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7:58:37 2
專利名稱:一種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的發明,具體涉及的是熱切刀兩邊移動裝置的發明。
背景技術:
在公知技術中,熱切機生產中都是平口袋燙世,熱切燙刀不能前後移動,只能上下升降,對於諸如上大下小錐體狀的雨傘袋,領帶袋即無法燙切,只得靠人工燙粘來完成。
發明內容
鑑於公知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既能夠熱切平口袋,也可以熱切錐體袋的熱封切制袋機,以滿足錐體袋生產的需要。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該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包括驅動裝置、輸送裝置、電腦控制裝置和熱封熱切移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至少具有主電機、齒輪連杆等傳動機構,所述輸送裝置包括有直流電機、放料架、導輥、皮輥和輸送帶導軌,所述電腦控制裝置具有光電開關、控制箱、驅動器和步進電機,所述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設有氣缸、上下立軸、上下拖板,所述氣缸、上下立軸、上下拖板在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對稱設置,所述驅動裝置傳動軸上的大小齒輪嚙合並在大步輪的一側設有光電開關,所述驅動裝置的傳動軸上的凸輪與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的連杆連接,所述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的燙刀安裝在立軸及上下壓板之間,且立軸與橫鐵連接,所述壓板內設有水冷卻,所述燙刀與溫度控制儀連接,使燙刀溫度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以避免燙刀過熱而粘附薄膜。
本實用新型利用熱切熱封移動裝置上的氣缸帶動左右拖板使燙刀作前後來回運動,以達到塑料薄膜成錐體型斜度封切成形,本實用新型與公知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科學,操作方便,大大減少了人工力,並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效率。
本發明有如下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熱封熱切移動裝置結構圖。
圖中的標號20為輸送平臺;具體實施例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及其工作原理。
本機驅動裝置主要由主電機帶動皮帶盤和傳動軸1轉動,由傳動軸1上的小齒輪帶動大齒輪2,齒輪2上安裝兩隻磁鐵,在齒輪2的一側裝有光電開關3,在傳動軸1上還裝有凸輪4,該凸輪4與熱封熱切移動裝置的連杆5連接,該連杆5、6、7、8之間用軸連接,下立軸9作上下升降運動,上立軸13作左右旋轉運動,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設有燙刀15,該燙刀15由溫控儀控制裁切,並在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對稱設置氣缸12、下立軸9、上立軸13、上拖板11和下拖板10,燙刀15安裝在上立軸13,下壓板14和上橫鐵18之間,下壓板14內設有水冷卻,即在工作時壓住薄膜,以避免溫度過高使薄膜粘貼燙刀,上橫鐵18上設有若干彈簧,調節彈簧壓力能使薄膜準確定位,衝件16起固定燙刀15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首先啟動主電機使機械驅動機構正常工作,再由輸送裝置將放料架上的薄膜輕一系列傳輸皮輥經導軌徐徐將薄膜送入熱封熱切移動裝置,在電磁鐵和光電開關的作用下,電腦指揮左右氣缸工作,傳動軸1上的凸輪4帶動連杆5使對稱安裝在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的立軸和上下拖板來回運動,帶動熱切燙刀使塑料片斜度成形經熱封成錐體袋輸送到工作平臺,即為該熱封熱切錐體袋成形製作的一個周期。按照本發明設計主題所製作的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在包裝行業錐體袋的製作將帶來積極的使用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包括有驅動裝置、輸送裝置、電腦控制裝置和熱封切移動裝置,所述熱封切移動裝置上設有燙刀,其特徵在於所述熱封切移動裝置上設有氣缸(12)、下立軸(9)、上立軸(13)、下拖板(10)、上拖板(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其特徵在於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的氣缸(12)、下立軸(9)、下拖板(10)、上拖板(11)和上立軸(13)均左右對稱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的傳動軸(1)上的凸輪(4)與熱封熱切移動裝置的連杆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其特徵在於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的燙刀(15)安裝在上立軸(13)下壓板(14)和上橫鐵(18)之間,且上立軸(13)與下橫鐵(17)連接,所述壓板內設有水冷卻。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其特徵在於燙刀(15)與溫度控制儀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腦控制熱封切錐體制袋機,其主要特徵是該機包括驅動裝置、輸送裝置、電腦控制裝置和錐體熱封熱切移動裝置,所述熱封熱切裝置上設有左右對稱的氣缸(12)、下立軸(9)、上立軸(13)、下拖板(10)、上拖板(11)。其工作原理是由安裝在電機驅動軸(1)上的小齒輪帶動凸輪(4)上的邊杆(5)拉動熱封熱切移動裝置上的上下拖板來回運動,並由光電開關控制左右氣缸的活塞運動,使燙刀將塑膠袋錐體型在左右上立軸(13)上滑動旋轉斜度封切成形。
文檔編號B31B1/64GK2719561SQ20042008403
公開日2005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9日
發明者林侯榮 申請人:林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