成型裝置,尤其適用於鐵礦粉的成型。
目前,鐵礦粉的成型通常採用燒結和園盤成球等方法,但均存在基建、設備投資大,礦粉成型後落下強度指標達不到要求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落下強度A≥90%的鐵礦粉成型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一次擠壓筒內設置一臺螺旋推進器,對礦粉進行一次擠壓,其螺距為30mm~50mm;螺旋推進器的出口端可做成帶一芯棒的,並通向成型套筒的中心部位,使鐵礦粉成型後為一中空柱狀體,以縮短鐵礦粉成型後的乾燥時間,提高冶煉的透氣性。當然,螺旋推進器也可以做成不帶芯棒的,成型後的鐵礦粉則為一實心柱狀體。在成型裝置的礦粉出口處設置一成型套筒,對礦粉進行二次擠壓;成型套筒的入口角度為45°~70°,其截面形狀可以是園形的,橢園形的,也可以是多邊形的。
礦粉成型後,可根據需要將其切割成不同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投資少、見效快,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不汙染環境。經螺旋推進器的一次擠壓和成型套筒的二次擠壓後,礦粉成型後落下強度指標A≥90%。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是礦粉成型裝置的剖視圖。
實施例如圖所示皮帶輪2通過鍵1固定在輸入軸4上,輸入軸4分別由輸入軸前支架3、後支架5支承,又與螺旋推進器9通過錐銷6相連,螺旋推進器9位於一次擠壓筒10內。一次擠壓筒10分別由其前支架7、後支架11支承,其頂部開有一進料口並與加料鬥8底部連通。成型套筒13與一次擠壓筒的後支架11通過內六角螺釘12相互連接。輸入軸的前、後支架與一次擠壓筒的前、後支架分別固定在機座底板14上。礦粉從料鬥8加入至一次擠壓筒10內,經螺旋推進器9的一次擠壓,進入成型套筒13內二次擠壓後排出,如將螺旋推進器9的出口端做成帶一芯棒的,並通向成型套筒13的中心部位,則礦粉成型後即為一中空柱狀體;若螺旋推進器不帶有芯棒,成品則為一實心柱狀體。
權利要求1.一種礦粉成型裝置,由皮帶輪、輸入軸、加料鬥、一次擠壓筒組成,其特徵在於在一次擠壓筒(10)內設置一螺旋推進器(9),礦粉出口處設置有一成型套筒(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礦粉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螺旋推進器的螺距為30mm~5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礦粉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成型套筒的入口角度為45°~7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礦粉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螺旋推進器(9)的出口端可做成帶一芯棒的並通向成型套筒的中心部位,亦可做成無芯棒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礦粉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成型套筒(13)的截面形狀是園形的、或橢園形、多邊形的。
專利摘要一種鐵礦粉成型裝置,適用於各種粉料的成型。裝置設有一次擠壓筒,筒內裝有一螺旋推進器,頂部開有一進料口並與加料鬥底部連通,礦粉出口處設有一成型套筒。螺旋推進器的出口端可做成帶一芯棒的並通和向成型套筒的中心部位;亦可做成不帶芯棒的,礦粉成型後則成為中空或實心柱狀體。
文檔編號B30B11/24GK2214290SQ9423967
公開日1995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16日
發明者朱開友, 陳士明 申請人:上海寶鋼冶金建設公司特種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