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早戀和性教育(高中生二胎媽媽)
2023-07-25 20:06:03 2
雖然對韓綜的內容做足了心理準備,但今年3月上線的一檔韓國真人秀還是刷新了我的認知底線——
《大人們不了解的高中生爸媽》。
聽名字就知道它的主題是什麼。
如題所說,這檔韓國真人秀把鏡頭直接懟到未成年爸媽的身上,通過追蹤拍攝,邊拍邊播的方式,觀察在10多歲經歷結婚、生孩子、育兒的小爸爸、小媽媽的日常生活。
節目在MBN 播出,一上檔,就在韓國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有人說,這是拿未成年人懷孕來娛樂化。
也有人提出,通過綜藝這種相對輕鬆的形式達到引起民眾重視的目的,還是有意義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現象不是孤例。
央視曾經報導了短視頻平臺出現大量未成年懷孕的視頻,十四五歲的女孩子扎堆「炫娃」並在視頻裡爭相炫耀。
可見,在隱秘的社會角落中,未成年人懷孕產子的情況並不鮮見。
我無法揣測這檔韓綜的初衷和意圖,但透過鏡頭所展示出來的問題細節,的確是肉眼可見的真實。
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身為成年人的我們所不願承認、也不願面對的。
01第一期時,求生欲滿滿的中老年嘉賓們就馬上解釋:
「《高中生爸媽》節目並不是支持嘉賓們的所有行為,或者是有讓這些行為正當化的意圖。」
但是,被問及下決心來參加錄製的原因,這些年輕的媽媽們就給出了與中年嘉賓們截然相左的觀點。
她們看起來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昭示自己代表著一個勇敢無畏的年輕群體,並希望打破大家對高中生爸媽的偏見,為這個年輕群體正名——
金智雨:「我作為父母也在認真地生活。」
李露西婭:「不覺得羞愧!」
即將臨盆的高三準媽媽樸書賢:「我和我的丈夫雖然年紀還小,但可以過得很好!」
極力說明即便她們在上學的年紀就願意擔負起生育的重擔,那也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
而且,女孩們在現場和中年嘉賓們交流育兒經驗時,沒有一絲一毫的違和感,哪怕他們之間隔著一兩代人的鴻溝。
像金智雨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遠超部分成年人,連中年嘉賓們都感嘆她了不起。
可矛盾就矛盾在這裡。
看起來,好像是我們誤會了,她們的確有這個能力為自己負責。
但是節目越是往後推進,時間越是拉長,事實就越能瘋狂打臉。
堅信自己「可以過得很好」的樸書賢,一開始就敗在了經濟問題上。
她的男友李澤凱(又被譯成李澤蓋),是一位在韓國念高二的中國男生。
因為交往後書賢意外懷孕,二人放棄了學業。
沒有固定收入,兩人買育兒用品,只能去價格最便宜的倉儲式育兒用品賣場,挑最急需的用品買。
澤凱的父親幫他們交了房租,可房間裡空蕩蕩的。
因為沒錢買家具和家電,連吃飯也在地上進行。
小兩口的日常話題永遠圍繞著「謀生」打轉。
每天,小男生澤凱會去市區的一家公司靠組裝和製作梯子掙錢,外出前留給書賢4000韓元。
還在孕期的書賢就靠著4000韓元從便利店買速食品填飽肚子。
李露西婭,生下孩子快兩年,和寶寶一直生活在垃圾堆一樣的環境裡。
斷奶後,餵孩子吃的是速凍食品。
日常生活不是睡覺就是吃飯,黑夜和白天幾乎顛倒。
或許是獨自帶孩子身心俱疲,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把孩子帶回臥室睡覺。
現場,心理諮詢師樸載妍看得著急,一再提醒她:
一天要至少花30分鐘-1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
在個時候,孩子是通過與母親的對視,母親的面容和表情,形成「自畫像」的時期。
同時,對孩子來說,整潔乾淨的環境具有較強的安全感。
可專家說的這些,對這個年輕的女孩來說並不容易。
看得出來,她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
但沒有人教她該怎麼照顧孩子,也沒有能給她搭把手。
生完孩子,獨立育兒的十幾個月以來,她既感到無助,又不肯尋求幫助。
極度迷茫的時刻,她只能按照學生時代養成的習慣破罐子破摔。
第三期請來的金孝真,上高三時就已經生了兩個孩子。
大兒子出生後不幸患上腫瘤,反覆復發。
輟學,打工,艱難維生,讓這個女孩在3年內快速成長。
當然,也有看起來過得不錯的,比如崔珉兒。
在孩子的周歲宴上,崔珉兒和她的丈夫東源,站在大家族的中心位,畫面溫馨和諧。
一臉幸福笑顏的珉兒母親卻突然百感交集,嗚咽地哭了起來:
「別的女孩都走了平坦的人生之路,為什麼我的女兒子選擇了這麼一條布滿荊棘的路?
想起珉兒受過的苦,以後還要經歷多少痛苦?
珉兒以後的人生該怎麼辦?」
明明她看起來很幸福,但珉兒的媽媽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原來,當初還在上高中的崔珉兒意外懷孕時,已經和她當時的男友也是她現在的丈夫東源分手了。
因為懷孕的問題,她又不得不鼓起勇氣再度聯繫男友。
由於還是學生的緣故,本來是為了告知男友自己需要緊急墮胎,沒想到東源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說珉兒把孩子生下來,並堅稱自己會負上責任。
於是,珉兒一面擔心因為懷孕而被退學,害怕父母責怪,一面又經不起男友的鼓動想把孩子生下來,只能在高三期間的自我糾結中,隱忍著懷有身孕的辛苦繼續學習。
懷孕八個月後,眼見即將生產,無法再隱瞞下去,才發簡訊告訴父母自己的身體情況。
珉兒的父母找上門時,東源的爸媽不以為然地安慰道:
「我也是超速完成任務的,但是你看,不也活得很好嘛?」
這才了解到,東源一家都是早婚早育。
東源的母親19歲就懷孕生子,東源的哥哥20歲成家立室,有了孩子。
美其名曰,因為「人品好,所以很早就成家了。」
現場的中年嘉賓大呼這種家庭構造在現在這個時代是戲劇性的存在。
而東源的父母其實打從一開始就知道珉兒懷孕,但從頭至尾都沒有與珉兒的父母溝通過,就是擔心珉兒的父母阻撓珉兒生子。
這件事情,東源的父母一直隱瞞到珉兒的孩子1歲多。
珉兒的父親知道後,半開玩笑式地抱怨:
「你是真的壞」。
「孩子都被你洗腦了」。
家長不靠譜,兒子也是一樣。
面臨強制服兵役時,因為孩子太小,自身家庭情況特殊,按照規定,男方可以申請延期入伍。
可東源從頭至尾都沒跟自己的妻子珉兒商議過,先申請了延期入伍,又私下偷偷取消。
對自己入伍後,妻子珉兒和孩子的生活沒有任何規劃,對自己家庭的收支情況也一無所知。
這個21歲的男人打算全部仰賴和指望自己的父母。
珉兒高中的時候也想考大學,因為生育放棄了夢想。
在孩子的周歲宴上,珉兒的高中同學們也前來赴宴祝賀,而這些與珉兒同齡的女孩子們都考上了大學。
看到這一幕情境,珉兒的母親才發出了前面的那段感慨。
他們的女兒的人生已經被徹底改寫,甚至沒有退路可選,要面臨怎樣的未來,母親恐怕已經預見到了。
02節目播出後,很多人質問:
「既然沒能力,當初為什麼把孩子生下來?他們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嗎?」
身處個人的獨特生活環境和立場,我想這些女孩子們都有自己的道理。
我或許沒有資格妄加評斷,但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到這些個體選擇的背後的一些共性問題上:
首先,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疑問——青少年的性教育去哪裡了?
節目裡,被問到身邊同學的初次性經歷是幾歲時,幾個未成年媽媽的回答基本相似:
14-15歲,並指出特別是從小學到中學的過度時期。
像李露西婭,一開始還說,自己每次都是在做了充足的避孕措施。
因此,發現自己懷孕後,她堅信這是緣分。
所以,她說:「我沒有辦法把孩子送走。」
結果,後來跟前男友溝通時,她才知道,她的避孕措施的確是做足了,可關鍵時刻男方摘套體外射精。
中年嘉賓聽後怒斥:這是性教育嗎?!
節目裡指出,韓國對青少年避孕方法取向的調查顯示:
未成年人最喜歡、也最依賴的避孕方式就是體外射精。
原因就在於,孩子們最常接觸到性的途徑是小電影、性視頻。
然而這些視頻展示了過多體外射精的場面,使用保險套的情境卻少之又少,對青少年的性認知產生極大的誤導。
而對於教育青少年如何使用保險套的性教育欄目,卻產生類似「助長不良風氣」的非議和批評。
在性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孩子們憑藉周圍同學的「經驗」,在無知的情況下偷嘗禁果。
據韓國統計廳2020年對韓國人口流動調查的統計顯示:
一年中進行分娩的10後青少年中有918位是高中生,其中未滿15歲的有11位,還包括身小學生。
韓國教育部·保健福利部·疾病管理本部,於2018年對青少年健康形態調查顯示:
韓國人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平均年齡是13.6歲,也就是基本從小學六年級到初一的時期。
青少年發生性行為時,完全沒用避孕措施的就有33.2%。
事實上,我們國家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多少。
在我國,未婚青少年每年人工流產的人數達400萬人,佔人工流產總數的40%,其中19%有多次流產經歷。青少年已經成為了我國人工流產的「主力軍」。
這麼看來,對於少年們,發生性行為是不是比較普遍的事情?
韓綜裡的性教育老師李時勳不敢把話「說絕」,只能支吾地說:「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情。」
但是,三位高中生媽媽們卻非常肯定地說,戀愛中發生性行為對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很常見。
「你今天去哪?」
「準備和男朋友睡覺。」
很多青少年,把是否具有性經歷作為自己成熟的一個標誌。
而少年們的腦袋裡雖然有了「責任」這個概念,但是心裡卻沒有責任感,更意識不到,「責任」往往與「代價」相關聯。
責任,同時也意味著你需要放棄很多東西,拴上束縛以往部分自由的枷鎖。
其次,未成年人意外懷孕,不管怎麼看,都是不該發生的事情。既然不該發生,為什麼這個現象卻越來越多?
節目裡18歲生子的單親媽媽李露西亞,自己無法負擔強度過大的育兒生活。
父母對李露西亞在高中時代就私下生下孩子的事情長久以來都無法釋懷,對女兒的行為既無法理解,也不能原諒。
從她生育之後,包括奶奶、媽媽、大姨在內的一家子女性成員都讓露西亞把孩子送給她的姐姐撫養。
似乎孩子送給姐姐,李露西亞的生活就能步入正軌,就能重新出發了。
親人無視自己已經成為母親的事實,還奉勸她趕緊把孩子送給別人,讓露西亞陷入更加迷茫的狀態。
但事實上,看到最後你才會發現,由於既不會育兒,也沒有經濟收入和穩定的工作。
一年2/3的時間裡,李露西亞都是把孩子扔給自己的母親照看。
看似感情不錯的樸書賢和李澤凱,後續更是一團亂麻。
樸書賢生產時,由於男友澤凱既不是法定意義上的丈夫,也不是成年人,無法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書賢只能自然分娩。
承受了36個小時的分娩之痛,再加上育兒的瑣碎和繁雜日常,書賢患上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全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2021年4月4日,書賢情緒失控,抄起桌上的水瓶,往男友澤凱的頭上澆了過去。
繼而又憤怒地從廚房拿刀威脅澤凱要砍死他和孩子。
最後,為了保護孩子,澤凱被砍傷。
澤凱報警後,法院下達禁止靠近令,責令書賢禁止接近澤凱和孩子。
事後,澤凱凱搬到父母家帶著孩子一起生活。
而生病的樸書賢,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傷害澤凱和孩子的行為表示過真誠的歉意。
這對在節目最初非常甜蜜的小情侶,在節目最後不歡而散。
當初自己「可以過得很好」的豪言壯語已經化成了泡沫。
單親媽媽金智雨的生活狀態也很絕望。
她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孤立無援的環境裡。
母親23歲未婚生育後,父親就跑了,母親因此把情緒發洩到智雨的身上,對智雨的態度冷漠。
當時不成熟的母親其實並沒有做好生育的準備,母親覺得是自己的犧牲換來智雨的長大,對智雨的控制也越來越多。
金智雨曾兩次試圖自殺,母親就兩次把她送進精神病院。
九個月後,在智雨的極力請求下,被母親接回家後,發現母親自己已經再婚。
金智雨需要的關心,母親都給了繼父的兩個女兒。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這個還未成年的女孩都找不到任何歸屬感。
最終高二時輟學、離家出走……
在烤肉店打工維持生計時遇到了比她大7歲的男友,未婚懷孕。
原本智雨打算聯繫母親幫忙決策,可當她打電話哀求媽媽時,電話那頭傳來的依舊是一如既往的責備和辱罵。
這也是智雨當初下定決心要生下孩子的原因。
因為她的生活太過孤獨,太缺失安全感了。孩子將是她人生的一個溫暖的情感寄託。
不過,正因如此,她沒有料到自己作為一個過早輟學的學生要單獨養育一個孩子的困難重重。
在生育和帶孩子的階段裡,智雨的母親,她的前男友從未施以援手。
因為對現實感到失望,智雨一直在考慮,是否應該把自己的孩子送走。
後來,前男友突然醉酒上門,讓智雨數次遭到前男友的暴打而險些喪命。
這一切都被她年幼的女兒目睹。
金智雨的精神狀況全面崩潰。
社區的工作人員與智雨商議後,把孩子帶往兒童臨時保護機構。
因為對孩子非常內疚,她整日把自己關在房間嗜酒昏睡。
似乎要走上自己母親的那條老路……
03我國大型警務紀錄片《守護解放西3》中也有一個同樣「血淋淋」的案例。
2021年9月,坡子街派出所接到報警:女孩小玲(化名)被強姦。
事發時,小玲不滿13歲。
接到報警後,派出所民警們絲毫不敢怠慢,第一時間對女孩展開問詢。
在詢問過程中,儘管節目組後期對女孩的聲音進行了變聲處理,但仍能察覺出小玲在描述事件時那種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連民警都感到震驚。
不僅饒有邏輯地描述事情發生的過程,指認與她發生關係的張某,並強調二人是在自願的情況下發生的性關係。
原來,小玲與一位20歲的男生張某相約,7月份和另外兩個女孩子一起到長沙玩兒。
張某提前為女孩子們購買火車票,安排住宿賓館。
到達長沙後,小玲就在賓館內與張某發生了性關係。
回深圳沒多久,小玲發現自己懷孕了……
隨即,張某被警方傳喚到案。
起初,張某辯稱,自己只是在賓館房間內與小玲玩手機、吃東西。
在民警強大的審訊攻勢下,才承認兩人發生了關係。
而且,在使用小玲身份證件幫助其購買高鐵票時,他就非常清楚地知道,當時的小玲未滿14周歲。
當民警質問他為什麼不用保險套時,他的回答讓人大跌眼鏡。
張某大呼自己非常無奈,聲稱自己不過是玩過頭了而已。
頗有審訊經驗的蘇警官當即給他來了一波普法:
成年男性與未滿14周歲女性發生性關係,無論女方是否願意,一律按強姦論處理,從重處罰。
同時,取證民警還向他出示了醫院從小玲體內提取的胚胎樣本。
這個年輕的男生的眼神裡才有了些許的慌張和不知所措……
原本以為案件到此結束,誰也沒想到,事情至此出現反轉:
經過DNA比對,這枚胚胎的生物學父親,並不是張某。
也就是說,同一時期內,除了張某,這位當時12歲的小女孩還與其他的男性發生了性關係。
為了把事情查清楚,派出所火速聯繫小玲的母親,讓其配合警方的後續的調查。
結果這位母親以自己「上班沒時間」為由拒絕了……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小玲的母親在得知女兒意外懷孕後,並沒有選擇主動報警,而是在第一時間聯繫私立醫院為女兒做墮胎手術。
在被私立醫院拒絕後,又前往公立醫院繼續手術。
經過身體檢查,12歲的小玲孕約12周。
為小玲做墮胎手術的醫生意識到事情不對勁,於是馬上聯繫深圳警方。
根據屬地原則,被移交至案發地轄區的長沙公安局坡子街派出所處理。
在調查期間,張某在民警的要求下,通過電話向小玲的母親道歉。
聽到張某的道歉後,這位媽媽像調解小朋友鬧矛盾一樣,勸導張某:
「你比她年紀大,應該勸一下她。」
根據警方的調查,小玲從小和外婆一起長大。母親常年不在身邊,鮮少過問女兒的生活和學習。
在她的認知裡,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年齡小、不聽話」而已……
對於心智發育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法律應該起到「家長」的作用,對未成年人的性自由加以約束,這就是所謂的「法律家長主義」。
法律起到了「家長」的作用,對未成年人的性自由加以限制和保護,那麼真正的家長去哪兒了呢?
除了性教育和法律意識的淡泊,造成以上的悲劇,我們忍不住要自問:
面對未成年人,自詡經歷過青春期的成年人們,是不是慣於擺出一副傲慢、責難、或拒絕溝通的姿態?
青春期孩子們常常表現出強烈的矛盾性:
心理發展還追不上身體的飛速成長,不斷追求獨立和自由,情感體驗中又容易感到孤獨;認為自己與大人無異,對外部環境又格外敏感。
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他們一定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但如果他從父母那裡根本得不到理解、更別說支持,孩子就會選擇關上心門、不再向父母敞開心扉。
代入下面這些場景,身處少年們的位置,我們是不是也會喪失袒露自我的欲望?
「每一個拒絕和父母溝通的孩子,都曾被父母拒絕過。」
如果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而不是抱著拒絕的態度,不壓抑孩子的情感,而是為孩子的理性和思考充值,傷害會少一點,再少一點。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青欖家長地帶,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讓教育變得更科學更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