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孔平滑式吸塵器軟管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22:02:46
專利名稱:內孔平滑式吸塵器軟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吸塵器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專用於吸塵器的內壁平滑的軟管。
現有的吸塵器軟管均由斷面呈「S」形的軟帶繞制而成,在形成軟管後,軟管上有沿徑向的「V」形開口,使軟管內表面呈間斷狀,在吸塵器開始工作,氣流在管內流動時,會增加阻力,產生的噪音,並在開口內積聚灰塵,影響吸塵效果,經過一段時間後,積聚的灰塵會影響到軟管的彎曲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內孔平滑的吸塵器軟管,以減少阻力,降低噪音,提高吸塵效果。
其主要技術方案是該軟管由一根軟帶連續繞制而成,軟帶斷面形狀為由前管壁、外管壁及後管壁形成一近似梯形,在後管壁的底端向後彎折延伸形成內壁,該內壁由內壁前段、過渡段及內壁尾段構成,內壁前段的內表面沿軟管軸向與軟管中心成一角度,內壁尾段的內表面沿軟管軸向與軟管中心平行,內壁前段與尾段間由過段平滑過渡,在內壁前段與過渡段的接合處上面有向後上方傾斜伸出的翅片,內壁尾段自過渡段始至尾部逐漸變薄,軟帶繞製成軟管後,翅片位於後一節的前管壁,外管壁及後管壁形成的梯形腔內,並靠近前管壁,內壁尾段緊貼在後一節內壁前段的內表面,在翅片與前管壁間有間隙,在翅片與後管壁間有伸縮縫,在間隙內充填用於粘接前管壁與翅片的粘結劑,內壁尾段的內表面與軟管中心平行,外表面帶有與內壁前段的內表面相吻合的錐度,在翅片與後管壁之間的伸縮縫內充填海綿狀彈性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於將軟管內壁做成平滑式後,使軟管內壁幾乎呈連續的表面,與原來的相比,避免了原來的V形口,減少了空氣阻力,降低了噪音和抖動,便於使用,其次,在翅片兩側分別塗粘結劑和放置海錦狀物體後,提高了軟管的聯接牢度和氣密性以及回彈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
圖1中A的放大。
如圖所示,該軟管由一根軟帶連續繞制而成,該軟帶的斷面形狀為前管壁2,外管壁4,後管壁6形成一近似梯形,在後管壁6的底端向後彎折延伸形成內壁,該內壁由內壁前段10,過渡段9及內壁尾段8構成,內壁前段10的內表面沿軟管軸向與軟管中心成一角度α,內壁尾段8的內表面沿軟管軸向與軟管中心平行。內壁尾段8的外表面帶有與內壁前段10的內表面相吻合的錐度,內壁尾段8自過渡段始至尾部逐漸變薄,內壁前段10與尾段8間由過渡段9平滑過渡,在內壁前段與過渡9的接合處上面有向後上方傾斜伸出的翅片7,軟帶繞製成軟管後,翅片7位於後一節的前管壁2′,外管壁4′及後管壁6′形成的梯形腔內,並靠近前管壁2′,內壁尾段8緊貼在後一節內壁前段10′的內表面,以保證軟管內壁連續地光滑過渡,並可伸縮。在翅片7與前管壁2′間有間隙3′,間隙內充填用於粘接前管壁2′與翅片7的粘結劑,在翅片7與後管壁6′間有伸縮縫5′。圖中,d、D分別為軟管內外徑,L為總長度,2′、3′、4′、5′、6′、10′分別為後一節的前管壁、間隙、外管壁、伸縮縫、後管壁、內壁前段,7″、8″、9″、10″分別為前一節的翅片、內壁尾段,過渡段、內壁前段。
權利要求1.內孔平滑式吸塵器軟管,該軟管由一根軟帶連續繞制而成,其特徵是軟帶的斷面形狀為由前管壁(2)、外管壁(4)、後管壁(6)形成一近似梯形,在後管壁(6)的底端向後彎折延伸形成內壁,該內壁由內壁前段(10)、過渡段(9)及內壁尾段(8)構成,內壁前段(10)的內表面沿軟管軸向與軟管中心成一角度,內壁尾段(8)的內表面沿軟管軸向與軟管中心平行,內壁前段(10)與尾段(8)間由過渡段(9)平滑過渡,在內壁前段(10)與過渡段(9)的接合處上面有向後上方傾斜伸出的翅片(7),內壁尾段(8)自過渡段始至尾部逐漸變薄,軟帶繞製成軟管後,翅片(7)位於後一節的前管壁(2′)、外管壁(4′)及後管壁(6′)形成的梯形腔內,並靠近前管壁(2′),內壁尾段(8)緊貼在後一節內壁前段(10′)的內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管,其特徵是在翅片(7)與前管壁(2)間有間隙(3′),在翅片(7)與後管壁(6′)間有伸縮縫(5′)。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軟管,其特徵是在間隙(3′)內充填用於粘接前管壁(2′)與翅片(7)的粘結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管,其特徵是內壁尾段(8)的內表面與軟管中心平行,外表面帶有與內壁前段(10)的內表面相吻合的錐度。
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軟管,其特徵是在翅片(7)與後管壁(6′)之間的伸縮縫(5′)內充填海錦狀彈性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吸塵器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專用於吸塵器的內壁平滑的軟管。其技術方案是將一根軟帶連續繞製成軟管,軟帶的斷面形狀為由前管壁、外管壁,後管壁形成一近似梯形,在後管壁的底端向後彎折延伸形成內壁,內壁由內壁前段、過渡段及內壁尾段構成,在內壁前段與過渡段的接合處有翅片,軟管繞制好後,翅片位於上述梯形腔內,並與前管壁粘接牢,內壁尾段緊貼在後一節的內壁前段內表面,構成內壁光滑的伸縮軟管。
文檔編號A47L9/24GK2320194SQ9822617
公開日1999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11日
發明者朱瑞昌 申請人:朱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