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部首叫法(象的本義)
2023-07-31 13:42:50 3
(動物:大象)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漢字在其中發揮了核心的作用,確保了中華文明的延續和發展。中醫素來強調中醫人一定要有象思維,「比類取象」、「脈象」、「藏象」等,為中醫人所熟悉,然而到底什麼是象?象的本義是什麼?歷來解釋不一,值得探究一番。
說到「象」,普通讀者知道的還有「大象」、「象棋」、「想像」、「形象」、「象徵」、「氣象」、「萬象更新」等,易學有「兩儀生四象」。前面第一個表示大象這種動物,其餘則包含意想、徵兆、表像、事物某種抽象屬性等含義,那麼這些延伸出來的含義和大象有什麼關係呢?
「象」的甲骨文,完全體現了大象身形,突出其長鼻。那其本義是否指大象這種動物呢?
《說文》:象,南越大獸,長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這也是說的大象這種動物。然而,我們從上面的四象、象棋、想像、氣象、脈象等看,他們實難和大象產生任何聯繫。
《韓非子•解老篇》: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易經·繫辭》:「象也者,像此者也。」對於象的衍生意闡釋,古今多數學者認同從大象這種動物來推導。然而,上述解釋並不能解開我們心中的疑問。
從考古成果中可知,古代中原是有大象的,曹衝稱象這一典故,也可謂婦孺皆知,判定人們難以見到大象,從而按圖去想像,這理由並不充分。至於《易經·繫辭》解釋為相像義,有偏旁部首的「像」,當在「象」字產生之後,人們表達相像義,為何不直接使用「像」,而繼續廣泛使用「象」呢?我們都知道「像」和「象」的含義區別是很大的。
從上述包含「象」的詞彙中,除了大象,出現較早的應該是「兩儀生四象」,我們看看研究「四象」會得到什麼。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即陰陽,四象為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又稱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學說,比八卦更早,其繼承了陰陽基於時空的認識,拓展作時空表達,時間上為一年春夏秋冬,空間上則是東南西北(或前後左右)。四象學說後延伸拓展,指天上四片星雲,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是上古先民夜觀天象,而由星雲圖像抽象而來,由此逐漸發展建立起上古天文學。從陰陽發展出四象,我們可以確定和陰陽關係密切。
我們看看《禮·樂記·注》的解釋:象,光耀也。我認為《禮·樂記·注》作光耀的解釋最為貼近本義。再具體些,「光耀」改為「光影」,則更容易被今人所理解。所以,我認為「象」的本義就是「光影」,後產生各種衍生義,但基本上都包含事物某種抽象性屬性這一內涵,而且包含「象」的諸多詞彙,都透露出以陰陽學說為根基的文化源流。那麼「大象」和「光影」是如何發生聯繫的呢?
我們嘗試用上古先民的思維來認識世界。當上古先民具備哲學反思思想觀察思考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給上古先民最大的印象,不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花草樹木、鳥獸魚蟲,他們發現白天和黑夜的輪轉,是「恆定不變」的最大規律,所以上古先民認為光和影為世界最大的奧秘,其揭示了時空的核心和關鍵。如果世界最初一片黑暗,人們不會有關於時空的概念,因此上古先民由光和影進一步發明創造了陰陽的概念,是極其偉大的,我認為是華夏文明的發端。
不同於西方自然哲學傳統認識,他們始終在「四元素」「原子論」等實體上去認識自然世界,而我們的祖先,早已由觀察實體自然,上升到創造出陰陽這樣的偉大哲學概念,可見東西方自然哲學的截然不同。這裡要說的是,東西方自然哲學各有利弊,除了中醫學從自然哲學出發始終不離自然哲學,並著落於中藥、人體等,我們其他的傳統哲學理論,大多數已玄化,只能稱之為文化。而西方自然哲學關注實體的傳統,創造了當今的科學體系,但卻失去對整體方面的哲學認識。我認為,中醫學既注重哲學原理關注整體,又注重實體善於識病用藥的思維方式和理論結構,將是未來人類世界的一大助力。以上是我對東西方自然哲學的一點認識,或是為何中國幾千年來未能發展出「科學」的根本性原因。因為我們過去對實體的探索和思考,確實不及西方世界那樣極致。
繼續前面的話題,上古先民通過對光影的觀察和思考,發現陸地上展現光影變化最大的活物就是大象,以大象之形作字而表形,以大象身體在光線下表現出的大的「光影」之義而表義,可謂十分貼切。所以,我認為「象」字被創造之日起,就具「光影」本義。再看四象之太陰太陽少陰少陽,表達了光影明暗程度上的四種不同情況,命名四象的思路就更加清晰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