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教學如何判斷浮漂有沒有上魚(為何不同種類的魚)
2023-07-25 16:27:06 1
釣魚人把浮漂當成「眼睛」,「監視」這水下的一舉一動,所以要學會讀懂浮漂傳遞的信息。魚的種類不太難過,進食動作自然也會不同,從而導致漂相有差別。對經驗豐富的釣魚老手來說,完全可以根據不同的漂相,大致分辨出是什麼魚的咬鉤,這對於把握提竿時機提升中魚率有很大的幫助。
鯽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魚,雖然體型小,但是漂相最為多樣。鯽魚發現食物之後,一般都會有一個試探的過程,浮漂會出現幅度比較小的點動,此時千萬不能提竿。發現比較安全,食物又比較可口,就會放心的吃下餌料。鯽魚的進食動作是「吸」,通過快速張大嘴巴的方式在口腔中形成負壓,從而把鉤餌吸入口中,這時候就會出現頓口,此時鉤餌在魚嘴中,自然可以提竿。食物入口之後鯽魚會抬頭離開,從而出現頂漂的電箱,此時也可以提竿。從中魚率的角度來看,頂漂持續的時間比頓口更長,而且鉤餌一定是在魚嘴中,所以中魚率往往是最高的。
鯉魚的分布同樣比較廣泛,對傳統釣來說鯽魚和鯉魚是最主要的兩大目標魚。鯉魚的體型大,進食範圍更廣,進食的力度也更加有力度。鯉魚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在軟底的區域用嘴巴拱開泥沙尋找食物,並且一點往前遊一邊尋找食物。鯉魚對食物的狀態往往不怎麼挑剔,對食物的味型極為看重,據說鯉魚的鬍子就是嘗味道的。所以鯉魚發現食物之後會趕緊吃掉,然後繼續貼底往前遊動,所以漂相多是點動之後黑漂。在雜魚數量較多的地方釣鯉魚,鯉魚進窩之後雜魚就會停止鬧窩,浮漂會變得比較平靜,這時候就需要注意,因為鯉魚的漂相往往都比較突然。
青魚是淡水魚中體型碩大的魚類,在水中幾乎沒什麼天敵,所以青魚是淡水魚中非常「穩」的一種魚類,所以青魚的漂相也非常沉穩,雖然體型碩大但是漂相多是短粗有力,並不會有太誇張的漂相。還有青魚因為沒天敵的緣故,所以進食並不像其他魚類,其他魚類經常在窩點周邊活動,吃上幾口就趕緊走。尤其是在青魚進食螺螄時,甚至會在原地把螺螄咬碎,這種原地進食的情況導致漂相點動或者晃動,看起來跟雜魚鬧鉤非常類似。
鰱鱅的體型比較大,是比較典型的中上層魚類,能吃而且很饞,應該算是大體型魚類中最好釣的一種。只要窩點始終有食物,久久不願離去。鰱鱅的進食動作跟其他魚類完全不同,因為鰱鱅是濾食性魚類,是通過大口的喝水,過濾水中的藻類和浮遊生物,所以鰱鱅並不像其他魚類一般是把魚鉤「吃」進去,而是「喝」進去的。通過霧化聚魚,鰱鱅進窩之後大口過濾水中的食物,在這個過程中把魚鉤喝入口中,從而出現浮漂停頓、加速、小頓口、小頂漂等等比較多樣的漂相,別看鰱鱅體型大,因為進食動作的差別,導致漂相以小動作為主。小頓口的出現,說明剛好把魚鉤喝入口中,所以中魚率較高。
如果單純從漂相的角度來說,頓口、黑漂適合釣各種魚類,釣鯽魚如果不是冬季,最好是抓頂漂。如果漂相出現了左右晃動的情況,必定已經中魚,而且是死口。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