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用海水製冰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20:16:21 1
專利名稱:漁船用海水製冰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漁船用海水製冰機,屬於船舶類中的船用輔助設備領域。
現有技術中的製冰機有板式製冰機,片狀製冰機,筒式製冰機,螺杆式製冰機,其性能特點各有所長,通常根據不同使用場合和不同工況選用,但對於作業於海洋、用於漁船、以海水作為製冰原料這樣工況的製冰機,上述的製冰機都反映出了所存在缺陷,如結構複雜、體積大、重量重以及不抗海浪顛簸和要以淡水作為冷卻水等不足和限制條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作業於海洋、用於漁船、以海水作為製冰原料,又可以以海水作為冷卻水的漁船用海水製冰機。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內容是漁船用海水製冰機主要包括機體、螺杆式製冰筒、壓縮機、套管式冷凝器、膨脹水箱、淡水離心泵、冷卻器、海水旋渦泵、柴油機以及底座和中間層,其動力的聯接路線為柴油機分別提供動力給螺杆式製冰筒、壓縮機、淡水離心泵和海水旋渦泵,使之不依賴船機的動力來源,其海水製冰設備的聯接路線為製冷工質在壓縮機中被壓縮後,進入套管式冷凝器被冷卻,然後進入螺杆式製冰筒,螺杆式製冰筒是一個蒸發器,製冷工質在其中吸熱蒸發,使製冰原料海水在常溫下冷卻為冰,附著在製冰筒的外筒內壁,螺杆不斷向上推擠,刮下冰層,生產出攝氏零下5度的片狀海水冰,直接供漁船使用。淡水冷卻的設備聯接路線為在淡水離心泵的作用下,套管式冷凝器的內管中作為冷卻介質的淡水吸收了製冷劑放出的熱量,溫度升高,進入膨脹水箱,然後進入冷卻器,經過不斷循環流動的海水冷卻,又進入套管式冷凝器內管,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為我國沿海各地區各類機動漁船使用保鮮冰,提供了結構緊湊合理、使用方便、裝備在漁船上的海水製冰機。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徵進行詳細描述
圖1漁船用海水製冰機示意圖圖2漁船用海水製冰機工作原理示意圖如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機體1、螺杆式製冰筒2、壓縮機3、套管式冷凝器4、膨脹水箱5、淡水離心泵6、冷卻器7、海水旋渦泵8、柴油機9和底座10、中間層11等組成。其動力的聯接路線為安裝在底座10上的柴油機9分別與螺杆式製冰筒2、壓縮機3、淡水離心泵6和海水旋渦泵8聯接並提供動力。其海水製冰設備的聯接路線為壓縮機3與套管式冷凝器4聯結,套管式冷凝器4進一步與螺杆式製冰筒2聯接,螺杆式製冰筒2又與壓縮機3聯接,製冷工質在壓縮機3中被壓縮後,進入套管式冷凝器4被冷卻,然後進入螺杆式製冰筒2,製冷工質在其中吸熱蒸發,使製冰原料海水冷卻為冰,附著在螺杆式製冰筒2的外筒內壁,螺杆不斷向上推擠,刮下冰層供用。淡水冷卻的設備聯接路線為淡心離心泵6與套管式冷凝器4聯接,套管式冷凝器4又與膨脹水箱5聯接,膨脹水箱5又進一步與冷卻器7聯接,冷卻器7又與淡水離心泵6聯接。淡水離心泵6運行,使冷卻介質淡水在套管式冷凝器4的內管中吸收了製冷工質放出的熱量,溫度升高,進入膨脹水箱5,然後進入冷卻器7,經過安裝在中間層11上的海水旋渦泵8帶動下不斷循環流動的海水冷卻,又進入套管式冷凝器4,周而復始,循環進行。
由海水旋渦泵8排出的海水大部分進入冷卻器7,一小股支流作為製冰的原料進入螺杆式製冰筒2。在漁船用海水製冰機內的管路上可以設置流量、壓力、溫度的傳感控制部件,實現製冰機的全自動化。
權利要求1.一種漁船用海水製冰機,主要由機體1、螺杆式製冰筒2、壓縮機3、套管式冷凝器4、膨脹水箱5、淡水離心泵6、冷卻器7、海水旋渦泵8、柴油機9、底座10和中間層11組成,其特徵在於動力的聯接路線為安裝在底座10上的柴油機9分別與螺杆式製冰筒2、壓縮機3、淡水離心泵6和海水旋渦泵8聯接,其海水製冰設備的聯接路線為壓縮機3與套管式冷凝4聯接,套管式冷凝器4進一步與螺杆式製冰筒2聯接,螺杆式製冰筒2又與壓縮機3聯接,其淡水冷卻的設備聯接路線為淡水離心泵6與套管式冷凝器4聯接,套管式冷凝器4又與膨脹水箱5聯接,膨脹水箱5又進一步與冷卻器7聯接,冷卻器7又與淡水離心泵6聯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種漁船用海水製冰機,主要由機體、螺杆式製冰筒、壓縮機、套管式冷凝器、膨脹水箱、淡水離心泵、冷卻器、海水旋渦泵、柴油機、底座和中間層組成,其動力聯接路線為:柴油機分別與螺杆式製冰筒、壓縮機、淡水離心泵和海水旋渦泵聯接;海水製冰設備聯接路線為:壓縮機→套管式冷凝機→螺杆式製冰筒→壓縮機;淡水冷卻的設備聯接路線為:淡水離心泵→套管式冷凝器→膨脹水箱→冷卻器→淡水離心泵。
文檔編號F25C1/12GK2274324SQ9623074
公開日1998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20日
發明者馬捷, 潘公瑾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 廣州市東山區中立製冷配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