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攪拌反應罐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00:30: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攪拌反應罐。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攪拌反應罐廣泛地應用於各種生產中。現有的攪拌反應罐包括罐體、處於罐體中的攪拌軸,在攪拌軸上固定有單一的攪拌葉片,採用這樣的攪拌葉片來進行攪拌,其攪拌效果差,效率低下,特別是位於罐體內底部的物料。
此外,現有的攪拌反應罐多採用壓力表,溫度計和連通式液位計對罐內狀況進行監測,這種監測方式準確性差,不能滿足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的生產要求,同時,這種方式操作便捷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攪拌反應罐,其攪拌效果好。
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攪拌反應罐,包括:
罐體,所述罐體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分別連接有進料管和出料管,所述罐體的側面設置有顯示器,所述顯示器由顯示屏和控制模塊組成,罐體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液位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液位傳感器以及外部電源均通過導線連接在控制模塊上;
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一端穿過罐體處於罐體外,另一端處於罐體內,在所述攪拌軸底部設有第一攪拌機構,所述第一攪拌機構包括套設於所述攪拌軸外的第一連接套以及與所述第一連接套可拆卸連接並且傾斜向下的多個第一攪拌葉片,在所述第一攪拌機構上方、所述攪拌軸上設有多個第二攪拌機構,所述第二攪拌機構包括套設於所述攪拌軸外的第二連接套以及與所述第二連接套可拆卸連接並且水平設置的多個第二攪拌葉片,每個第二攪拌機構中,每個所述第二攪拌葉片的傾斜角度不同;
電機,所述電機固定安裝在所述罐體的頂部並與所述攪拌軸連接用於驅動所述攪拌軸正轉或者反轉。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罐體上設有可升降的取樣吸管,所述取樣吸管伸入罐體的部分設置有密封機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罐體的側面設置有清渣孔。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罐體底部周向間隔設有多個支撐腳。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罐體頂部設有基座,所述電機可拆卸安裝在所述基座上。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攪拌反應罐可對罐體內的物料進行充分的攪拌,特別是位於罐體內底部的物料,其攪拌效果好,效率高效。此外,通過顯示器可直觀、方便地對罐內狀況進行監測,這種監測方式準確性高,能滿足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的生產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攪拌反應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中攪拌反應罐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攪拌反應罐,包括:
罐體1,所述罐體1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分別連接有進料管2和出料管3,所述罐體1的側面設置有顯示器,所述顯示器由顯示屏和控制模塊組成,罐體1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液位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液位傳感器以及外部電源均通過導線連接在控制模塊上,通過顯示器可直觀、方便地對罐內狀況進行監測,這種監測方式準確性高,能滿足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的生產要求;
攪拌軸4,所述攪拌軸4一端穿過罐體處於罐體1外,另一端處於罐體1內,優選地,所述攪拌軸4是可以升降的,在所述攪拌軸4底部設有第一攪拌機構5,所述第一攪拌機構5包括套設於所述攪拌軸4外的第一連接套501以及與所述第一連接套501可拆卸連接並且傾斜向下的多個第一攪拌葉片502,以此可對位於罐體1內底部的物料進行充分的攪拌,在所述第一攪拌機構5上方、所述攪拌軸4上設有多個第二攪拌機構6,所述第二攪拌機構6包括套設於所述攪拌軸4外的第二連接套601以及與所述第二連接套601可拆卸連接並且水平設置的多個第二攪拌葉片602,每個第二攪拌機構6中,每個所述第二攪拌葉片602的傾斜角度不同,以此可對罐體1內的物料進行充分的攪拌,其攪拌效果好,效率高效;
電機7,所述電機7固定安裝在所述罐體1的頂部並與所述攪拌軸4連接用於驅動所述攪拌軸4正轉或者反轉,電機7與攪拌軸4之間通過齒輪或鏈傳動或齒帶傳動方式連接。
優選地,在所述罐體1上設有可升降的取樣吸管8,以此便於從罐體1內取樣,所述取樣吸管8伸入罐體1的部分設置有密封機構,避免可保證取樣吸管8與罐體1之間連接的密封性,避免物料外漏。
優選地,在所述罐體1的側面設置有清渣孔100,以此便於清理罐體1內的廢渣。
優選地,在所述罐體1底部周向間隔設有多個支撐腳101,以此便於罐體1的安裝、固定。
優選地,在所述罐體1頂部設有基座9,所述電機7可拆卸安裝在所述基座9上,以此便於電機7的安裝、固定以及拆卸。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