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4:05:46 2
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包括閉式液壓泵、剝葉液壓馬達、分葉液壓馬達、輸出液壓馬達、衝洗閥和節流閥,閉式液壓泵通過軟軸聯軸器連接至操縱室的推桿手柄,閉式液壓泵與剝葉液壓馬達、分葉液壓馬達和輸出液壓馬達依次串聯形成閉合迴路,衝洗閥並聯連接在該閉合迴路中,且分葉液壓馬達和輸出液壓馬達分別並聯連接有節流閥。本發明的液壓系統適用於甘蔗收割的通道工作,剝葉時能產生較大負載力,由於採用串聯結構,相比於單獨控制的並聯結構能有效減少管路連接和空間布局,且剝葉馬達可以增大輸出扭矩防止甘蔗在通道內擁堵,通過節流閥對馬達不同速度進行調節,實現協調通道工作。
【專利說明】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甘蔗收割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甘蔗的收割要求收割過程中要去剝去外表的蔗葉,同時為了不使糖分流失,不能損壞甘蔗的表皮等,長期以來甘蔗收割是繁瑣的人力勞動,勞動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甘蔗機械收割過程中,首先通過底部刀盤和頂部刀盤進行甘蔗收割和切除蔗稍的工作,之後被送入收割機內剝葉,然後輸送至收集車。整個收割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通道內剝葉輸送過程,這項工作首先要求甘蔗在通道內輸送力和輸送速度,其次要保證表皮葉子的剝淨率,同時還不能損壞甘蔗表皮。這些都是甘蔗機械收割特殊情況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研究中多採用並聯迴路,對於剝葉、分葉輸送、輸出分別採用三個迴路,以此方便對單個速度的調節控制。但是這樣並聯迴路需要多跟管路佔用空間較大,作為小型農機在結構設計上局限性明顯,同時並聯迴路消耗功率較大,不利於節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
[0004]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包括閉式液壓泵、剝葉液壓馬達、分葉液壓馬達、輸出液壓馬達、衝洗閥和節流閥,閉式液壓泵通過軟軸聯軸器連接至操縱室的推桿手柄,可以通過外控旋鈕連接軟軸聯軸器實現排量的連續調節。所述閉式液壓泵與剝葉液壓馬達、分葉液壓馬達和輸出液壓馬達依次串聯形成閉合迴路,衝洗閥並聯連接在該閉合迴路中,通過出油測高壓控制換向與油箱接通實現置換冷卻油目的,且分葉液壓馬達和輸出液壓馬達分別並聯連接有節流閥。
[0005]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液壓系統適用於甘蔗收割的通道工作,剝葉時能產生較大負載力,由於採用串聯結構,相比於單獨控制的並聯結構能有效減少管路連接和空間布局,且剝葉馬達可以增大輸出扭矩防止甘蔗在通道內擁堵,通過節流閥對馬達不同速度進行調節,實現協調通道工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明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原理圖;
圖中標記:1、閉式液壓泵,2、剝葉液壓馬達,3、分葉液壓馬達,4、輸出液壓馬達,5、衝洗閥,6、節流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如圖所示,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包括閉式液壓泵1、剝葉液壓馬達2、分葉液壓馬達3、輸出液壓馬達4、衝洗閥5和節流閥6,閉式液壓泵I通過軟軸聯軸器連接至操縱室的推桿手柄,可以通過外控旋鈕連接軟軸聯軸器實現排量的連續調節。所述閉式液壓泵I與剝葉液壓馬達2、分葉液壓馬達3和輸出液壓馬達4依次串聯形成閉合迴路,所述馬達為定量馬達,在低速旋轉時可以提供大扭矩輸出。剝葉作為通道中較為重要工作,通過實驗測得剝葉時需要較高的速度和較大扭矩,將剝葉液壓馬達2放在串聯第一級,能滿足轉速和扭矩要求,分葉液壓馬達3作為第二級通過節流閥6調節馬達轉速,輸出液壓馬達4作為第三級通過節流閥6調節轉速,由於採用串聯結構,當某個工作位負載突變時三個馬達可以協調均衡壓力。本發明的液壓系統適用於甘蔗收割的通道工作,其中剝葉時可能產生較大負載力,葉片可能纏繞輪軸,系統採用串聯結構,相比於單獨控制的並聯結構能有效減少管路連接和空間布局,且剝葉馬達可以增大輸出扭矩防止甘蔗在通道內擁堵,通過節流閥對馬達不同速度進行調節,實現協調通道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蔗收割機的通道裝置液壓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閉式液壓泵(I)、剝葉液壓馬達(2)、分葉液壓馬達(3)、輸出液壓馬達(4)、衝洗閥(5)和節流閥(6),閉式液壓泵(I)通過軟軸聯軸器連接至操縱室的推桿手柄,所述閉式液壓泵(I)與剝葉液壓馬達(2)、分葉液壓馬達(3)和輸出液壓馬達(4)依次串聯形成閉合迴路,衝洗閥(5)並聯連接在該閉合迴路中,且分葉液壓馬達(3)和輸出液壓馬達(4)分別並聯連接有節流閥(6)。
【文檔編號】A01D45/10GK104154063SQ201410423195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明者】徐莉萍, 李健, 姚松, 項楠, 李蘭傑, 馬志勇, 孫曉平, 胡展博, 郭攀登, 南曉青, 崔彥斌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