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的家鄉在哪裡(黃陂是朱姓木蘭還是意指花木蘭)
2023-07-26 00:37:56 2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代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每一個上過學的中國人對《木蘭辭》肯定是不陌生的。關於她的故事流傳,也正是從這首《木蘭辭》開始。但花木蘭終究姓什麼,是哪裡人,又是哪個朝代的,史書並無明確記載。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於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於《古今樂錄》,後經隋唐文人潤色。後來,花木蘭被搬上了熒幕,從電視劇到電影到動畫,人們對花木蘭是越來越熟悉,花木蘭的形象也是越來越鮮活。
同時也出現了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木蘭故鄉「一說,形成了「搶名人」風氣。如在安徽亳市有花木蘭故鄉的說法,建有花木蘭廟,塑有花木蘭像,還有皇帝詔見花木蘭的地方。
河南商丘虞縣也同樣有花木蘭鄉,陝西延安有花木蘭墓,說花木蘭是延安人,包括武漢黃陂的木蘭天池,相傳是木蘭將軍的外婆家,是木蘭將軍小時候生活、習武的地方。
但就這熱鬧的「搶名人」,不僅是花木蘭,包括有山西兩地爭搶堯帝故裡,湖南陝西爭搶炎帝故鄉,浙江蕭山、諸暨和紹興爭搶西施,以及這河南湖北安徽爭搶花木蘭。從曹操劉備趙雲到李白女媧西門慶,不管是現實還是小說,無論歷史還是神話,某某故裡或是故鄉成為一大熱門。
伏羲東奔西走,黃帝到處安家,女媧遍地開花,諸葛四方顯靈。不管是為吸引眼球,吸引投資,換來人民幣,拉動GDP,歷史人物,神話角色都被統統納入了「文化產業」。花木蘭,自然也不例外。
木蘭天池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鎮的石門山,與木蘭山、木蘭湖毗鄰,是國家5A級景區,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景區裡的外婆家據說是木蘭外婆黃英姑的故居,是木蘭習武的第一啟蒙老師。
相傳木蘭小時候經常到天池旁舞劍揮刀,操練十分刻苦認真。同時山頂上的朱家山寨,據說也是木蘭的娘家所在。
那麼木蘭真是武漢黃陂人嗎?通過木蘭天池風景區,發現景區內不僅有木蘭將軍的雕塑,還有木蘭祠,祠內供奉著木蘭將軍,以木雕形式刻畫出一代巾幗英雄不讓鬚眉的英姿颯爽。為宣揚木蘭文化,景區內也處處展現忠孝節義。
《黃陂縣誌》記載:「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今黃陂)人也。姓朱父壽甫,母趙氏……兒時狀貌端凝,不雅修飾……」漢文帝時會匈奴入侵,軍書迭至,「壽甫苦於贏弱不堪遠徵,日夕憂慮。木蘭……乃市鞍馬。易戎服,為男子妝,代父從徵。」「一十二載,立功異域」,朝廷封她為將軍。木蘭不受朝祿,乞歸故裡,死後葬於木蘭山北的將軍廟下。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木蘭父親姓朱,那麼也就是這裡的木蘭是朱姓木蘭。而景區的朱家山寨也是朱姓,因此這裡的木蘭與花木蘭可能是兩個不同的歷史人物。
武漢黃陂已有4400年築城史,在南朝宋元徽四年、南齊建元元年,隋開皇十八年,先後三次設置木蘭縣。唐武德三年廢除木蘭縣,併入黃陂縣。《新唐書·地理志》就有「黃岡上,武德三年省木蘭縣入焉,又析置堡城縣,七年省。有木蘭山」的記載。
而在《黃州府志》、《湖北通志》、《萍蹤積小》、《名勝志》均有類似記載,鄉人為紀念這位巾幗英雄,在墓前豎立「木蘭將軍之墓」的石碑,並於明萬曆三十七年在山上建了木蘭殿、木蘭將軍坊。從此木蘭山名聲大震。繼而,更多的木蘭文化也被挖掘出來,木蘭天池則是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重要組成部分。
專家學者考證研究後指出,木蘭古縣縣名有朝廷追念褒揚木蘭將軍之意,並推斷距今約1600年的木蘭古縣之縣治可能就在今木蘭山北、灄水河邊的湖廣黃陂的雙龍鎮(今武漢市黃陂區姚家集街道大城村)。那麼這個木蘭縣是朱姓木蘭的故鄉,還是花木蘭故鄉呢?
經查找資料顯示,有專家學者認為,花木蘭實則姓「朱」,但也有人說是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 而說木蘭姓花,最早見於明代徐渭的《四聲猿傳奇》。
因此,武漢黃陂的木蘭故鄉指向應該是朱姓木蘭,而關於花木蘭的故鄉,河南商丘虞城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木蘭之鄉」,但木蘭故鄉依舊爭論不休。
而黃陂的木蘭文化,也容易給遊客造成是花木蘭文化,形成一種模糊不清的界定,同時不少人也認為素有「木蘭故裡」之美譽的黃陂就是花木蘭的故鄉。
那麼,花木蘭究竟是哪裡人?不妨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