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與丞相有啥區別(丞相是什麼宰相是什麼)
2023-07-26 05:44:45 2
導言:我們在電影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古代的高官往往有的稱呼為宰相,有的稱呼為丞相,比如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的這個劉羅鍋宰相,那麼到底什麼是宰相,什麼又是丞相,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宰相與丞相的字面區別
其實關於宰相與丞相二者其實是有區別的,但是區別並不是很大,這些都是古代中國封建王朝最高級別一種官員的稱呼。為什麼會有叫法不同,與時代的發展有一定關係。
如果要明白什麼是宰相,什麼是丞相,那麼有必要來看看中國漢字的宰相與丞相的字面意思到底有什麼區別,名詞都是由漢字構成的。
「丞」字,最早出自甲骨文,從字形上看是一個人用雙手救人,或是用雙手把持某物,在春秋時期成為了一種高級官員的稱呼,秦國左、右丞相。《戰國策》中堯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
甲骨文
「宰」字,同樣也是最早出自甲骨文,「宰」帶有殺戮的意味,比如宰割,宰犧,「宰」字引申開來就出現了主宰。在商周時期,沒有科學,但是有宗教活動,宗教活動中就會有祭司,這個祭司就有在宗教活動中宰殺犧牲品的職責,當然還包括祈禱祝福一類的活動,比如東北以前跳大繩什麼的,後來又演變出太宰,這個太宰就是類似大祭司。太宰的權力還是很大的,後來到了唐代就正式出現宰相這樣的高官。
丞相與宰相所處的官級大小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總理,副總理這個等級。在春秋戰國時,雖然有太宰這樣的官員,但並沒有宰相這種職務,專門的丞相也沒有,但在那時有「相
」這個職務,這個職務就相當於後來的丞相,宰相。相是專門輔佐國君的高級官員,現在象棋裡的相就是緊靠著君王大領導的官員。
宋代宰相
宰相與丞相的具體區別
說到這裡,那麼丞相與宰相是一回事,二種稱呼麼?其實並不是這樣,有區別,如果沒有區別,為什麼後來還有這樣不同的叫法呢?真正丞相是在秦王朝建立以後才專門出現,比如丞相李斯,作為秦帝國最有實權的官員,與宦官趙高共同改寫了歷史,終秦的始作俑者。
秦結束後,漢王朝建立,東漢西漢都有丞相設置,說到丞相,最有名的就是曹丞相曹操了,還有東晉的王導等。而宰相是到了唐朝才正式有的官職,唐之後宋朝的宰相也非常多, 並且很有名。在唐代之後就再沒有丞相之說。丞相自秦漢晉出現,唐宋之際是宰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自唐代開始中國官員的性質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秦漢之時,中國漢民族的尚武之風較濃,一直延續到兩晉,在秦漢時期,封建官員的文武之分並不明顯,往往文員上馬能作戰,下馬能入朝管理朝政。比如曹操看似文官,叫丞相,其實是武將,在曹操身上就文武一身,文武兼備。只是有些官員的武力值比較出眾,因此稱為武將,有些更會出謀而稱為謀士。丞相的稱呼是帶有文武兼備性質,從「丞」字上能引申出武力拯救的意思,加上個相字,也就是文武兼備的高級官員。然而到了唐代,文武之間的區別就非常明顯了,文官主要是負責文職,不作戰,武將是負責戰爭作戰,不參與管理朝政,當然如果武將篡權搞武裝割據,佔地為王甚至反唐,就另當別論。
為什麼唐朝會出現明顯的文武分化,這與鮮卑北魏有一定關係。西晉滅亡後,中原漢族勢力元氣大傷,北方遊牧民族興盛起來,最後的分工是鮮卑族多從事戰爭,中原民族多從事農業生產和文職,到了唐代這種分化依然存在。到了中唐時期李林甫,獨霸朝綱,斷了武將入相之路,讓武人就當武人,不要從事與文相有關的活,最後直接導致文武分家。唐結束後的宋更不用說了,以文治國,因此相的稱呼就沿用了唐的稱呼,宰相,更將宰相這一職務發揚光大。
結語:
所以丞相的意思是文武兼備的國相,而宰相是純粹的以文為相的國相。太宰本身就是一種文官,祭司就是文官,引申出來的宰相也就是文相。中國古代的等級是非常嚴格,對文字的使用非常講究,一字確實如千金,不是想當然的。而開文提到了大清朝的那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在清代是沒有宰相之說,有內閣大學士,有軍機處,劉墉本身就是一文官大學士,至於為什麼取名叫宰相劉羅鍋,這要問導演怎麼想的了。在明代連宰相都被朱元璋給取消了,明清兩代也就沒有宰相,更沒有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