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提升絞車捲筒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0:46:02 4
專利名稱:礦用提升絞車捲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機械,具體地指一種礦用提升絞車巻筒。
背景技術:
礦用提升絞車目前已經在採礦領域大規模應用。現有的礦用提升絞車使用的巻筒通常採用在巻筒擋圈外表面設置外齒圈來傳遞動力的設計,該設計雖然使得巻筒加工起來非常方便,但確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l)設置在巻筒擋圈外表面的外齒圈在工作室與減速器的輸出齒輪嚙合,容易對絞車操作人員安全造成威脅,操作人員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會被外齒圈傷害;(2)絞車工作時鋼絲繩或電線容易被設置在巻筒外表面的外齒圈絞斷,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3)使絞車體積過大,佔用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另外,由於現有的巻筒剎車面設置在擋圈外表面,擋圈內表面為工藝面,該設計與絞車巻筒配合的剎車系統採用皮帶包覆巻筒擋圈外表面的結構,使得皮帶連接處容易折斷,特別是反轉剎車效果較差,給實際生產帶來了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剎車性能優
異、安全性能好的礦用提升絞車巻筒,使其安裝在礦用提升絞車上後能減小絞車體積。
為實現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礦用提升絞車巻筒,包括筒體、左
擋圈和右擋圈,所述左擋圈和右擋圈分別與筒體相連,在筒體中裝有主軸,其中,所述左擋
圈和右擋圈中任一擋圈的內表面為與主軸同軸的內齒圈,另一個擋圈的內表面為與主軸同
軸的內圓弧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內齒圈的外端可以為敞口狀,所述內圓弧面的外端也可以為敞口狀。 在上述方案中,在左擋圈和右擋圈的外表面及外側表面還分別設有能將內齒圈的外端和內圓弧面的外端遮住的保護殼體。 為了適應上述保護殼體的安裝,所述左擋圈和右擋圈的外表面分別為外圓弧面,在該外圓弧面的內側設有一圈凸邊,所述保護殼體分別位於左擋圈和右擋圈的外圓弧面外側的止口處,與止口之間有間隙,保護殼體的內端部由止口擋住。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其帶有內齒圈擋圈與減速器的輸出齒輪嚙合;帶有內圓弧面的擋圈與鼓式剎車系統中的剎車鼓相配;保護殼體罩在上述兩個擋圈外,將嚙合齒輪與剎車系統罩住;鋼絲繩纏繞在筒體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能與鼓式剎車系統中的剎車鼓相配的帶有內圓弧面的擋圈,使得礦用提升絞車的剎車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與減速器的輸出齒輪嚙合的內齒圈擋圈,避免了現有設計中在擋圈外表面設置外齒圈造成絞車工作時鋼絲繩或電線容易被設置在巻筒外表面的外齒圈絞斷;避免了操作人員稍微不注意可能會被外齒圈傷害所帶來的安全隱患;減少了絞車的體積。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保護殼體,進一步的提高了安全係數。[0013] 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礦用提升絞車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去掉保護殼體後的結構示意圖;[0016]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左擋圈的結構示意圖;[0017]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右擋圈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_筒體,2-左擋圈,3-右擋圈,4-主軸,5-內齒圈,6_內圓弧面,7-外圓弧面,8_凸邊,9-保護殼體,10-止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筒體1、左擋圈2和右擋圈3,所述左擋圈2和右擋圈3
分別與筒體1相連,在筒體1中裝有主軸4,其中,所述左擋圈2的內表面為與主軸同軸的內
齒圈5,右擋圈3的內表面為與主軸4同軸的內圓弧面6,內齒圈5的外端和內圓弧面6的
外端都為敞口狀。 該巻筒安裝時,其帶有內齒圈5的擋圈與減速器的輸出齒輪嚙合;帶有內圓弧面6的擋圈與鼓式剎車系統中的剎車鼓相配;主軸4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在絞車底座上的軸承座上。巻筒工作時由減速器的輸出齒輪驅動內齒圈5帶動旋轉。 為了提高巻筒工作的安全性,在巻筒左擋圈2和右擋圈3的外表面及外側表面還分別設有能將內齒圈5的外端和內圓弧面6的外端遮住的保護殼體9。為了適應保護殼體9的安裝,所述左擋圈2和右擋圈3的外表面分別為外圓弧面7,在該外圓弧面7的內側設有一圈凸邊8,所述保護殼體9分別位於左擋圈2和右擋圈3的外圓弧面7外側的止口 10處,與止口 10之間有間隙,保護殼體9的內端部由止口 IO擋住。 本實施例在擋圈上設置保護外殼9後,該保護外殼9能完全罩住轉動的擋圈,使得設備運行更加安全可靠。 本實施例採用內齒圈5的設計,避免了由於外露的齒圈帶來的安全隱患。[0025] 本實施例採用內圓弧面6與鼓式剎車系統相配合,提高了其剎車性能。
權利要求礦用提升絞車捲筒,包括筒體(1)、左擋圈(2)和右擋圈(3),所述左擋圈(2)和右擋圈(3)分別與筒體(1)相連,在筒體(1)中裝有主軸(4),其特徵是,所述左擋圈(2)和右擋圈(3)中任一擋圈的內表面為與主軸(4)同軸的內齒圈(5),另一個擋圈的內表面為與主軸同軸的內圓弧面(6)。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礦用提升絞車巻筒,其特徵是,所述內齒圈(5)的外端為敞口 狀,所述內圓弧面(6)的外端也為敞口狀。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礦用提升絞車巻筒,其特徵是,在左擋圈(2)和右擋圈(3)的 外表面及外側表面還分別設有能將內齒圈(5)的外端和內圓弧面(6)的外端遮住的保護殼 體(9)。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用提升絞車巻筒,其特徵是,所述左擋圈(2)和右擋圈(3) 的外表面分別為外圓弧面(7),在該外圓弧面的內側設有一圈凸邊(8),所述保護殼體(9) 分別位於左擋圈(2)和右擋圈(3)的外圓弧面(7)外側的止口 (10)處,與止口 (10)之間 有間隙,保護殼體(9)的內端部由止口 (10)擋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礦用提升絞車捲筒,它包括筒體、左擋圈和右擋圈,所述左擋圈和右擋圈分別與筒體相連,在筒體中裝有主軸,其中,所述左擋圈和右擋圈中任一擋圈的內表面為與主軸同軸的內齒圈,另一個擋圈的內表面為與主軸同軸的內圓弧面。該捲筒使得絞車運行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由於外露的齒圈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了其剎車性能。
文檔編號B66D1/30GK201485210SQ20092008722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9日
發明者韓尚倫 申請人:湖北博創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