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4:48:01 2
專利名稱: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生產煙氣處理裝置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 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類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增加,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由於大量燃料的 燃燒、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的排放,使得大氣環境質量日趨惡化,我國也自改革開放以來, 經濟得到迅猛發展,但空氣品質也在不斷惡化。如今,我國的環境保護意識已不斷的得到加 強,不論是國家大型企業,還是私企的小型單位,都把保護環境放在第一位置,共同為打造 一個潔淨的家園而努力。[0003]玻璃熔化是一個高溫化學反應過程,廢氣來源於燃料燃燒和原料反應,主要產生 的廢氣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煙氣粉塵等,有色玻璃生產還會有揮 發性的著色劑,除二氧化碳外,其它均為有害成分,尤其是粉塵汙染,粉塵汙染決直接威脅 著人們的生命,尤其身處粉塵汙染的環境會引起多種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粉塵汙染對於 老人、小孩的影響最大,而且過多的粉塵容易滋生病菌病毒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對於皮膚 健康也會有極大的危害。[0004]因此對玻璃生產過程中尾氣中的粉塵要進行及時處理後才能夠排放,現有的粉塵 處理裝置大都體積龐大,而且粉塵處理的工作效率不高,處理效果不佳,容易造成環境的汙 染。[0005]因此,為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出可以提高粉塵處理工作效率且有非常好效 果處理尾氣中的粉塵的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正是發明人所要解決的問題。發明內容[0006]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其 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可以非常好的對玻璃生產過程中產生粉塵進行處理,提供了煙氣中粉 塵處理效率,保護了環境,有非常好的實用價值。[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 由煙氣入口、袋式除塵器、卸灰閥、煙氣旁通機構、除塵引風機、煙囪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 煙氣入口分別與兩組並列的袋式除塵器連接,袋式除塵器底部為倒圓錐形結構,袋式除塵 器的底部設置有卸灰閥,煙氣入口還連接有煙氣旁通機構,兩組袋式除塵器的頂部及煙氣 旁通機構通過除塵引風機與煙囪連接。[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9]1、通過採用兩組袋式除塵器並列設計,可以增加對煙氣除塵的工作效率,較好的 對玻璃生產尾氣中的粉塵進行處理吸收,達到排放的標準,保護了環境,有非常好的效果。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1]附圖標記說明1_煙氣入口 ;2_袋式除塵器;3-卸灰閥;4_煙氣旁通機構;5-除 塵引風機;6-煙囪。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 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 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在申請 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結構示意圖,由煙氣入口1、袋式除 塵器2、卸灰閥3、煙氣旁通機構4、除塵引風機5、煙囪6組成,所述煙氣入口 I分別與兩組 並列的袋式除塵器2連接,袋式除塵器2底部為倒圓錐形結構,袋式除塵器2的底部設置有 卸灰閥3,煙氣入口 I還連接有煙氣旁通機構4,兩組袋式除塵器2的頂部及煙氣旁通機構 4通過除塵引風機5與煙囪6連接,通過採用兩組袋式除塵器2並列設計,可以增加對煙氣 除塵的工作效率,較好的對玻璃生產尾氣中的粉塵進行處理吸收,達到排放的標準,保護了 環境,有非常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由煙氣入口、袋式除塵器、卸灰閥、煙氣旁通機構、除塵引風機、煙囪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煙氣入口分別與兩組並列的袋式除塵器連接,袋式除塵器底部為倒圓錐形結構,袋式除塵器的底部設置有卸灰閥,煙氣入口還連接有煙氣旁通機構,兩組袋式除塵器的頂部及煙氣旁通機構通過除塵引風機與煙 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生產煙氣處理裝置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煙氣多效袋式除塵系統,由煙氣入口、袋式除塵器、卸灰閥、煙氣旁通機構、除塵引風機、煙囪組成,所述煙氣入口分別與兩組並列的袋式除塵器連接,袋式除塵器底部為倒圓錐形結構,袋式除塵器的底部設置有卸灰閥,煙氣入口還連接有煙氣旁通機構,兩組袋式除塵器的頂部及煙氣旁通機構通過除塵引風機與煙囪連接,通過採用兩組袋式除塵器並列設計,可以增加對煙氣除塵的工作效率,較好的對玻璃生產尾氣中的粉塵進行處理吸收,達到排放的標準,保護了環境,有非常好的效果。
文檔編號B01D46/42GK202823022SQ20122046303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明者範志剛, 範忠祥, 朱金海 申請人:張家港市宏興環保設備有限公司